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护肝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探讨护肝宁片 (Huganning tablet, HGNP)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国药典 (2015版) 及文献检索确定HGNP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并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到的NAFLD疾病相关靶点进行交集整合, 获取HGNP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R软件中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 (gene ontology) 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富集分析, 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出“潜在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 整体探究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通路、疾病间的关联。基于上述分析结果, 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20软件将HGNP中的潜在活性成分与网络图中度值排名靠前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 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类药性分析和ADMET性质预测。体外实验使用HepG2细胞构建脂肪变性模型, 根据细胞油红O染色与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 含量检测实验, 验证5个关键化合物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筛选获得141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51个潜在作用靶点, 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 分别得到2 526个条目和151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 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丹酚酸B (salvianolic acid B)、大黄素 (emodin)、白藜芦醇 (resveratrol)、大黄酸 (rhein) 5个成分与关键靶点 [维甲酸受体RXR-α (retinoic acid receptor RXR-alpha, RXRA)、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糖原合酶激酶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GSK3B)、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 AKT1)] 显示出较强的结合能力, 推测为HGNP治疗NAFLD的关键化合物。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结果, 进一步验证了异鼠李素、丹酚酸B与关键靶点的结合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结合亲和力。通过类药性分析与ADMET性质预测结果, 更全面地分析5个关键化合物的类药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及毒性。体外实验表明, 异鼠李素、丹酚酸B、大黄素、白藜芦醇、大黄酸均能改善HepG2细胞的脂肪变性情况, 证实了本研究的可靠性。综上,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体外实验验证, 在多层面上探讨了HGNP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减缓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大气污染,迫切需要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绿色无污染能源开发所产出的电力缺乏连续性,因此需要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等储能装备提供电能的储备。钙钛矿氧化物(ABO3)的结构具有广泛的调节性和稳定性,成为用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钙钛矿氧化物中,Pr0.5Ba0.5Mn O3-δ(PBM)单钙钛矿氧化物极具潜力。研究者们通过氢气还原等方式,促使改材料发生由
地铁PPP项目具有运作周期长、投融资规模大、涉及建设领域广、专业性要求高、合同风险类别繁杂等特点,论文基于地铁PPP项目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地铁PPP项目合同通常存在的几个风险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认清PPP项目本质、加强合同风险管理、牢固树立履约意识。
养老数字化转型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养老领域数字化转型内涵和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养老数字基础、养老数字化应用建设和养老数字管理等问题,围绕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管理两个方面,从社区养老新格局建设、养老服务多元场景打造、数字适老化、养老服务监管等方面提出促进养老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养老需求大,传统家庭养老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而公共老龄服务基础设施较落后,尚未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链。在此背景下,可以借助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文章从我国的养老困境现实出发,阐述了发展智慧养老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我国在数字化时代下发展智慧养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慧养老
报纸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家庭成员代际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养老需求。作为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省份,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陕西省应积极推进健康养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对健康养老产业的有效供给,以智慧手段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服务。
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养老机构发展的局限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对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进行文献梳理,结合企业、养老行业等的研究,从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阶段划分、实现路径、面临障碍分析视角和策略等维度构建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基本框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转型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建立养老服务业数字生态系统,必须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为此,除激活内在发展动力外,还要从政策配套、数据资源优化、系统构建等方面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业数字生态系统建设。一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统一标准和配套政策。二是着力建立养老服务数字生态系统相关数据库,夯实养老数据资源根基。三是重点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数字化生态圈,开发社区全景式、系统化养老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