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原因的原因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f0902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不拉马的士兵”是军事史学界的一个案例。讲的是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到几个部队视察操炮训练,他发现一个相同情况:在每门火炮的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火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后经了解,原来这是炮兵操练条例规定的。该军官回去后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炮兵现行的操练条例是马车牵引时代制定的。在那个时代,火炮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站在炮管下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缰绳。而现在火炮都自动化和机械化了,根本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可操练条例却没有及时修订,结果就出现了“不拉馬的士兵”。该军官于是建议裁掉“不拉马的士兵”,并因此获得国防部的嘉奖。
  有一个拴猫的事,一所修道院中,养了一只猫。每当修士坐下来晚祷时,这只猫就跑来干扰,所以院长嘱咐修士,在晚祷时一定要把猫拴起来,不准它乱跑。这位院长过世之后,那只猫还是照例在晚祷时被拴着。这猫死后,又养了一只猫,好让它在晚祷时被拴于会堂。过了几个世纪,这所修道院每次在进行晚祷时,都在旁边拴一只猫。有一位修士在撰写敬拜方面的学术论文时,还把一只猫在晚祷中的重要角色,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
  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如果陷入了形而上学,用片面的、静止的、不变的观点看问题,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会出现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之类的笑话。
  一天,俄国的沙皇闲来无事,在克里姆林宫里转悠,突然发现广场中央站着一个哨兵。沙皇犯嘀咕:这么大一个广场,四周都有哨兵,中央空空如也,在这里站个哨兵干什么?沙皇走过去问哨兵:“你这个哨位的任务是什么?”哨兵说是队长安排站在这里的,为什么站在这里,不知道。沙皇叫来队长。队长说是大队长命令安排的这个哨位,原因不知道。沙皇叫来大队长。大队长说是总队长命令安排的这个哨位,原因不知道。沙皇叫来总队长,总队长说是前任总队长告诉他安排这个哨位,原因不知道。沙皇火了:“你们给我去弄清楚,为什么要安排这个哨位,否则,统统下岗!”不久,终于搞明白了:叶卡婕琳娜当女皇时,她发现克里姆林宫广场中央开了一朵小花,那是那个春天她看到的第一朵花,于是她让一个哨兵站在那里保护花朵。没想到,这一站竟站了300多年。
  出了问题总要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吧。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原因是操练条例遵循旧例;修道院每次在进行晚祷时在旁边拴一只猫,是因为老院长立的“规矩”;克里姆林宫广场中央的哨位是前女皇偶然设定的。不错,这些都是原因,不过,这些原因是肤浅的、表象的,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是思维出了问题。
  现实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不拉马的士兵”为例,站在炮筒下的士兵想的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级命令我坚守岗位,就不能左顾右盼、胡思乱想;各个炮兵部队想的是,国防部条令条例规定得那么详细,必然有其科学依据,作为下级只管服从就是了;制定条例的国防部人员想的是,成百上千的条令条例,一个小兵的站位不合理哪顾得改过来?再说“萧规曹随”,既然没有出问题,也就懒得去清理那些多如牛毛的过时条例。
  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修道院里的猫,只不过是院长的“临时动议”,到头来却成了约定俗成、难以离弃的“规矩”。如此盲从的人,怎么会去思考“为什么如此”,约定俗成,按部就班,也就常常不明白做这些事真正的原因,于是人云亦云,跟随世俗的潮流而不自醒。这真是“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之后是习惯造成我们”。
  当然,我们要赞扬那个年轻的军官。他同样是在执行“命令”,却没有因为这是命令而放弃独立思考,这种实事求是的负责精神,不仅在执行中最大限度融入了自己的创造性,而且提高了执行的效果,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为部队减少了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从这点看,他得到的嘉奖是必然的。
  旧思维无法应对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思路一变天地宽。生活中,固化的经验、观念惯性非常强大。如果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境,甚至形成思维定势,便可能错失近在咫尺的新机遇。创新有时很简单: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我们打破沙锅问个“为什么”,找出原因的原因,也就是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就是改革的端倪、创新的开端。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南风窗》记者荣智慧颈椎不好,常去按摩。一天,按摩师说:“我听一个老板说搞区块链的都是骗子,是真的吗?”荣智慧笑了,说:“当初马云搞网页也被人称是骗子。”按摩师笑了,又问:“啥是区块链?”荣智慧反问:“如果一个陌生人说要拿走你店里一台理疗仪,3天后给你打钱,你同意不?”“门都没有!”“那我行不?”“可以!你1个月后打钱也行!”  荣智慧说:“做生意就是一个信任问题。如果规模小,那么基于熟人的信用机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你在距离垃圾箱半步之内,看到垃圾,你会顺手捡起来扔进去。但是,假如10米之外有垃圾,你还会捡起来吗?大多数人不会去做,因为已经不顺手了,仅仅10米远,就增加了“善良的难度”。我称这种行为是“半步善良”。  很多人的善良都局限于举手之劳,这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失,但如果动了自己的奶酪,很多人就不会如此淡定地去做了。比如让你给灾区捐衣物,你有很大概率把自己不穿的衣服捐出去,而自
每一段友谊都是未来的果实  在杭州师范学院读书期间,马云与来自美国在杭州电子工学院担任英语教师的阿霍认识,遂联系不断。  两人还是普通朋友时,阿霍突然生病住院,家属远在美国,住院后没人照顾。马云就用课余时间,主动去医院照料他的日常。每天中午或者放学,马云都去医院看阿霍,帮助他料理一些生活琐事。周末,马云基本都在医院,除了帮助阿霍买饭菜,为他清洗衣服之外,还陪他聊天,以便安慰他的心灵,消除独自在异乡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向大家解释了一个新名词“苟且红利”。  罗振宇讲述自己坐专车,这种司机很在意乘客的点评。“因为这个好评会影响到他下一单生意的好坏。但,有时我下车因忙赶路,或是两个手都拿东西,就会忘给点了。有一次,这个司机在我快到目的地两三百米远的地方停下表,扭头请我给打个好评。”说到这,羅振宇不禁微笑着对全场观众说:“你瞧,咱沾了人家的便宜,再不给人家点个好评,那还是人吗?”听他这么说,观众也
村小学来了一名女志愿者,她刚从大学毕业,就来到我们这个山区小学当了一名支教老师。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平时很调皮,爬树、钻洞、扔石子……像一群野孩子。可是,女教师来了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她像山外吹来的一缕春风,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气息。  女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她站在讲台上,拿出手机,给我们每个同学拍视频,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同学,立刻正襟危坐,有的女同学还用手捋了捋刘海,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有的男同
要成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  马未都收养了30多只流浪猫,分别取名黄枪枪、蓝毛毛、麻条条、云朵朵、马都督等,只有“黑包包”是自己跑进来赖着不走的。他将它们统称为“观复猫”。马未都经过观察发现,客人非常喜欢“观复猫”,有些甚至是专程来看“观复猫”的,这让马未都从中得到启示:“何不将‘观复猫’打造成一个品牌?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不仅能给人们带来欢乐,还能替人们治愈社会的很多心
两个办证窗口,一个写着“有时间的人,请在此处排队”,一个写着“赶时间的人,请在此处排队”。乍一看,设置用心,考虑到排队的人们是不是时间充裕,值得点赞。问题来了,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个办证者,你正急着赶回去处理其他事情,会选择哪个窗口呢?当然,你首先会考虑在“赶时间的人”窗口前排队。当然,你可能因此会耽搁更多的时间。  网上有一幅漫画,对此有过一种略显夸张的“定格”:“有时间的人”那边寥寥无几,“赶时间
“娜,亲爱的人:至少20年,我已没用这个称呼给你写信了。如今提起笔来,似乎那些在大学的日子,又回到了眼前……”1993年1月,郑安娜去世整整2年后,耄耋之年的冯亦代泪眼婆娑地写下这封无处投递的信。遺像前,她生前最爱的水仙花蕾初绽。  1934年的一个夏夜,沪江大学校园的露天剧场里,同学们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台上,扮演小精灵的女子调皮可爱,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为整部戏增添了灵气和趣味。台
韩国是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粮食浪费现象严重的国家。因此,韩国政府推出了很多措施解决浪费问题。韩政府推行餐桌节约计划,将努力对象瞄准餐厅,而非就餐的客人,比如说减税政策。韩国曾推出一项法令,如果一家餐馆能向顾客提供把饭菜吃光的标准菜单,或能让顾客把吃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就可享受减税或减收30%水费的优惠。此举一出,很多餐厅在客人点餐时就努力向客人介绍饭菜的分量,力求从源头上堵住餐桌浪费。
生活中有一种人看谁都不顺眼,遇见什么事都想指手画脚,结果闹得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一肚子气。看别人不顺眼,实际上是自己的修行不够。你看到的世界,是内心的折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比如,一个善良的人,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美意;一个恶人,眼中的世界则荒芜阴冷。  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日移月动,竹影摇晃,一片寂静,佛印突然开口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听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