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本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i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单元整体设计。“双 本教学法”通过“文本再构”和“绘本教学”两大“法宝”,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创设真实情境、 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搭建语言“脚手架”,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本教学法 文本再构 绘本教学
  从2012年开始,深圳市小学英语教材采用了上海教 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上海版教材。该教材沿袭上海小学 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 言运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上侧重单元统整、内容整合、语 境带动和语境体验。
  “双本教学法”是“文本再构”与“绘本教学”相结合 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课本的核心单词与核心句子进行 文本再构,提供学生语言使用的基本形式,并根据学生学 习语言的趣味性原则进行绘本故事的再编,创设情境让 学生在故事的不同环节中反复运用语言,最后达到语言 的熟练运用。
  下面将以牛津上海版英语2B M2 U3 Animals I like 为例,从“文本再构”和“绘本教学”两方面阐述“双本 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优势。
  _、文本再构
  “双本教学法”的文本再构遵循语言学习是“螺旋式 上升”过程的规律,通过对教材文本进行再编,遵循语言 复现的原则,先给学生搭好语言学习的支架,在完成语 言输入和巩固之后,给学生一定的语言框架,完成语言 输出。
  (一)容量大,增加语言输入的词汇量
  教材的文本略显单薄,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感到 为难,觉得没什么新内容教授给学生,大部分学生感觉 “吃不饱”。如 U6 Animals I like 的 Listen and say 部分, 是这个单元的核心部分,原则上教学课时为一课时,课文 对话是在旧句型“What are they? They are...“的带动下学 习四个动物单词zebra、giraffe、snake、elephant的复数, 这个句型在二年级上学期学过。可见,仅仅依靠教材文 本不足以满足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双本教学法” 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文本再构”,增加学 生语言输入的词汇量,这也是解决教师和学生“两难”的 最佳途径。
  笔者用表格的形式,将课文文本和再构文本对比 如下:
  第二个文本学习giraffe和giraffes,是通过观察动物 身体的一小部分,看图猜动物呈现的。在句型中,则开始 操练所学单词,学生在第一个文本的基础上“照葫芦画 瓢”。操练文本句式后,以另一首节奏的歌谣巩固所学内容。如图3和图4。
  Look! Dad. What are they?
  goraffes
  One giraffe . two giraffes
  Yes, they are iran family.
  UT
  three giraffes . four giraffes.
  They are giraffe . I like giraffe .
  They are yellow and brown. They are very tall.
  第四个文本学习snake和snakes□单词的呈现是通 过快速闪现,让学生猜动物的形式呈现。文本则仅提供 关键词和图片信息,在语言框架的辅助下,学生独立完成 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语言输出形成第四个文本。文本及歌 谣略。
  在整节课中,教师在示范和教授新词中帮助学生搭 建语言框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新语篇,并根据已 经搭建出来的语言框架,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 完成听说和操练的任务,实现语言输出。
  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是先一步步帮助学生搭建语 言输出的“脚手架”,再一步步拆掉这些提示,使学生的 学习从易到难,逐渐过渡,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
  二、绘本教学
  教师给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如果缺乏真实 生动的情境,学生难免会失去学习兴趣,课堂容易流于形 式,成为“应试教育”的熔炉,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双本教学法”的第二大法宝“绘本教学”就 是要打破课堂的沉闷,用大量的图片和音频、视频创设真 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相似的语境中完 成语言输入、巩固输出,并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在课外也 能大胆、流利地说英语。
  (一)充分利用资源,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调动 学习积极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 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 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网络信息等丰富的 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 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0 “
  “双本教学法”鼓励教师活用教材,走出教材语言的 限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给学生以真实的 体验,让学生在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游戏中轻松而扎实地 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
  在U6 Animals I like 一课中,一提到animal,大家自 然会想到去动物园,但是对于生性好动的二年级学生而 言,动物园这个情景已经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采用他们喜欢的小猪佩奇作为线索人物去渲染课堂 情境,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这节课以主人公Peppa Pig介紹家人和朋友为情境, 引出照片“Pig family”和“Animal family"。接着,为了 认识更多的“Animal family”, Daddy Pig 带着 Peppa Pig 唱着歌谣“Walking in the jungle“开始了一次生动活泼的 丛林之旅,每遇到一个动物家庭,都以不同的方式自然、 顺利地输出文本。如遇到zebra时,以数数的形式学会了 单复数;遇到giraffe时,用黑屏聚焦的形式猜动物、操练 句型;在教学elephant时,用听声音的形式引出动物,最 后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进行开放式情景对话。一节课下来, 每个环节都引人入胜,不断复现文本框架,并用歌谣带动 气氛使得学生在欢快、愉悦、真实的情景、语境中完成了 一场学习之旅。整个课堂呈现了 “扶” “放” “收”三部曲。 课程结束时,以“We are a family"升华主题。
  在教学实际中,通过对比,使用“双本教学法”创设 丛林之旅的情境课堂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 堂气氛活跃,学生能轻松掌握名词的单复数。
  (二)充分利用图文辅助,音频、视频相结合,形 象直观学知识
  在本节课中,学生在音频和视频的辅助下,非常清晰 直观地了解了四种动物的颜色、体型、特性,并能轻松描 述它们的特征。在这四种动物的学习基础上,学生通过 图片了解了更多的动物,并能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语 言拓展,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在最后的语言输出中达到 了完美的效果。
  三、结语
  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餐饭,“双本教学法”就要求教 师从内容和形式上给学生一次良好的用餐体验。首先, 食材要新鲜而且丰富,因此教师要对文本进行再构,而不 是照本宣科;其次是每一道菜的上菜顺序要合理安排, 要求教师呈现文本时要由浅入深,由难到易;最后是就 餐的环境,从餐厅的环境到餐具都要凸显主题,要求教师 在创设课题情境时,合理使用资源。课前的歌谣、语音学 习、图片和视频都要细致考虑、用心选择。当然,一节课 中,教师的教态、课堂用语、教学机智以及评价、板书等基 本功也是非常重要的,都需要教师去精雕细琢。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 新时代教师的必然选择。先进的教学理念启迪精准的教 学设计,精准的教学设计把握高效合理的课堂,高效合理 的课堂培养博学思辨的学生。“双本教学法”根植于广 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见证一批批学生的成长,并且在 教学中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的 英语教学理念,使得课堂内容丰满、形式多样、情境合理, 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浦,祁承辉.小学英语:落实教学基本要求—— 优化单元整体设计,关注单课有效实施[J].上海课程教 学研究,2017⑹.
  [2]苏昕.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音”“形”“义” [J].新课程,2018⑵
其他文献
在挪威卑尔根一个月的行程中,我们参观了七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園,并参加了西挪威应用科学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了当前挪威幼儿园的形态,更深刻体会到挪威学前教育从观念到实践层面对于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视,领略了挪威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风貌,并对其对幼儿户外活动如此重视的原因有所了解。  户外活动在挪威幼儿园活动中的地位  本次行程共参观了七所幼儿园,分别是农场幼儿园、森林幼儿园、华德福幼儿园、郊区
思考一:益智区该投放什么材料?  话题中,“大量的玩具操作说明”“教师和孩子一同学习了每一个游戏的玩法”,反映出该班益智区中高结构材料多,低结构材料相对较少,材料玩法相对单一等问题。  调整策略:益智区材料从结构上可分为高结构化材料、半结构化材料、低结构化材料。所谓高结构化材料,是指玩法相对固定的材料,比如五子棋、象棋、围棋等棋类、接龙、镶嵌等材料。这类材料有固定的玩法和相应的规则,有利于培养幼儿
【摘要】“三小课堂”重在通过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方式共同探索数学奥秘,从而体验小学数学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三小课堂 合作互助  “三小课堂”上学生是互助互敬的小朋友,是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是自主自立的小主人,这里主张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施展相应的教学指导和帮助,使整个课堂充满学生的思维和意志活动气息。而合作互助学
一段时间,班里开展了“新闻播报”活动,幼儿每天带来一条身边的新闻,在区域游戏活动前进行集体分享。一天,仇怡然带来了一条关于甲骨文的新闻,她介绍说:“我家新添了一件神奇的东西,它是一个乌龟壳,上面有很多画,爸爸说乌龟壳上的画叫甲骨文,是咱们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只有中国才有。”  听了她的介绍幼儿纷纷提问:“什么是甲骨文?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有?这个甲骨文是谁写的?”这让我看到了幼儿对中国、对文化、对中华
集体性食物制作活动中,幼儿园一般会开展消毒、加工等一系列的卫生后勤工作,作为辅助。但是,如果在日常的班级活动区、公共活动区之中,如何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能保证孩子的饮食卫生,我们就需要更多考慮。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三个小妙招。  为动物朋友做饭菜。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最喜欢“切”,但是大量切出来的食物并不符合卫生保健要求,孩子们不能自己吃。为了解决食材的浪费,我们把这些食物用来饲养幼儿园的小
曾经,我一度认为我们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很强的,因为喝水时他们在说话,洗手时他们在说话,区域活动时他们在说话,入厕时他们还在说话……但一到集体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却远不如平时那么积极:音量变小了,说话磕巴了,连表达的完整性也大打折扣……经过分析我发现:表面上看,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伙伴,一切如常;实际上,在集体活动中“一个人、站起来、有主题的、当众说话”和平时“一对一、随时随地
看过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的著作《孩子,你慢慢来》的人,内心都会被触动。她那“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这样的描述背后那份爱与深情,就如同在为我们现今所提倡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的观念进行注释。是的,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而独特的规律,就如同世间万物的生长必须遵循它们各自的生命轨迹一样,急不得。  然而,儿童观的偏差会时不时让我们误入急切要结果的
14年前是我进入幼儿园工作的第8个年头(担任教研组长也已经4年),当时的我在师幼互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自认为有了一点点经验。那年9月,我自信满满地接了一个新中班。虽然听闻这个班有点“特殊”,但是我还是主动换位思考——这说明领导对我工作能力的肯定呗,我得好好干!  可是,开学没两天,我就收到了金金给我的“下马威”。每天都会有家长向我告状,说金金又把小朋友打伤。期间,我曾尝试了一些正面教育方
北京市东城区读书交流活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总结会圆满成功的盛况仍历历在目,余音不绝。活动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感动。作为主办方,我们为此倍感欣慰。之所以一個看似枯燥的活动能做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跟我们的立意与组织密不可分。  我们怎么想  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活动。有人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有人说,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因为世界的边界是思想到达的边界。
幼儿园自制大型运动器械是指幼儿园自制或向幼儿体育器械商、装修公司定制的大型运动器械,这些器械包括幼儿园自制或定制的滑梯、秋千、爬网、攀岩设施等。由于一些幼儿园场地小,购置的大型运动器械放不下;一些幼儿园想做有自己风格的运动器械;还有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经费购置大型运动器械等原因,不少幼儿园都有自制或加工定制的大型运动器械。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几个问题:这些自制的大型运动器械安全吗?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