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加速了高等教育向社会化方向的转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型人才。2000年我国的教育部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出台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了英语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和解释了英语教学的三个特点:应用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但是,至今为止,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公共英语教学方式只是对通常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或者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抄袭,而不能满足社会和实际的需求,所以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首先,教学观念尚未根本转变。目前由于多种现实性因素,英语教育的目的逐渐变得功利化,部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成为只是为了考试,而忽略了英语的实际应用技能,但该方面正是企业注重的。
其次,高职的英语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与技术特色。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不仅选用的教材与专业无关,而且教学内容也缺乏专业背景,这也造成了高职公共英语与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
另外,评价标准欠合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能力测试方式单调,通常是统一的试卷考试形式,以笔试为重,将笔试成绩简单的认为是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忽略了英语的应用技能的测试,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和对策
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重立。职业能力本位理论强调在实践中对职业需求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来说是职业技能的系统学习和提高。受教育者在英语应用技能得到提升时,教师也会对其职场技能进行培训,教导其学习协作精神,拓思维创新,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教学,让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和任务中有计划,有目的和技巧的提高学生的运用英语进行社交的专业技能,集体协作为出发点的社交技能和发散思维进行创新的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和评估机制急需注入新的血液,更新传统观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将基础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流技能,将传统的文本式学习变成技巧式提升,注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突出教育特色。
2.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重构。对这些常见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发现传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首先,实施模块化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专项能力。为了把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和职业相关内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把髙职英语按照其内容和情境分为若干个模块比较适宜,每个模块对应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实际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职业任务和项目,学生通过这种模拟化的职业情境中的英语训练,无形中提升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来做。第一 利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其次,在模块化教学當中,分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优秀学生组成团体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让一般的学生也组成团体,由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重点培养和关注,加强教学力度,用独特的方法引导他们能力的提升,使得重点课程模块、能力拓展模块和其他课程模块组合成为一体。模块化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式的英语教学方式,对于培养高综合素质的未来就业人才有着巨大的影响。
3.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变革
(1)课堂教学的职业化。通过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为基点来采取分类别的授课方式,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显出来,辅之以教师的方法建议。
(2)学习内容的职业化。从学生基础训练听说读写上展现职业能力,为专业英语等方面的学习铺塾好基础,争取做到“三化”。第一,岗位英语画面化:模拟职业现场,设置常见的情景,锻炼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第二,专业英语模块化: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划分为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建筑英语等,然后依据不同领域的不同要求,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侧重点的英语学习;第三,就是人文英语趣味化:主要内容与梦想、道德、就业相关的名言名句、电影歌曲、书籍艺术品等等,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魅力。
(3)学习方式交互协作化。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把公共英语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建立互联网英语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这种双向互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性交流、音频式交流、视频式交流等等。将教师、同学、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四种因素构建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彼此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互动,共同为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之,髙等职业英语教改中着重强调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扮演多重角色,把职业技能的提髙作为指导方向,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自我反思,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问题做好准备工作,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多技能型人才。
近几年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加速了高等教育向社会化方向的转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型人才。2000年我国的教育部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出台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了英语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和解释了英语教学的三个特点:应用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但是,至今为止,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公共英语教学方式只是对通常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或者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抄袭,而不能满足社会和实际的需求,所以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首先,教学观念尚未根本转变。目前由于多种现实性因素,英语教育的目的逐渐变得功利化,部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成为只是为了考试,而忽略了英语的实际应用技能,但该方面正是企业注重的。
其次,高职的英语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与技术特色。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不仅选用的教材与专业无关,而且教学内容也缺乏专业背景,这也造成了高职公共英语与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
另外,评价标准欠合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能力测试方式单调,通常是统一的试卷考试形式,以笔试为重,将笔试成绩简单的认为是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忽略了英语的应用技能的测试,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和对策
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重立。职业能力本位理论强调在实践中对职业需求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来说是职业技能的系统学习和提高。受教育者在英语应用技能得到提升时,教师也会对其职场技能进行培训,教导其学习协作精神,拓思维创新,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教学,让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和任务中有计划,有目的和技巧的提高学生的运用英语进行社交的专业技能,集体协作为出发点的社交技能和发散思维进行创新的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和评估机制急需注入新的血液,更新传统观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将基础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流技能,将传统的文本式学习变成技巧式提升,注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突出教育特色。
2.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重构。对这些常见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发现传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首先,实施模块化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专项能力。为了把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和职业相关内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把髙职英语按照其内容和情境分为若干个模块比较适宜,每个模块对应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实际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职业任务和项目,学生通过这种模拟化的职业情境中的英语训练,无形中提升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来做。第一 利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其次,在模块化教学當中,分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优秀学生组成团体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让一般的学生也组成团体,由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重点培养和关注,加强教学力度,用独特的方法引导他们能力的提升,使得重点课程模块、能力拓展模块和其他课程模块组合成为一体。模块化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式的英语教学方式,对于培养高综合素质的未来就业人才有着巨大的影响。
3.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变革
(1)课堂教学的职业化。通过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为基点来采取分类别的授课方式,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显出来,辅之以教师的方法建议。
(2)学习内容的职业化。从学生基础训练听说读写上展现职业能力,为专业英语等方面的学习铺塾好基础,争取做到“三化”。第一,岗位英语画面化:模拟职业现场,设置常见的情景,锻炼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第二,专业英语模块化: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划分为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建筑英语等,然后依据不同领域的不同要求,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侧重点的英语学习;第三,就是人文英语趣味化:主要内容与梦想、道德、就业相关的名言名句、电影歌曲、书籍艺术品等等,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魅力。
(3)学习方式交互协作化。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把公共英语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建立互联网英语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这种双向互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性交流、音频式交流、视频式交流等等。将教师、同学、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四种因素构建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彼此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互动,共同为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之,髙等职业英语教改中着重强调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扮演多重角色,把职业技能的提髙作为指导方向,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自我反思,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问题做好准备工作,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多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