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初步研究

来源 :矿产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絮凝实验和高岭土表面zeta电位测定,初步研究了agrobacteriumradiobacter菌产生的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和絮凝机理,结果表明阳离子Ca^2+、Al^3+、Fe^3+通过中和高岭土表面的负电荷和增加微生物絮凝剂在高岭土颗粒表面的吸附而促进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在pH2.0~10.0范围,微生物絮凝剂均有良好的絮凝活性,并且加入微生物絮凝剂后,高岭土的zeta电位曲线下移,表明它对高岭土的絮凝作用不是以电中和为主的,而是以吸附架桥为基础的;不同温度条件下(40~100℃)加热30min,
其他文献
云南大红山铜矿Ⅲ系列及狮子山铜矿的磨矿采用增产降耗新方法——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后,获得了显著的增产、节能、降耗效果:大红山铜矿增产60%以上,节能30%-46%,球耗降低10%-19%,年节支总
以新疆夏子街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无机柱撑膨润土和无机—有机柱撑膨润土,考察了溶剂及配比等对柱撑膨润土的影响。无机柱撑膨润土的合成条件为[OH^-]/[Al3^+]=2.2,Al^3+/
以白云石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轻烧白云石的煅烧工艺对活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轻烧白云石活性度的主要因素为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颗粒大小,其最佳煅烧工艺为:粒度15-30mm,温度1
以河北保定天然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经过提纯、钠化处理,再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了有机化改性,并采用X—ray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IR)和热分析(DSC、TG)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
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为原料制备P型沸石分子筛。通过XRD衍射表征发现,反应体系晶化时间、碱度、反应物液固比等对合成产品的质量具有明显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合成
阐述了小颗粒油页岩热裂解机理,介绍了小颗粒油页岩热裂解液化技术的工艺流程。结合自制流化床结构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小颗粒油页岩热裂解的影响因素,最终确定试验的主要影
针对捕收剂PS作用下的铝酸钠溶液的种分,建立了其不同含量作用下铝酸钠溶液的种分附聚动力学方程。从捕收剂对附聚反应活化能的影响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在PS含量较低时,可以使附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