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条件复句的逻辑语义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shy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条件复句“只要……就……”和“只有……才……”在逻辑假言判断中所表示的关系,并对汉语工具书中“只要”与“只有”的释义和用例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一定的阐释。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c and linguistic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 expressed by the cond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as long as ... just ... ” and “only ... only ... ” in the judgment of logical hypotheses in modern Chinese. And makes some explanation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se cases of “as long as” and “only” in the Chinese reference book.
其他文献
分子离子的激发态结构、稳定性和振动光谱对了解分子在超短脉冲激光场中的电离解离机制非常重要。通过理论计算研究,旨在对环庚酮离子激发态的解离机制进行分析,给出对实验具有
用水蒸汽爆破和氧化法对马铃薯废渣(PR)进行处理制备马铃薯膳食纤维(PDF),并用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膳食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马铃薯渣中的半乳聚糖在蒸汽爆破下由长链
摘 要:言语交际为明示-推理交际,因而语言形式对阐释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传达其语言形式编码的信息,语用程式可用作解释各种非被编码的语言标示的认知机制。近来有关启发在语用和认知中的作用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用程式和程序性标示语在关联理论理解启发中的作用,这也说明,将程序标示语与非被编码的语言标示之现象进行对比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程序性编码特性,而这应该作为将程序性编码与概念性编码进行对比这一更常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钠复合体系气一液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膜的微观弛豫过程主要受扩散弛豫过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