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汽车维修;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0 引言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起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迄今共培养学生500 余人。该专业开办之初,师资力量薄弱、实训条件差且教学手段单一,技能訓练呈现机械化、模仿化的特点。教师侧重理论讲解,理实比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手能力弱,教学效果欠佳。
  为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随后6年的专业建设过程当中,通过购置实训设备、加强校企合作、充实教师队伍以及培养教师实训技能,极大改善了专业实训条件,实践教学水平逐年提高。我校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理实比达到1 :1,逐渐形成了“分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实践教学在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专业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加强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出复合型人才[1]。我校通过不断改革,探索出的“分层次、多形式”实践教学模式,是贯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指导思想。我校根据学情、校情和社会需求,将实践教学划分为理实结合教学、集中教学实习、项目轮训和顶岗实习4 个层次,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合理设置,并予以实施的成果结晶。
  该模式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校企合作等为基础,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集中实习,或到企业跟岗实习、项目轮训,最后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把实用的汽车售后服务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1.1 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进程及内容情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在2019 年7 月完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及《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多门核心课程也逐步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初见成效。通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解决了理论教学抽象、不直观以及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解决了专业理论课教师不会操作,实习指导教师不懂原理的问题;促进了专业教师向“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转化。
  1.2 开展集中教学实习,增强学生职业素养
  在每学期的第14 ~ 16 周内,每门课程按2.5 天左右,在校内实训室进行集中实践教学,或多门课程教学实习联合到校外汽车服务企业(校企合作单位)跟岗实习2 周。通过教学实习了解工作内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掌握基本维修技能。随着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多门课程中的开展,轮训项目不断增多,专业课程在校内的集中实习逐渐减少。未来每学期的集中教学实习主要以校外跟岗实习为主,安排学生到汽车服务企业,下到车间、班组,参与其中,体验真实的维修服务场景,培养职业素养,提高对汽修行业的认可度。
  1.3 构建校内专项轮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把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整合校内实训资源,形成了8 个实用性很强的的实操项目:①汽车二级维护作业;②汽车四轮定位检查与调整;③轮胎动平衡检测;④轮胎扒胎机操作;⑤手动变速器拆装、检修;⑥差速器拆装、检修;⑦焊接操作(含金属、非金属焊接);⑧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
  通过这8 个实操项目,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我系还专门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汽车维修技师来组织实施以上实操项目,每周安排6 ~ 8 名学生为一组进行专项轮训。其中,第1 到第4 项合在一周完成;第5 到第7 项合在一周完成;第8 项一周完成。
  在轮训学生的同时,外聘技师还对汽修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让每名教师掌握2 ~ 3 个项目的轮训方法、流程。这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实作能力,同时还保证了轮训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1.4 开展顶岗实习,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对前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经过顶岗实习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熟悉岗位职责,培养能吃苦的劳动品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离校实习前,汽修专业教师利用学生到校外汽车服务企业(校企合作单位)跟岗实习机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安排合作企业到校宣讲,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定期对实习学生巡访,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协调企业与学生关系,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实习结束,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指导学生就业。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安排如表1 所示。
  2 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2.1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1)在教学改革中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训室、车间就是教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现场完成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2)先选择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试点,积累经验后在其他课程和其他专业中推广,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普及。2020 年9 月引入企业(莱卡美车汇)技术团队承担《汽车美容》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把企业技术规范和课程标准相结合,贴近生产实际、理实一体化教学,把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传授给学生。
  (3)过去实训时间集中在每学期期末,扎堆实习导致实训室、实训设备不足,实训效果不佳。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把实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一些小的项目随堂开展,提高了校内实训室、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4)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既要能讲理论,还要能组织实训,指导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对师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2 典型项目轮训的开展
  (1)汽车维修典型轮训项目的确定,是通过全体专业教师的反复研讨,初步定出12 个项目。然后到汽车服务企业分别与企业的技术总监、班组长和维修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研讨,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并实地参观维修车间,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再学习,提炼出汽车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最后结合校内实训条件,把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最终形成了8 项实用性很强的的实操项目。
  (2)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项目组合(有的1 项,有的几项合并)、学生人数(6 ~ 8 人)和时间(半周或一周),制定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放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次组织轮训。
  (3)每一个轮训项目结束,要求学生提交实习实训报告,报告实训内容、方法及步骤,总结得失。然后,指导教师结合轮训中学生表现等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轮训成绩。
  通过8 个较为成熟的专项轮训,使每届学生都学会了正确使用汽车维修保养的工具、量具和检测设备,掌握了各个项目基本的作业内容。学生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都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汽车维修中级工水平。同时我系还录制了5 个典型项目规范化操作视频,并制作成光盘用于教学。
  2.3 推广应用效果的跟踪
  (1)通過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发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主动思考,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学生满意度达到93%[2]。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美容》等多门专业课程中推广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从2018 级汽修班开始,部分开展校内集中实习的课程开始向C 类课(实践课)转变,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实践学时,进一步提高了理实比。
  (3)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也开展了汽车销售与服务项目的轮训。根据“汽车销售”省赛内容,该轮训项目包括了汽车商务礼仪、汽车营销与实务和营销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到目前为止共轮训300 余名学生。2018 年该专业学生组队参加省赛,取得三等奖的成绩,教学效果得到了检验。
  2019 年与大理阿鹏汽车服务公司(一汽- 大众4S 店)达成校企合作,开展二手车鉴定与评估项目轮训。到目前为止共轮训学生300 余人,项目实施已初见成效。典型项目轮训模式对可以项目化而在实训条件不足的课程和专业中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尽早适应相关岗位的各种需求。
  3 结束语
  我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情、校情、相对稳定的的“分层次、多形式”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实训教学资源,构建了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出了一些探索[3]。下一步我校将通过不断优化和提升,让专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同时也对其他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践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②在喷涂车辆的同时带喷一块色板,以保证其颜色完全一致。  ③在色板背面记录具体色母配方。  ④在色板背面记录具体喷涂手法。  ⑤妥善保存以避免色板生锈腐蚀。  以后每次维修时,对于同一颜色色号的车辆,先用已有的色板进行颜色比对,如颜色不同再通过微调并按以上要求新做一块色板,而不需要每来一辆车都调一次颜色。將制作的色板挂置于墙上,通过逐步积累,如每一色号的色板能达到5~6块,则能基本覆盖该色号的所有
摘要:在乘用车仪表总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零件众多,装配工序流程繁杂,试制时问题易发。通过引入总装同步工程,在仪表板总成的開发过程中进行虚拟装配分析,能提前识别工艺问题点,有效管理总装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和整车质量。本文简述了总装同步工程的概念和乘用车仪表板总成的组成与装配工艺,最后通过同步工程,分析和提出优化措施并给予验证,对仪表板总成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仪表板总成;总装同步
1.国际环保法规简介  随着节能减排逐渐成为大众的普遍意识,传统的汽车维修市场也深受挑战。以车身修复为例,汽车修理厂使用的涂料和辅料大部分属于易燃、易爆、有毒和有害的材料,施工中涂料中有机物的挥发、废涂料的排放和稀释剂的处理不当,或者施工者未正确佩戴适当的安全防护用具等,均会对工作环境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甚至是汽车使用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另外,有机挥发物也会造成大气臭氧层及环境的危害。如今社会,职
[摘 要] 积极探索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时代命题。儒家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今天仍然有其传承的必要性。为此,曲阜市走出了一条“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创建儒家校园文化”“打造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的新时代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曲阜之路”。  [关键词] 儒家文化;传统文化;校园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考察,并发表了重要
外形内饰AUTO D
▲主持人  杨庆祥(诗人,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观察者(以姓氏音序排名)  阿 缺(青年科幻作家)  陈春成(青年作家)  陈雅琪(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  陈泽宇(《文艺报》编辑)  陈若谷(山东大学讲师)  樊迎春(北京大学博士后)  韩欣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黄海飞(对外经贸大学讲师)  刘欣玥(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  刘启民(北京大学博士生)  李 唐(青年作家)  李苇子(青
作为一名汽车维修技师,经常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能否快速且准确地一次性解决故障,是对维修技师水平的考验。我们不仅学习汽车各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诊断方法,还要在实际维修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学习、总结,才能成为高技能的维修人员。笔者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多年,希望通过维修笔记的形式,记录工作中遇到的故障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大家分享维修经验,共同提升维修技能。  故障9  关键词:无钥匙
背景  “我们时代的性别观调查”发布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在百度搜索量已达89700条,这对于一个文学调查而言,数字相当可观。另一方面,作为调查者,我也意识到这个调查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因为回答问题字数的限制,作家们缺少了深入表达的机会。因此,我决定只聚焦“性别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此作为“我们时代的性别观调查”的收尾。本次调查邀请了52位作家,受到了46位作家的响应。不同代际、不同性别的当代
在2019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德纳发布多款新产品和技术组合,致力于成为改善动力车辆和机械效率、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先进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电动化和混合动力的先行者。  AD
关键词:增壓管、线束磨破  故障现象:一辆斯柯达昊锐轿车,配备CGM发动机,行驶里程15万km。用户反映该车最近行驶中频发抖动,怠速换挡时偶发熄火现象。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连接诊断仪检测,发现2个故障码:P2261——涡轮增压器空气分流阀机械故障和P0238——增压压力传感器过大信号。按照故障码的指引,首先更换了涡轮增压控制阀,但是试车发现故障依然存在。清除故障码后静态试车,车辆状态正常,读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