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用紫外激光器》项目简介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用紫外激光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B1104500)旨在针对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需求,以制造用紫外激光器的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为主线,针对高功率、高重复频率355/266nm紫外激光的产生(图1)、紫外非线性光学三硼酸锂(LBO)和偏硼酸钡(BBO)晶体性能的提升、高功率紫外激光的产业化以及制造用紫外激光器的应用示范等开展研究,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测量气体自发瑞利-布里渊散射频谱的系统。激光器输出波长为532 nm 的连续窄带光,激光束聚焦到压力可控的密闭气体散射池中,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散射信号,在散射池
将白光偏振干涉、迈克耳孙干涉仪和垂直扫描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利用白光干涉垂直扫描测量波片延迟量(包括级次信息)的方法。准直的白光经偏振干涉系统形成两束偏振方向相同的
研究了光学系统实时精密自动对准中光束光瞳位置动态变化的测量问题。采用相位相关算法处理基准和实测图像得到光瞳平移量数据,其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0.4pixel;针对实际运用中光瞳图像存在的灰度变化、噪声、旋转和缩放等诸影响因素,对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全面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克服光强分布不均和强噪声的影响,得到高精度测量结果;对旋转和缩放进行校正后,测量精度在1pixel左右。提出并测试了将多帧
在Gerchberg-Saxton(GS)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光强传播方程法(TIE)和加速角谱迭代算法,提出了基于TIE的加速角谱迭代算法,实现了更加精准快速的相位恢复。该算法通过3个面的光强(一个输入面,两个输出面)进行相位恢复,首先通过光强传播方程得到初始的相位,进而使用加速角谱迭代算法进行进一步的迭代恢复相位。通过数值仿真得出,该算法在二维图像相位恢复过程中更加精准快速,抗噪性更强。在可恢复
在全息干涉计量法获得的干涉光场相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散斑噪声,为顺利完成相位解包裹,降噪处理是必要的。通过剪切将噪声从光场中分离出来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剪切量的选择对去噪
提出了基于谱域光学相干反射法的生物组织折射率测量技术,设计了共光路干涉结构,提高了测量速度,抗干扰能力强。中心波长为850nm的宽带光源发射的光经Y型耦合器传输到样品端,
激光测月(LLR)具有测量距离远和回波光子少的特点,观测中需要适当更新回波探测器的位置以提高回波探测概率。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研制多步进电机同步控制系统,并结合VC++
基于等距扇形束滤波反投影(FBP)算法推导了一种新的算法——求导-希尔伯特反投影(DHB)算法,研究了DHB算法在频域对投影的滤波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指出由于DHB滤波函数在高频段对于锐截止特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重建图像的抖动现象。并且算法中去掉了反投影算子中的距离加权运算,使计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介绍了倾斜光纤光栅作为折射率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给出它的倾斜角8°与中心波长1550nm的反射谱与透射谱,分析了具有表面等离子的倾斜光纤光栅传感机理。为验证折射率传感
基于耦合模方程,利用含有时间推移变量的传输矩阵方法对非线性布拉格光栅(NLBG)双稳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稳态情况下,不同切趾参数对NLBG双稳开关的阈值影响不同,并且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