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浅议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化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最基本的学科之一,以其独特的逻辑性、思维性、多向性等特点而有着很强的优势。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开展一定规模的实验探究性教学,充分发挥绿色化学的原则。本文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高中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浅议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44-0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共同完成对人类社会的探索。通过化学实验,我们不仅能认识到物质世界中的客观规律和价值特征,还能不断创造新物质。下面首先来分析一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教师往往仅仅为了完成学校和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而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渐加快,新课标规定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倡自行探究,鼓励学生在创新实践中获得进步和提高,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而学习以其独特的创新思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很强的优势。高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正确的学习引导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甚至是高考的成绩产生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实验注重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则、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也是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通过不断的自我总结而得出。可以说,化学实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情感态度的表达、价值观的纵向引导等。现代化学实验更加重视学生对物质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物质之间通过化学反应所体现出的化学性质等,只有充分掌握了化学原理才能熟练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和小组交流不断总结得出新的結论,这是一种自我创新的过程,能够不断加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
  二、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
  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实践,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会通过幻灯片的演示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和依据,比如中和反应的离子运动规律、电解的原理、化学反应热的概念等,在充分理解了原理之后其次进行实验就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化学实验探究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是要建立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学生自觉自律学习,在教学中是一个无可推诿的责任主体,解放了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压抑和不能自己做出决定、自己判断的思想,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通过自主学习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培养了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责任心。
  2.强调教学的探究性
  科学正是通过不断的探究而发展向前的,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索教学中一定要强调教学的探究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内涵。比如在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节时,教师在短时间内讲解出书写的规则和要求,其次就是学生针对化学反应的分类和特征进行自我总结,探究一系列的规律,包括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涉及到离子之间强弱规律变化的反应该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能熟练用于实验探究中,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1.克服实验探究教学形式化
  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即老师严格规范实验流程,从实验方案的提出一直到总结得出结论,每个流程都必不可少,甚至是实验报告都明确规定了字数。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一定要尽可能克服形式化,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扩大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有机会自主决策。换句话说就是本着“以人文本”的原则。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将班级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员之间分配好任务,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化学实验探究,这样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2.强化教学和探索有机融合
  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学过程和探索过程缺一不可,教师要起好引导作用,尽可能言简意赅地说明实验原理,把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在学生有不明确的地方要耐心讲解,比如强氧化性试剂或腐蚀性较强的试剂如何倾倒才能确保安全,以及这些试剂应如何保存等。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不仅要强化对化学知识的教学,更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方法的总结能力,通过这种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提高探究教学效率,控制教学时间
  能力的形成是对知识的探索和动手实践的统一整体,目前在很多学校中,教师都过于重探究行动而轻探究方法教学,而探究行动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并无实质性内容的支撑,很多学生在未能充分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就开始做实验,这样只能导致事倍功半,学生仅仅为完成作业而应付了事,严重降低了教学效率,学生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化学实验的具体理论。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进行引导,不仅是探究行动,探究方法教学同样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实质,才能提高探究教学效率,控制教学实践,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成功中学)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4 -76
  [2]王春.探究式实验课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化学参考,2004(5):85-86
  [3]赵红.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8):30-37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学校诚信感恩教育是德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营造良好的学风并促进教风,创造和睦融洽、积极向上的大学人文氛围。  关键词:高等学校;诚信;感恩  诚信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德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诚信和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若不具备诚信的品质、感恩的思想就很难在社会生活和生存。当代大学生主
摘要: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每一个大学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历史自觉意识和使命意识。如何正确区分利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累累硕果,也是摆在每一个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面前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B0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
根据 194 9~ 1998年各县 (市 )的统计资料 ,分析了河北省近 5 0年粮食生产的变化历程和空间差异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 ,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 ,指出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并提出了实现河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今后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现代气象资料所建立的西安、汉中地区冬季降雪天数与年冬季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清代档案所记载的西安与汉中地区冬季降雪日数 ,恢复了西安与汉中地区 1736~ 1910年的年冬季平均气温 ,重建了 1736~ 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序列分析表明 ,这两个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18世纪和 2 0世纪为暖期 ,19世纪为冷期 ,且 2 0世纪的增暖趋势明显。与
文章根据 2 0多年来澜沧江河道断面形态、来水来沙的实测资料 ,分析了冲淤变化特征及其与来沙系数的相互关系。还根据澜沧江天然来沙量的变化趋势 ,梯级开发后可能发生的来沙量变化 ,探讨了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的可能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