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个性化写作指导策略初探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i1987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只有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共鸣。因而,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是初中写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重视个性化作文命题、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彰显思想内容的个性化和启发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提出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写作不是好词好句的机械堆积,也不是写作手法的生搬硬套,而是一项彰显思想魅力、表达独特个性的创作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体悟生活的过程中,引发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
  一、初中写作教学现状
  1.过于看重成绩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提高成绩视为学习的根本目标。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为了降低学生在写作这一部分的扣分机率,教师会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有没有错别字、词语运用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清晰等问题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构思和立意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意识和个性思考。
  2.过于看重知识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把获取知识当作学习的唯一目的。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固然要引导学生注重词汇的积累,指导他们掌握写作方法,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思维,丰富精神世界。
  二、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策略
  1.重视个性化作文命题
  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命题新颖的文章往往会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因而便出现了所谓的“标题党”。可以说,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决定着读者会不会继续阅读下去。同理,教师在命题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命题要力求新颖,尽量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好是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会使学生有写作冲动。此外,教师应该给学生发挥空间,可以布置半命题作文,或者在告知学生写作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命题,然后教师再从中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标题让学生写作。这样,学生就会有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比如,“我为谁点赞”“从读书开始超越”“别样的校园生活”之类的文题,就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2.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进入初中,教师要求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文章的篇幅加长了;另一方面,对于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也要有讲究。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简直是难于上青天。于是,他们对写作产生了畏惧、抵触心理,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所以,在个性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抒发真实情感,让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学生遇到写作困难时,教师应多和学生交流,给予疏导,帮助他们敞开心扉。比如,学生问教师可不可以写关于爱情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给出肯定的答复,然后再给予正确的引导。
  3.彰显思想内容的个性化
  写作是吐露心声的过程。一篇好的文章,它的魅力不只体现在语言是否华丽、词藻是否优美,更体现在看似平实的文字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不同,所以思想和观点也有所不同,如果把这些思想和观点融入写作,文章就有了生命力。比如,“我明白了珍惜”这个命题,大部分学生会围绕“时间”“友情”写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另辟蹊径,打破惯性思维,写一写“珍惜失败”“珍惜困境”。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写法会让人眼前一亮。
  4.启发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
  个性化写作既要内容丰富、情感真实,还要思路新颖、标新立异。而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能让学生发散思维,使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比如,看到“0”这个话题,有的学生会联想到起點,可以促使人不断努力,完善自我,最终走向成功;还有的学生会联想到空杯心态,做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又如,讲到《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对这篇文章进行续写或改写,给孔乙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总而言之,个性化写作就是在表达真实情感的基础上赋予文章新意。这种新意既可以体现在标题上,也可以体现在写作手法上,还可以体现在思想内容上。因而,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作文既富有情趣,又活泼新颖,还能给人以启示,展现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因而,思维需要语言才能成为具体的思想,而语言则需要思维才能成为灵动可感的辞章。它们统一为一个整体,离开了彼此就没了生命。这个特性决定了我们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力争使它们达到相当的高度。  学术研究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是上乘的,其思维能力也是一流的;反过来亦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发现这样的情形:记叙文章写得活灵活现者,他联想
期刊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那么,如何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呢?  一、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  2020年颁布的《中等职業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期刊
月亮是个香香的芝麻饼,圆圆胖胖的时候特别爱笑,一笑就往下掉芝麻粒。掉下来的芝麻粒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天空中,变成了星星。   月亮饼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瘦,最后瘦成了一艘小船,在深蓝色的夜空里划呀划,一边划,一边把洒落的星星重新捡起来吞进肚子里。吃饱了的月亮就又一点點变圆变亮啦!
期刊
幼儿教育,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扩展教学资源,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民歌民谣是我国多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文化,是我国民族藝术。将其运用于口语教学中,效果明显,需要教师多做教研,提升教学水平。  一、选择民谣民歌提高幼儿口语水平的原则  受习俗、语言与生活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民歌民谣形式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但是其中有很多不适合幼儿的内容。因此要在去其糟粕,挑选优秀的作品当作口语训练的资源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意识。作文教学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作文批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培养至关重要.  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程序,既是教师评估学生写作水平的过程,也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作文有效批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一、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写起
期刊
生活看似平淡,其实蕴含丰富。大文学家往往拥有一双慧眼,能够透过生活的表象感悟出深刻哲理。学生可以通过日记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并表达感想。日记是对一天经历的回顾,是对人生的记录,是对生活的总结。学生在日记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词汇,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聚焦现实,写生活日记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生活经历或许相似,但绝不会完全雷同。只要做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千锤百炼的名家大作,对学生的写作有着极强的指导价值。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丰富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基于这一情况,很多教师投入到运用教材指导学生写作的课题研究中。本文就如何运用教材指导学生写作做了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要保证教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革新教育
期刊
我是一条鱼,生活在山脚下的小河里。  春天,水面上厚厚的冰层被春姑娘曼妙的舞姿融化了,在水下闷了一冬天的我们刚一探头,春的气息就迎面扑来,小草向我们颔首致意,点点碎花是春的脚印,一点点延伸向远方。我們在河面画下一个个同心圆,跟小草、小花一起谱写春天的乐章。  春末时,夏夜在探头张望,我们欢快地嬉戏,时而加快速度,跃出河面张望。此时的草早已是翠绿了,花朵的清香被浓郁的香气替代,一切都宣示着夏的到来。
期刊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技巧,不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学生不能真正地体验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课堂氛围压抑、沉闷。没有生活实践,机械的写作练习,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没有写作兴趣和动力。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实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带来了新途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难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小学写作教学顺利高效进行”是每位教师应思考的问题,只有探索出更加先进、现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理念。  电脑、手机等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陆续出现在校园中,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课堂教学压力也与日俱增。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就信息环境给小学写作教学带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