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时点,市场对保险股的热度有了明显的上涨,但仍存有一些分歧。那么,2012年投资保险股,我们期待的催化剂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2012年保费增速别指望,能和2011年打平就不错,但趋势逐渐转好,由于基数效应,下半年应会改善。
而投资收益将大为改善,虽谈不上特高,但相对于平常年份,还算过得去。净资产增速较高,如果算成每股净资产的增加额,那股价/每股净资产增加额的比例将会很低。
即便2012年市场一般,只要估值维持在目前的情况,保险股价格都会有一个由于盈利提升所带来的增长,就如同2011年的银行股。
2009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开始真正体现其实际的盈利状况,也体现中国保险公司保单超高利润的现实。
由于在2009年之后,无论2010年还是2011年权益类市场表现较差,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低。
即便如此,2010年三季度和2011年四季度,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稍微有些恢复,其净资产都出现暴涨——市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新单保费收入有望改善
众多保险股投资者,几乎都对2012年保费收入的问题所担忧。从2010年11月开始,银行开始限制保险公司在银行内的驻点销售,银保渠道保费,特别是期交保费大幅下滑;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整个保险业的保费收入明显下滑,特别是新单下滑非常明显。
保险公司目前并不逐月或逐季单独披露公司在各个渠道的新单销售情况,但我们仍可以从2011年下半年的新业务价值增速上看到端倪。(简单说:新业务价值就是新单保费乘以一定的系数计算所得,可更全面地体现保险公司在一段时期内所卖保单创造的未来价值的现值。)
其实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各保险公司新保保单的增速已几乎没有了,换句话说,保险业保费收入下滑的问题并不是2012年才有,2011年下半年已经非常严重和普遍了。
别指望2012年银保渠道的销售有所改善,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尚未在银保渠道找到很好的替代销售的办法。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是通过一些高端客户的说明会以达到与客户的接触,但这种接触稳定性较差,不可持续。
此外,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直维持在高位,甚至超过了保险等长期投资产品所能带来的回报率。因此,保险产品的吸引力进一步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下滑。
而个险渠道的销售虽然也有所影响,但影响程度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
从人均产能提升来说,尽管整体行业人均产能的提升仍有空间,但平安再大幅提升有点问题,因为其目前已经领先业界太多。
从营销员队伍增员情况来看,行业内的增员都出现问题。由于通胀的高企,人力成本在过去两年大幅上涨,保险公司目前所能提供的收入水平的吸引力有限。因此,2012年的保费要想在数据上出现明显的改善较难。
前几年,保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基本上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接近,但是近1-2年,万能险结算利率已远远低于5年期定存收益率。这说明,由于近1-2年投资收益率相对较差,保险公司账上并没有多少盈余,换言之,保险公司将较难贴钱做业务。
目前的降息虽然没有一次性使5年期定存利率下降到与足够低的水平,但毕竟是一个趋势的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保险公司保费下滑的压力。而且,此次降息不会是唯一的一次。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从2012年7月开始,由于2011年新单大幅下滑后的基数较低的原因,同比新单保费收入增速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将与上半年形成鲜明的反差。
投资收益恢复正常
其实谈投资收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预测保险公司净资产的变化情况。
由于保费收入较差,2012年新增保费对业绩的提升作用将非常有限,但存续利润的摊销仍有效果。换言之,2012年业绩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将是投资收益率,最直接反映投资收益结果的指标就是保险公司净资产变动情况。
据测算,2011年上市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维持在1.5%-2%之间(将所有的浮亏考虑在内),其净资产变动比例分别为:太保-1%、国寿-6%、新华-4%、平安+8%左右。简言之,投资收益率非常差,但净资产的表现却比预想的好。
保险公司是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来赚取收益,一方面通过卖出保费的方式融资(当然就有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赚取利差的方式来获取收益(当投资收益高于成本时,公司净资产就增加,反之就减少)。虽然我们无法准确获知各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但看看2011年,当投资收益率只有1.5%-2%的水平时,净资产的变动比例远比我们预期的结果要好,即中国保险公司保单的成本非常低,保单的利润率较高。
2012年投资收益将是回归正常的一年,截至目前,投资收益率非常理想,预期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将达到5%以上,甚至6%以上。因此,基于2011年投资收益率与净资产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对2012年的净资产的增速给予充分的信心。
在2009年底,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披露原则做了较大的更改,与现行的国际准则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接轨,但是并不完全相同,对寿险而言,就是对保单利润分布形态做了重新规划。
由于利润分布形态的不同,2009年年底之前的财务报表,即便是保险公司获得与2009年之后同样的投资收益率,其净资产的增幅也要小得多。
在2009年之前的会计准则下,一旦保险公司在当季的投资收益率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其净资产增速将很难得到体现。
而在2010年之后的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明显靓丽很多,尤其在2011年四季度及2012年一季度,当季净资产的增幅与2009年之前的投资收益率在3%-4%之间的净资产的增幅差不多。因此,当2012年投资收益率开始正常性恢复之后,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变化情况将会超出市场预期。
预计2012年上市保险公司净资产增速有望整体超20%,新准则下如此高的净资产增速有望让市场重新认识保险公司保单到底有多赚钱。 实际上,2009年之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都较为一般,也从来没有机会展现出如此高的盈利能力(其实在个别季度已经体现出来)。2012年高净资产增速,必将让市场重新认识和接受中国保险公司高盈利性的现实。
净资产变动与股价关系密切
从过去看,当保险公司净资产表现较好的当季,或者下一个季度,股价通常都会有表现的机会(除非当季股价受一些非正常性因素影响,比如平安的大小非减持公告等)。2012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净资产增幅不错,同时,二季度的投资收益也较为理想,即便从较短的时间内来看,保险公司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2012年保险市场竞争开始有所加剧,一季度开始,已经有大的财险公司开始实施一些较为激进的营销措施,以便提高其市场份额。同时,4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于是市场开始担忧财险公司的盈利状况,担心再次进入前几年全行业综合成本率超过100%的情况,使得市场再次进入无序状态。
当市场出现了较为激进的竞争者,同时政策的角度开始面向对外的开放,行业的盈利趋势将往下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最终的结果将比市场目前的预期好的可能性偏大。
市场的担忧或许有些“杞人忧天”了,2012年财险公司的利润并不一定下滑。以太保为例,一年的保费收入约是其净资产的3倍左右,假设其综合成本率上升3%,即在2012年综合成本率达到96%左右,同时假设投资收益率上涨2%左右,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保费收入仍将预期维持10%以上的增长,最终的利润率并不一定下降。净利润可能维持与2012年同期持平或略微正增长的态势。
太保2011年财险ROE为21%,平安为22%,2012年ROE仍将维持在15%以上,对应目前的估值绰绰有余。目前整个保险股中,给予财险的估值并没有超过1.5倍P/B,虽然我们也认可整个财险行业的盈利水平将往下走,但是目前而言,维持10%以上的ROE将绰绰有余。
此外,偿付能力监管的存在,将使保险公司这一轮的竞争与上一轮完全不同,行业的整体综合赔付率接近100%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像平安等大公司最终的综合成本率到96%-97%左右将达到平衡(已有部分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超过了100%)。
一季度市场竞争加剧主要是由国内较大的财险公司加速竞争所引起,但目前保监会已多次沟通并于5月8日发布了39号文,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保监会的监管上也不会允许市场再次回到以往的现状。
首先,2012年保费增速别指望,能和2011年打平就不错,但趋势逐渐转好,由于基数效应,下半年应会改善。
而投资收益将大为改善,虽谈不上特高,但相对于平常年份,还算过得去。净资产增速较高,如果算成每股净资产的增加额,那股价/每股净资产增加额的比例将会很低。
即便2012年市场一般,只要估值维持在目前的情况,保险股价格都会有一个由于盈利提升所带来的增长,就如同2011年的银行股。
2009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开始真正体现其实际的盈利状况,也体现中国保险公司保单超高利润的现实。
由于在2009年之后,无论2010年还是2011年权益类市场表现较差,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低。
即便如此,2010年三季度和2011年四季度,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稍微有些恢复,其净资产都出现暴涨——市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新单保费收入有望改善
众多保险股投资者,几乎都对2012年保费收入的问题所担忧。从2010年11月开始,银行开始限制保险公司在银行内的驻点销售,银保渠道保费,特别是期交保费大幅下滑;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整个保险业的保费收入明显下滑,特别是新单下滑非常明显。
保险公司目前并不逐月或逐季单独披露公司在各个渠道的新单销售情况,但我们仍可以从2011年下半年的新业务价值增速上看到端倪。(简单说:新业务价值就是新单保费乘以一定的系数计算所得,可更全面地体现保险公司在一段时期内所卖保单创造的未来价值的现值。)
其实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各保险公司新保保单的增速已几乎没有了,换句话说,保险业保费收入下滑的问题并不是2012年才有,2011年下半年已经非常严重和普遍了。
别指望2012年银保渠道的销售有所改善,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尚未在银保渠道找到很好的替代销售的办法。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是通过一些高端客户的说明会以达到与客户的接触,但这种接触稳定性较差,不可持续。
此外,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直维持在高位,甚至超过了保险等长期投资产品所能带来的回报率。因此,保险产品的吸引力进一步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下滑。
而个险渠道的销售虽然也有所影响,但影响程度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
从人均产能提升来说,尽管整体行业人均产能的提升仍有空间,但平安再大幅提升有点问题,因为其目前已经领先业界太多。
从营销员队伍增员情况来看,行业内的增员都出现问题。由于通胀的高企,人力成本在过去两年大幅上涨,保险公司目前所能提供的收入水平的吸引力有限。因此,2012年的保费要想在数据上出现明显的改善较难。
前几年,保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基本上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接近,但是近1-2年,万能险结算利率已远远低于5年期定存收益率。这说明,由于近1-2年投资收益率相对较差,保险公司账上并没有多少盈余,换言之,保险公司将较难贴钱做业务。
目前的降息虽然没有一次性使5年期定存利率下降到与足够低的水平,但毕竟是一个趋势的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保险公司保费下滑的压力。而且,此次降息不会是唯一的一次。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从2012年7月开始,由于2011年新单大幅下滑后的基数较低的原因,同比新单保费收入增速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将与上半年形成鲜明的反差。
投资收益恢复正常
其实谈投资收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预测保险公司净资产的变化情况。
由于保费收入较差,2012年新增保费对业绩的提升作用将非常有限,但存续利润的摊销仍有效果。换言之,2012年业绩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将是投资收益率,最直接反映投资收益结果的指标就是保险公司净资产变动情况。
据测算,2011年上市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维持在1.5%-2%之间(将所有的浮亏考虑在内),其净资产变动比例分别为:太保-1%、国寿-6%、新华-4%、平安+8%左右。简言之,投资收益率非常差,但净资产的表现却比预想的好。
保险公司是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来赚取收益,一方面通过卖出保费的方式融资(当然就有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赚取利差的方式来获取收益(当投资收益高于成本时,公司净资产就增加,反之就减少)。虽然我们无法准确获知各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但看看2011年,当投资收益率只有1.5%-2%的水平时,净资产的变动比例远比我们预期的结果要好,即中国保险公司保单的成本非常低,保单的利润率较高。
2012年投资收益将是回归正常的一年,截至目前,投资收益率非常理想,预期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将达到5%以上,甚至6%以上。因此,基于2011年投资收益率与净资产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对2012年的净资产的增速给予充分的信心。
在2009年底,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披露原则做了较大的更改,与现行的国际准则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接轨,但是并不完全相同,对寿险而言,就是对保单利润分布形态做了重新规划。
由于利润分布形态的不同,2009年年底之前的财务报表,即便是保险公司获得与2009年之后同样的投资收益率,其净资产的增幅也要小得多。
在2009年之前的会计准则下,一旦保险公司在当季的投资收益率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其净资产增速将很难得到体现。
而在2010年之后的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明显靓丽很多,尤其在2011年四季度及2012年一季度,当季净资产的增幅与2009年之前的投资收益率在3%-4%之间的净资产的增幅差不多。因此,当2012年投资收益率开始正常性恢复之后,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变化情况将会超出市场预期。
预计2012年上市保险公司净资产增速有望整体超20%,新准则下如此高的净资产增速有望让市场重新认识保险公司保单到底有多赚钱。 实际上,2009年之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都较为一般,也从来没有机会展现出如此高的盈利能力(其实在个别季度已经体现出来)。2012年高净资产增速,必将让市场重新认识和接受中国保险公司高盈利性的现实。
净资产变动与股价关系密切
从过去看,当保险公司净资产表现较好的当季,或者下一个季度,股价通常都会有表现的机会(除非当季股价受一些非正常性因素影响,比如平安的大小非减持公告等)。2012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净资产增幅不错,同时,二季度的投资收益也较为理想,即便从较短的时间内来看,保险公司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2012年保险市场竞争开始有所加剧,一季度开始,已经有大的财险公司开始实施一些较为激进的营销措施,以便提高其市场份额。同时,4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于是市场开始担忧财险公司的盈利状况,担心再次进入前几年全行业综合成本率超过100%的情况,使得市场再次进入无序状态。
当市场出现了较为激进的竞争者,同时政策的角度开始面向对外的开放,行业的盈利趋势将往下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最终的结果将比市场目前的预期好的可能性偏大。
市场的担忧或许有些“杞人忧天”了,2012年财险公司的利润并不一定下滑。以太保为例,一年的保费收入约是其净资产的3倍左右,假设其综合成本率上升3%,即在2012年综合成本率达到96%左右,同时假设投资收益率上涨2%左右,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保费收入仍将预期维持10%以上的增长,最终的利润率并不一定下降。净利润可能维持与2012年同期持平或略微正增长的态势。
太保2011年财险ROE为21%,平安为22%,2012年ROE仍将维持在15%以上,对应目前的估值绰绰有余。目前整个保险股中,给予财险的估值并没有超过1.5倍P/B,虽然我们也认可整个财险行业的盈利水平将往下走,但是目前而言,维持10%以上的ROE将绰绰有余。
此外,偿付能力监管的存在,将使保险公司这一轮的竞争与上一轮完全不同,行业的整体综合赔付率接近100%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像平安等大公司最终的综合成本率到96%-97%左右将达到平衡(已有部分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超过了100%)。
一季度市场竞争加剧主要是由国内较大的财险公司加速竞争所引起,但目前保监会已多次沟通并于5月8日发布了39号文,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保监会的监管上也不会允许市场再次回到以往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