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爱心书库”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hu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牵动世人的汶川大地震之后,诗人舒婷疾书了一篇《今夜,我牵挂都江堰》。她写道:公元前272年,30岁的李冰怀揣一纸任命文书,餐风饮露艰难跋涉,终于进入蜀都上任郡守。这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官员,站在烟雨迷蒙恣意泛滥的岷江边,风吹衣袍猎猎作响,他脑子里奔涌的思绪确切是什么,已经没有人知道。……“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大地震之后的都江堰,水和米粮是当务之急,伴随着救援物资从四面八方赶来,精神上的安慰也及时到达。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很多孩子的校舍,这些生活在板房中的孩子,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书库。
  秉承宋庆龄“源源不断地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食粮”的精神,在社会各界为灾区捐赠大量物资的同时,中国福利会
  特别关注灾区儿童的精神抚慰和心理健康。
  
  
  把读物送到孩子手中
  
  在都江堰参加灾后重建的上海干部水洁平生不爱流泪,但是,在都江堰,他却几次泪湿衣襟。
  水洁做了17年老师,其中13年当校长,对学校的一切十分熟悉。走进青城学校,看到孩子们在阳光下正在打乒乓球,他停下来给他们拍照。孩子一脸灿烂的笑容,地震的创痛竟然了无痕迹。
  进入板房,他注意到两样东西:一样是国旗、党旗、团旗;另一样是家家户户门口一盆盆的花。
  “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组织的,老百姓的生活依然那么有情趣。”在都江堰,水洁说他看到了“四川的精神。”
  2008年夏秋之交,中福会在四川灾区捐赠的首个“宋庆龄爱心书库”在都江堰市驾虹学校落成,1000多名学生有了课外读物。
  “过去的捐赠就是把钱捐出去,到此为止。而宋庆龄爱心书库却是一系列的活动,是一直持续不断的。”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沈海平告诉记者。
  最早开始这个书库的设想起源于一次云贵之行。
  2005年,沈海平所在的中福会赴贵州实施母婴平安项目,走到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赏郎小学时,随同的日本朋友发现,当地的学校没有一本课外读物。问及当孩子有没有字典,回答说“没有”。
  日本朋友当即许诺,以后学校每一届孩子的字典,均由他们承包。孩子一入学,日本朋友便为每个新学生发放了一册新华字典。
  第二年,日本朋友去贵州回访,却发现所有的字典都被老师锁在了书橱里。征询原因,老师的回答令人辛酸:我们这里没有书。一本新华字典非常珍贵,如果让孩子们拿回去,那会变成一家或一个地区的读物,肯定就拿不回来了。锁起来,是为了保证孩子每天可以使用。
  去云南考察时,中福会出版社副社长张绍军也有很深的感触。那里的学校实在是太穷了。一些希望小学外表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教室里的课桌却破破烂烂,一个桌子有时要挤上四个学生。问他们平时读什么书,孩子拿出一册辅导教材,“就读这个”。张绍军带了几册童话书,他们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书,一下读得非常入迷。
  农村孩子课外读物之少,令人惊愕。把读物送到孩子手中,是雪中送炭。
  
  精神的提升意义深远
  
  2006年,中福会在云南,帮助35个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起了宋庆龄爱心书库,将第一批以宋庆龄命名的读物送到了
  孩子手中。2007年,又在上海周边地区,为100个农民工子弟学校捐建了爱心书库。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捐款源源不断飞往灾区。捐赠者希望通过中福会来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多数捐赠者都想筹建学校,可是当时,在四川,建一所学校的费用需要几千万元人民币。
  “按照四川灾区提出的新校舍的规模,捐款几十万,造一个教学楼都不够。我们建议他们几家合作建学校,对方也不情愿,宋庆龄爱心书库当然成了最好的选择。”沈海平说。
  大量的志愿者来到灾区,希望对灾民进行心理抚慰。沈海平对心理学有一些研究,在她看来,一本好书,对孩子的疗伤,对他们智力的开发,包括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每有人来捐赠,她都会向对方介绍在灾区捐建爱心书库的设想。
  机会终于来了。第一个比较大的捐款项目来自金融界的摩根士坦利,捐赠金额为180万元人民币,他们希望独家帮助灾区建一所学校。
  沈海平热心推荐了爱心书库:180万,如果提供读物,可以覆盖都江堰全部中小学。
  这个设想打动了摩根士坦利的代表,他表示要回去游说董事会。
  宋庆龄“爱心书库”功在千秋,是一个值得好好经营的项目。沈海平协同中福会出版社,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给孩子开出了不同的阅读清单,根据这个清单,将出版社的一部分图书调出,并从其他出版社紧急调配了一批优秀儿童读物,每册价格压低到10元人民币。
  随后,是设计坚固耐用的书架。“从防震的角度考虑,必须要牢固。”沈海平要求,放书的板子一定要厚,后面还要有衬板。
  都江堰地区很快把学校、班级学生数字准确地报到了中福会。同时,出版社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图书,挑选书架,并筹划今后如何对都江堰60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导读。
  两天之内,项目的详细策划书递交给了摩根士坦利。对方极为慎重,专门召开了电话会议,让沈海平来亲自演说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演说大获成功,他们觉得该项目非常可行,也极有意义。要求一定要在2008年9月1日开学时,让都江堰的孩子们看到新书。
  兴奋的同时,压力也来了。地震后,通往灾区的运输是一大难题,很多学校已经不在原址,一时很难找到。就是可以找到的,道路也一塌糊涂。给孩子准备的图书集结起来有13万册,每一册图书都盖着“宋庆龄爱心书库”的印章,13万册,十几个人轮班敲印章,“敲得手抽筋”,像极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再加上400个书架,要运到都江堰,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程。而且,当时已经是8月,距离开学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说到克服这些难题,沈海平一言以蔽之,“操碎了心”。
  书架做好后,连同图书一起,安全运抵都江堰。沈海平陪着捐赠方到当地验收。书库落成后,相关活动持续不断,把爱心和祝福绵绵延伸开来。
  按照每个学生人均2本图书的标准,“宋庆龄爱心书库”惠及都江堰60所学校、1693个班级、逾7.8万名学龄儿童。
  “一般捐助衣物、食品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少吃一个鸡蛋无妨,但精神上的提升却意义深远,爱心书库显然比捐助衣物更有意义。”张绍军说。
  阅读,从兴趣开始
  捐赠书库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辅导都江堰的孩子阅读,中福会相关人员三次深入当地的中小学,现场传授阅读经验。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把都江堰当作娘家一样跑”。
  中福会出版社副总编辑孙悦是爱心书库“导读”的重要成员。她向孩子推荐的50本阅读书目,包括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还有《彼得·潘》、《伊索寓言》等,都是她辅导自己孩子的必读书目。
  “我始终觉得孩子是需要引导的,所谓修身养性,真的要靠我们老师和家长双管齐下。在这点上,古人说得没错:‘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孙悦还记得小时候读高尔基的体会:少年的高尔基为了阅读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短篇小说《朴素的心》,竟独自偷偷爬到一间杂物室的屋顶。他一翻开书,便被书里的人物和情节迷住了。“他像野人一样好奇地把书一页页对着阳光照了又照,断定书里有一种能使人激动的‘魔力’。”为了把这诱人的“魔力”带给更多的孩子,孙悦备足了功课。
  操场上,两位高年级女孩儿在打乒乓球,问及她们想考到哪里?回答让孙悦十分惊讶,一个要去牛津,一个想上哈佛。
  对于如此有鸿鹄之志的灾区孩子,正确地引导他们阅读,是孙悦此时此刻最大的心愿。她想告诉孩子们:“阅读可以带来很多快乐。”
  在备课时,孙悦发现,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能力大体相等,但美国儿童的阅读量却比中国孩子高出六倍。孙悦认为,这与中国父母给孩子买的课外读物无法提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关,跟学校与老师也有很大关系。
  望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孙悦问孩子读过什么书?回答是《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再问作者是谁,回答是安徒生,接着问哪国人,孩子一片茫然。有一个小女孩说:我记得好像是“麦丹”人。
  孙悦笑着说,你讲得不错,只是把名字颠倒了。她叮嘱孩子,读了哪部作品,就要把作家的名字和国籍记住,以后中考、高考或许会用得上的。
  她继续问,安徒生写得好看么?回答很整齐:很好看。孙悦说,下次我还会带一些他的童话来。孩子很可爱地问孙悦,安徒生自己会来吗?
  “在阅读方面,灾区的孩子缺乏比较系统的方法,知识面也不够开阔。”孙悦授课的时候,课堂上几乎没有交流。课后,老师围上来提的问题,多是如何教育孩子等,这使她非常感慨。
  “阅读需要引导”。这是孙悦的育儿经验。她的孩子从小学习古筝,手指痛得难以坚持,她给孩子推荐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面提到古琴曲“平沙落雁”。这个曲子弹起来的时候,装扮成平民的乾隆皇帝也听得入迷。孙悦启发孩子把这段故事找来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孩子“躲在被窝里都在读金庸”。
  以同样的方式,孙悦给都江堰的孩子讲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神秘岛》的故事,先用精彩的情节吸引住他们,关键时刻吊一下孩子的胃口:“鹦鹉螺号后来怎样了?船长的最终结局如何?你想知道吗?快去书架的第X排,把书找来看。”
  孩子对书的喜爱远远超过大人的想象。沈海平观察得很仔细:“走进教室,还没有发书的时候,孩子的眼睛一直跟着书走。”
  辅导老师讲完课后,孩子拉着老师的衣角说,老师,我们喜欢上您的课。“因为导读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嘛。”
  “通过捐一本书,打开孩子的心扉,跟孩子成为朋友,然后辅导他如何看校外读物,如何写作文,教给他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这一切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把爱心慢慢传递出去的过程。
  都江堰的“宋庆龄爱心书库”令捐赠方非常满意,他们直言愿意说服更多的人来参与捐建。接下来,又有一家公司捐赠了一笔款项,中福会正在筹划为都江堰每一所中小学配备一台电脑。
  “宋庆龄爱心书库”在都江堰落成的同时,中福会还把自己的品牌项目“流动少年宫”也带到了那里,教当地孩子唱歌、跳舞、做木偶……孩子们喜欢极了。
  “我们对都江堰市的援助不是面子工程,而是真要脚踏实地地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而且不仅仅是物质上、工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孙悦说。
  同中福会实施的母婴平安项目一样,“宋庆龄爱心书库”已经成了中福会的一个品牌项目。接下来,六个“爱心书库”将在云南落成,更多的爱心项目正在规划之中。
其他文献
北京各大拍卖公司的艺术品拍卖会集中在每年春秋两季,每当这一段时间,家住石家庄的陈建欣会经常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希望能在拍卖会上找到心仪的藏品。“近年瓷器价格上涨很快,已经不是一般藏家能接受的,但即使不买,也一定要去看一看,了解市场行情。”陈建欣说。陈建欣今年61岁,是国家注册会计师,至今仍经营着会计师事务所,受朋友影响在1999年接触瓷器收藏,出于对传统艺术品的挚爱使他有机会在收藏初期就收藏了一批
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立足市场经济环境,适应现代战场要求,着眼"保打赢、保稳定、促发展"。当前,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寓军于民,亦兵亦民"的特性,在应对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行动快速灵敏,能够凭借地缘优势,就近就便快速集结,成建制遂行任务。二是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