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网通藏区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 9月19日上午,随着四川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共同按下启动球,位于甘孜州的甘孜变电站和石渠变电站带电成功。此刻起,将彻底解决四川甘孜西北部石渠等藏区长期用电问题的援藏工程——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工程(简称“新甘石”联网工程)正式通电!
  改写缺电历史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北部,面积相当于四川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州人口109.18万。25个民族以大范围聚居、小范围杂居的形式分布于全州,其中藏族占78.3%。多年来包括电力在内的基础设施掣肘,资源丰富的甘孜州还在“端着金饭碗讨饭”, 部分藏区居民至今还没有用上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月,中央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四川藏区电网建设列为维护西藏稳定、加快西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并首次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藏区水电资源、促进藏区优势矿产资源就地转换的指导思想。
  四川省委、省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2011年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强调要紧紧抓住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藏区。
  国家电网公司十分关心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决心全力改写藏区缺电历史。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在2011年11月4日共同启动了“十二五”四川藏区电网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投资192.5亿元,规划建设五大500千伏水电送出通道;着力突破制约藏区电网发展的水电送出、孤网运行、无电用户、供电薄弱、石渠电网联网、香格里拉旅游区供电等六大瓶颈问题;进一步加强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实现电亮藏区
  “新甘石”联网工程是今年四川电网建设的“一号工程”,是四川电力建设史上最为艰苦、最具挑战的历史性工程。该工程总投资32.15亿元,于今年3月20日在甘孜州康定、石渠、甘孜三地同时开工,线路全长1015公里,起于甘孜州康定新都桥镇,穿越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最后达到石渠县,将甘孜州北部与四川电网主网相联。
  “新甘石”联网工程沿线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最高海拔4600多米,大部分地区处于低压、缺氧、高寒和强辐射区域,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整个工程跨越6座海拔4200米以上的雪山,树立铁塔1552基,塔材总重逾26000吨……从新都桥到石渠县,长达700多公里的施工线上,随处可见电力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抗击严寒,英勇奋战的矫健身姿。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超过1.3万电网建设大军参与“新甘石”联网工程的工程建设、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工作。
  “新甘石”联网工程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高海拔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环境恶劣、交通运输不便等诸多不利条件,为“电亮藏区”经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在建设的同时,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他们更改线路设计;为了减少树木砍伐,他们加高铁塔高度;为了保护草甸,他们将其切割成块异地保护,工程完成后物归原址;为了保护森林,他们放弃开挖道路的机械运输,采用骡马驮运……
  高原环境十分恶劣,为了解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保障问题,四川省电力公司打造了完备的生命保障系统。抽调70多名来自四川电力医院和甘孜州医疗机构的医生组成医疗队,在工程沿线设立了25个医疗点,为医疗点配备了高压氧舱、数字剪影X光机、心电图机、制氧机、血球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呵护着每一位建设者的健康,确保工程建设者“零伤亡”、“零高原后遗症”。
  继续提升服务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与甘孜州委州政府建立了协调会机制,通过定期与甘孜州、县两级政府召开协调会的方式协调工程具体事宜,维护地方社会稳定,保障物资供应,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甘孜州、县、乡各级政府倾力支持“新甘石”工程,实现了工程的“零阻工”,为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新甘石”联网工程消除色达、石渠等县用电盲点,对确保甘孜州在“十二五”末实现农牧民居住区“户户通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藏区城乡居民用电和工农业生产用电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完善电力送出通道、促进藏区水电资源开发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四川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表示,四川省电力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决策部署,从促发展、保稳定的政治高度,全力加快藏区电网发展,解决藏区无电户通电问题,提升藏区供电服务水平,把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每个农牧民家中,为藏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十七届五中全会奏响“民生”主旋律,也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关注理由:    民生问题的重视和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体面”与“尊严”是2010年里最温暖的词汇。从年初国家主要领导人有关“体面劳动”与“尊严生活”的表述,到后面受到高度评价的两会民生报告,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民生问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深化改革开放
一年收入能够达到30多万,15天年休假加班工资多达6万元。河北省沧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工资单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工资单”。为此沧州市联社也召开了“退钱动员大会”。  古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今的沧州农信社“十天加班费,可得数万元”,相比之下,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地信用合作社凭什么能发出如此高额的工资?难道他们都有过人的经营才干?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企里面,还有多少权力自肥的情况没有曝光
如果在2012年,你不知道冯小刚的《1942》即将上映也就罢了,但你要是不知道“鸟叔”的《江南style》和骑马舞,那你就真的OUT了。  《江南style》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惊人的号召力,让全世界为之痴狂。一时间,大江南北同唱一首歌,那就是《江南style》,长城内外同跳一支舞,那就是“骑马舞”。  走在街道上,你会发现年轻的店员们在跳“骑马舞”;经过公园,你会发现老人们在跳“骑马舞”;路过幼儿
人这一辈子,注定离不开号码。从生辰八字到号码牌,再到如今的手机号,皆是那十个阿拉伯数字在“兴风作浪”。朋友田是一家公司的男秘,一天到晚与各色人等的电话号码打交道,对号码也异常敏感,如今功夫已升级,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比如我的手机号,他倒背如流。我不是他和他那家公司的“财神爷”,他记住我的号估计只有两个用处:吃饭、聊天。  那天我们坐一起吃饭,自然又聊起了这烦人的手机号。我先坦白,自从手机里有了“电
2012年9月16日至18日,世界莞商大会在广东东莞隆重举行。这是东莞市首次邀请遍布全球的莞商精英、著名专家、各界名人共襄东莞发展,共谋东莞未来的盛会。  9月17日9点30分,莞商大会开幕式在市会议大厦主会场隆重举行。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主持。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林武,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东莞市委原书记李近维,广东省纪委常委 、省委统战部常委副部长蒋乐仪,广
几个月前,一场席卷多个省份的虫灾突然来袭,一时之间,谈虫色变。  关于这次虫灾的描述,基本是集中在“多年未遇”和“极端天气影响”。  《民生周刊》记者调查发现,恶劣的天气固然催生了虫灾,但在应对虫灾时,诸多问题暴露无遗。  比如,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种植方式与种植品种的单一化、农业部门测报工作不及时,部分地区统防统治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是造成此次虫害大规模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各方努力下,终
有人说婚姻是学校,从此之后两个人才能学会真正成长;有人认为婚姻是圣殿,虽然美好,却有着许多不能触碰的禁地;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葬送的是浪漫和激情,留下的只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现实中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每代人都有着不同的答案。网上广为流传着一个婚姻观的诙谐总结:“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差异越来越大。谈恋爱时,‘60后’是隔路走,‘70后’是手牵手,‘80后
这是一款银质个性项链,一个上世纪装扮的性感女子,在你的脖子上荡秋千是什么感觉呢?女子实际是一个挂坠,正好与项链的底端形成了一个角度,很巧妙。  腕表  这款表让无数崇尚简洁风格的人们倾心。它的设计集传统手表样式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纯形状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富有生命力的圆形是不是足够吸引你的眼球呢?  漩涡手表  这是一款漩涡手表,它的指针被两条彩色的漩涡所代替,从头部到尾部逐渐由明变暗,里面那条始端代
“三甲”梦碎 ?  2012年6月,卫生部要求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回头看”,令2011年后新增的240家三级医院陷入迷茫。  始于1989年的医院等级评审制度,曾被视为提升中国医疗事业整体水平的创举。高于二级医院30%的收费标准,以及对于人才及患者的吸引能力,一时间让所有医院为“三甲”疯狂。然而,评审中重硬件轻服务的后果,使这一评审制度被迫于1998年搁浅。  2011年评审制度重启,仅一年后,“三
近来,“办理结婚证及生育证需盖章签字40多个”、“新婚夫妇为办准生证奔波两地长达三年无果”两则新闻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很多民众为此大倒苦水,纷纷诉说办理准生证的“辛酸史”。  为何办理准生证这么“折腾”  中国流动人口总量接近2.3亿,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化管理服务与旧有的户籍制度不相兼容,导致公民办理准生证时需要在居住地和户籍地之间来回奔波,车旅费高昂。另外,中国准生证操作流程并不统一,导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