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稀释”焦虑

来源 :大江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眼下是个很时髦的词。中年人焦虑,老年人焦虑,甚至七八岁的小学生也喊着焦虑。焦虑是一种心理反应,人皆难免,但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活动来“稀释”,使其不至于成为一种病态。
  用乐观“稀释”焦虑。生活中,人们焦虑的事大多数并没有发生,发生的很多也没有想象的严重。既然如此,何必要自己吓自己?有些事确实非发生不可,且前景难卜,但即便如此也不可看得太重,不妨以乐观待之,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用事业“稀释”焦虑。整天很忙的人,根本就没时间去焦虑。只有无所事事、内心空虚,才胡思乱想,焦虑也就会趁虚而入。用事业来稀释焦虑,不失为一剂良药。即便没有事业可为寄托,也可以通过多做事让自己充實起来。譬如,一个为高考焦虑的学子,与其整日忧心忡忡,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练几道习题,比沉浸在焦虑中要实在得多,也更有意义。
  用时间“稀释”焦虑。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距离越近的事,焦虑感越强烈,时间越久远的事,焦虑感越淡漠,有的甚至被淡忘了。时间是治疗焦虑的最好药物。焦虑难挨之时,不妨想想普希金的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用睿智“稀释”焦虑。智者不是没有焦虑,而是不会让焦虑情绪任意放大、危害身心健康。他们会直面真正的焦虑,拒绝那些伪焦虑。譬如说,不信网络上那些用焦虑大做文章的写手煽动蛊惑,不看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或看了也不信。始终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保持在一个可控的程度,是智者之选。瞎想那些可能不会发生的事,自寻烦恼,非智者所为。
  焦虑多半会与我们伴随一生,可别因此就坏了心情,降低幸福指数啊!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得好:“适当焦虑可以增加清醒意识,过度焦虑却只能证明智慧的欠缺。”※
其他文献
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国之重器”。目前,我国4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均将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作为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法国劳厄-郎之万中子研究所(Institute Laue-Langevin,ILL)和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ESRF)两个国际知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从多个国家共建共管、采用理事会管理架构、持续推进装置改造升级、开放共享广纳贤才、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的无
少壮从戎百战身,运筹帷幄振乾坤。江淮七战频传捷,武略文韬举世尊。  民敬仰,信如神。豐功伟绩世传闻。回眸六秩沧桑变,今日苏中气象新。
期刊
華夏陆沉惊巨变,断鸿声里恃风雷。  欲穷碧落寻无尽,敢缚苍龙去不归。  破茧百年宗旨立,涅槃千载凤凰飞。  英灵宛在应笑慰,看我星槎叩玉扉。
期刊
我今年106岁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81年了。在喜迎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今天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回忆我的革命经历,心情十分激动。1915年我出生于苏北沭阳县化南乡。上个世纪30年代的苏北,交通闭塞,土匪猖獗,再加上连年水涝灾害,国民党政府官员与恶霸地主乡保长勾结,为非作歹,要老百姓交扒河费、牛
随着《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谈判完成,互惠原则作为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关键依据应当被再度检视,友好开放的司法态度和对判决流通的支持应作为其内核。通过我国适用互惠原则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二十起案件可知,我国法院并不认为外国法院对我国判决的认可构成互惠关系的保证,同时在查明外国法院承认我国判决的先例时存在疏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对事实互惠兼实存互惠标准的固守,且法院难于或怠于查明互惠先例。要改善我国互惠原则的实践现状,应由法院来证明互惠关系并进行说理,同时转向推定互惠而非法律互惠的适用,因为后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