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组织中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Rac-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激素受体状态的关系.方法 乳腺癌标本共13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ac-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及激素受体状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c-1、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4.75%(90/139)和65.47%(91/139),二者均与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月经状态无关(均P>0.05).Rac -1、HIF-1α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1.1229,x 2=0.1786,均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Rac-1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14,P< 0.01).结论 Rac-1和HIF-1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能成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新型分子标志物,阻断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联合长春新碱( VCR)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及化疗的影响,检测其是否通过影响bcl-2及p53发挥作用.方法 将乙酰胆碱单独或与VCR(浓度为IC50)联合作用于肺腺癌细胞株A549,测定其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乙酰胆碱联合VCR对bcl-2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0.1、1、10 μmol/L的乙酰胆碱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分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瘦素、血脂水平以及临床意义,为食管鳞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47例,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为( 13.09
目的 观察局部热疗联合腹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恶性腹腔积液肿瘤患者,通过留置腹腔引流管行腹腔灌注顺铂40 ~ 60 mg,同步采用SR-1000肿瘤射频热疗机给患者行腹部热疗,使直肠内温度达41 ~ 42.8℃,每次持续60 ~ 90 min.2个周期治疗后,根据腹部B型超声结果,参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6.2%(16
膀胱癌是国内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易复发,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目前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仍是膀胱癌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然而,膀胱镜检查为侵人性检查月费用较高,同时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低.随着对肿瘤在分子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理解,许多膀胱肿瘤分子标志物被研究.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侵袭、转移、疗效判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近年来膀胱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MUC-1和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93例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中MUC-1和CD44v6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UC-1、CD44v6 在93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66/93)和63.4%(59/93).MUC-1的表达在不同类型、临床分期及体积的乳腺癌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组织学分级(1
目的 比较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对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50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4%、56%,其中手术组为90.2%、74.0%、53.3%;放疗组为90.3%、73.4%、58.2%.手术组和放疗组中位总生存期(97个月、112个
目的 观察并评价胃左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贲门癌患者全部进行介入化疗[5-氟尿嘧啶750 ~ 1000 mg、表柔比星30~50 mg、丝裂霉素10~ 20 mg以及碘化油、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栓塞剂]栓塞,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6例患者于治疗后第2天至第10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缓解,患者的生存期均>12个月,其中6例生存期>5年,5年生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5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血清中IGF-1、IGFBP-3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并以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作对照.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1GF-1(179.76±55.83)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相关科研活动的投入持续增加,科研产出明显增多,但整体上仍存在着科研系统性不够、布局欠合理的情况,科研产出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鉴于中国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流行形势严峻,诊防治水平和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为明显,不能完全满足人们诊防治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加强规划、抓住机遇尽快提高中国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科研水平。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由于局部肿瘤进展而无法手术切除,目前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文章复习以往文献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