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对静息状态下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因胸痛、胸闷等症状疑诊冠心病入住我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1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其分为3组: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狭窄组(38例)、冠状动脉单支重度狭窄组(22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3D-STE技术自动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3D GLS)、整体圆周应变(3D GCS)、整体面积应变(3D GAS)和整体径向应变(3D GRS)。ROC曲线分析其诊断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狭窄的价值。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状动脉多支及单支重度狭窄组三维整体应变参数3D GLS、3D GCS、3D GAS和3D GRS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多支重度狭窄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单支重度狭窄组相比,多支重度狭窄组三维整体应变参数亦有下降,其中,仅3D GLS和3D G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四个三维整体应变参数中,当3D GLS截断值取-11%时,其预测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狭窄敏感性较高,为84.2%;当3D GAS截断值取-20%时,其预测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狭窄特异性较高为79.3%。联合诊断试验显示3D GLS与3D GCS、3D GAS和3D GRS任一指标并联使用时,其诊断冠脉多支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均较单一指标高。
结论3D-STE对诊断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狭窄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3D GLS、3D GAS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狭窄较为有效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