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二类牵引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正畸治疗,治疗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比较两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牙齿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X线检查结果各项指标、牙齿整齐度、咬合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口腔正畸治疗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治疗组牙齿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分别为(3.06±0.81)、(5.39±1.50)、(9.13±1.75)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6.85±1.20)、(8.61±1.75)、(13.51±2.6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34),低于对照组的1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齿整齐度评分、咬合能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SNB角大于本组治疗前,SNA角、ANB角小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牙齿整齐度评分、咬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NB角大于对照组,SNA角、AN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可以大幅度改善X线检查结果,使牙齿整齐度和咬合能力得以提升,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缩短疾病治疗及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