糖尿病用药4大误区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这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话题。本文从下面4个常见的用药误区入手,解析糖尿病科学、安全用药问题。
  
  误区1:害怕用药,担心用药就离不开
  这在刚刚查出患糖尿病的患者中非常普遍。以前的糖尿病治疗指南要求医生首先采用“生活治疗”方法,鼓励病友通过减轻体重、调整饮食习惯来控制血糖,一般要3个月后才用药控制。实际上,随着糖尿病病友的大量增多,确诊后先期“生活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新版糖尿病治疗指南要求,一旦确诊就要用药控制,以避免糖尿病病情的快速发展。并推荐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基础胰岛素”,以有效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治疗理念改变时,患者有些适应不过来,医生要求吃药,他们偏不吃。“吃了这一次,这一辈子就得吃药,多难受。”“我现在少吃糖不就可以让血糖不高了吗?何必还吃药呢?”……这种害怕用药的心理,会耽误病情,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该用药时要坚定不移地用。
  
  误区2:同一类药物混合使用
  同类药物合用是用药中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比如消渴丸搭配美吡达,两者都含有磺脲类物质,混合使用会导致严重低血糖。用药之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中的成分,如果用2种以上的药,而这些药中又含相同的成分,就非常危险。
  
  误区3:中医能根治糖尿病
  到目前为止,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所以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现在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虽然经过适当治疗,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血糖、尿糖也恢复正常,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如果不坚持治疗会引起复发。中医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确实有一定效果,而西医对控制血糖方面效果显著且平稳,通过中西医结合来治疗糖尿病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市面上有不少宣称能根治糖尿病的所谓纯中药制剂,实际上都加有西药的降糖药成分,根本不是什么“纯中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代替西药降血糖的中药。有不少媒体刊(播)中医能根治糖尿病的广告,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是极不负责任的,患者切不可轻信。
  
  误区4:总是担心自己用的药不是最好的
  有些老患者,每次见到有新药都想去试,频繁换药。有的看见别人用某种药效果好,也跟着用同一种药。要知道,药效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理想的办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达到最大剂量时,假如血糖仍然控制不理想,才可考虑改用其它药物。在用药上切不可跟风,因为糖尿病用药非常强调个体化。别人用的所谓 “好药”,是因为适合他们的病情。切记,最适合自己的药才是最好的药。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要取得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必须走出用药4大误区。一步一个脚印,耐心地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用药才是最明智的。
  编辑/杨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
其他文献
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  四川德阳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研究显示,绵竹、什邡等地居民大米、小麦镉摄入量超标2~10倍。  贵州铜仁万山特区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2010年研究显示,成人通过稻米平均每天摄入汞49微克之多。  广西阳朔兴坪镇  多位村民疑似“骨痛病”初期症状。  广东大宝山矿区  中山大学2010年研究显示,21个水稻品种镉和铅超标率分别达100%和71%。  湘西凤凰铅锌矿
春夏交替,过敏烦恼再度来袭  过敏是人体的一种变态反应,当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过敏患者年年复发,季季煎熬,尤其是春季和秋季,过敏原活跃,过敏烦恼随之而来,鼻涕不断,呼吸不畅,浑身瘙痒,红疹血丝,胸闷气喘……  轻微的、短暂的过敏千万不能忽视——很多人莫名其妙地鼻子痒痒、打喷嚏、流鼻涕,或者皮肤突然出现的红疹和局部痒痛,然而因为不严重,因为时间短,大部分人都一忍了之,或者擦点药膏(
摘要:随着新课程目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为初中体育创新性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体育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身体素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逐步形成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除此之外,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故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创新教学丰富学生的锻炼形式,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锻炼氛围。本文将重点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00万人在使用各种解热镇痛药和消炎镇痛药,而在使用镇痛药的过程中,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仅在美国每年就有10.3万人因使用镇痛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住院,住院者中每年死亡约1.6万人。    特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教授 王忠壮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樊碧发  整理:杨春霞    疼痛是一种让人
>> 我哥哥是否患有冠心病    我哥哥今年75岁,有8年高血压、室性早搏病史,发生室性早搏的次数逐年增加,每次发作时双腿颤抖,全身无力,需要几天才能恢复体力。现服用倍他乐克、心律平、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卡托普利等,但效果不佳。目前他的血压维持在160~180/90~95毫米汞柱左右。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二、三联律)。心脏彩超提示:1.主动脉硬化,主动脉
生活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品味和享受。目光清澈一点,学会轻松生活,你的心就不会感觉那么累了。  要求别太高。美国心理学家、《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一书作者戴维·伯恩斯指出,完美只是一种理想目标,可以为之而努力,但不能让它拖累生活。消沉时记得随时提醒自己,平凡的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面临压力或者挫折时,一定要向家人或是好朋友倾诉,把想法说出来,这样可以让你心情松弛、思想活跃,重新
清洁假牙 请别用牙膏    在我国5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大约26%的人戴了假牙。但有近九成戴假牙者不能有效清洁假牙,近八成的人在使用牙膏刷洗假牙。然而,用牙膏清洗假牙的方法实际上是错误的。  究其原因,与自然牙相比,假牙是由较为柔软的丙烯酸树脂材料制成的,其表面有很容易附着菌斑的空隙,尤其是有刮痕时。由于牙膏含有研磨成分,因此长期使用牙膏刷假牙,会在假牙表面形成刮痕,从而增加细菌感染和菌斑蓄积,最
老年妇女爱出虚汗是何因  我今年67岁,女性,退休这7年来身体一直很好,但总是冷不丁就出一身虚汗,有时一觉醒来,整个后背都湿漉漉的。我想请教专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广西 张读者  张读者:  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出汗较多,这种不正常的出汗现象被称为出虚汗。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发生这种现象,特别是老年人。虚汗有“自汗”和“盗汗”之分。白天不因疲劳,或无明显诱因而不时出汗的症状
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其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且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正确认识白内障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然而,诸如期待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白内障、觉得年龄大没必要手术等错误观点存在,影响了人们战胜白内障的进程。近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叶剑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提出——  他在西藏,是强巴林寺里德高望重的大活佛;他在重庆,是兢兢业业不断奋进的
病房里的笑声    安徽黄山谷彦平:年前,我因病住院,危险期过了以后,大女儿便把我订的《家庭医药》从家中带到病房里,让我看看 ,精神上好得到点安慰。  一日,正当我翻阅《家庭医药》时,邻床的病友也想看看,我随手递给他。谁知,他一边看一边说:“今天又认识一位‘新朋友’!”护理他的家人惊讶地问:“谁?”他爽朗地一笑,抖着手中的刊物说:“喏,《家庭医药》呀!” 此时,我也为《家庭医药》拥有越来越多喜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