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阶”学习逻辑:初中生物学考复习课的新取向

来源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ccia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陕西省二轮生物学考备考存在“只见事实知识,不见生命观念;只见题海战术,不见举一反三;只见机械记忆,不见思维逻辑”,运用“生物是什么、生物含什么、生物为什么”“三进阶”学习逻辑突破复习课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达成.
其他文献
1944年10月,东部战线。中央集团军507重型战车大队1队的113号战车正在路边进行着弹药和燃料的补给工作,坦克组成员正忙碌的搬运着炮弹,车长正在一旁看着地图,这也只是短暂的休息。路过的反坦克士兵正看着这钢铁巨兽,其中有一名坦克兵,因为失去了坦克,也只好与步兵一起参与战斗。笔者这次使用的虎式是威龙(DRAGON)出品的虎式坦克中期型,编号6700。
复习课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课型.针对初中科学复习中常见的瓶颈问题,基于“问题解决”相关理论,本文以初中科学中的“杠杆”复习为例,设计以“真实问题解决”的复习模式,呈现“问题解决”三线教学框架,通过“聚焦真实的中心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将真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迁移解决生活中新问题”五环节教学.设置驱动性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有效把握学生学习起点,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获得深刻体验和高阶思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复习课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摘 要】问题解决式是高校两课教学最常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式是指在两课课堂上通过对典型的、能给人以启迪的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式教学分为三个步骤: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和总结提高。  【关键词】中学 思想品德课 问题解决式 教学步骤  问题解决式是高校两课教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式是指在两课教学上通过对典型的、能给人以
速率方程難点突破
以苯的结构论证和性质探究的发展史为真实情境,建立学习任务清单,驱动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交流研讨、探究思考,构建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科学家艰辛的探索历程,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育人价值.
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这节课为案例,通过三次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探索“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课堂专注力的研究与思考.教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置层递性问题,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专注思考、合作探究,大大提高了学生化学课堂的专注力.
2019年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关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法“验证”环节,简单描述为“用测交来验证”,对具体的实施过程没有说明.在《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第五章中提及“这个变异的白眼雄蝇同正常的红眼雌蝇交配以后死去,留下突变基因”,这一说法排除了“回交”实验验证的可能性.本文根据果蝇的繁殖特性,设计相关实验最终得到白色纯种品系果蝇,从而完成测交实验.
苏联的坦克往往给人一种粗暴、冷冽钢铁般的感觉,T-10坦克作为苏联最后一款重型坦克,集前作“龟壳”炮塔和“梭鱼嘴”式车首于一身,其厚实的前装甲可抵御当时任何坦克火炮的正面射击,再加上所搭载的122毫米的主炮,T-10M成为当时苏联名副其实的“红色巨兽”.由于时代变化,进入60年代后,各国研制的坦克火力相当,防护力稍弱,但机动性、火炮稳定性优势明显,因此,以往靠“质量”压制对手的重坦逐渐退出舞台,T-10M也就成为苏联最后一款重型坦克,并于1993年退出现役序列.在其服役四十年的时间里,T-10M坦克唯一一
期刊
“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物理重要思想方法之一,立足于当前新高考物理的总复习.本文分别从“研究对象、已知条件、运动过程、所得结果”四个层面呈现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以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科的综合能力.
物系约束下的加速度关联问题是竞赛或北清校考的常见问题.对于加速度在法线方向是否具有相同的分量,很多学生容易因思维定势做出错误判断,得出错误结论.现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尝试通过一道具体连接体问题的求解,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加速度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物系约束下的加速度关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