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l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62例前颅底及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诊断为前颅底或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49例(包括嗅沟脑膜瘤24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腺瘤5例。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偏向个体化地设计皮肤切口及骨瓣位置。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评估肿瘤的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术后定期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和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

6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62例肿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头痛症状的改善率为85.7%(24/28),视力下降的改善比例为13/14,嗅觉症状的改善比例为13/15,眩晕症状的改善比例为5/6,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的改善比例为4/5。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为87.1%(54/62)。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5.6)个月(1~3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4例(6.4%)术后出现前额麻木、眶上感觉迟钝的患者,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或好转;2例(3.2%)垂体腺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后未见复发。

结论

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获得满意的肿瘤切除程度,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联合颞浅筋膜贴敷-硬脑膜翻转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诊疗中心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4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EDAS联合颞浅筋膜贴敷-硬脑膜翻转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时门诊复查患者头颅CT灌注成像(CTP),了解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术后6个月时复查患者头颅DSA,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骼强度下降、骨微结构退变、骨骼脆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身心健康。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更多研究转向骨质疏松相关分子发病机制及针对性治疗药物研究。本文重探讨骨质疏松的相关分子发病机制及目前临床相关治疗方式,为目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致病机制分子研究及治疗上作一综述。
目的评价脊髓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Gli1信号通路在小鼠慢性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8~10周龄,体重23~25 g。实验Ⅰ 取小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S组,n=10)和吗啡组(M组,n=40)。M组和S组分别皮下注射吗啡和生理盐水10 mg/kg,2次/d,连续7 d。于给药前1 d和每天最后1次给药后30
目的了解特发性脊柱侧弯(IS)非手术治疗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可视化文献分析方法对1990—2020年科学引文索引(WOS)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IS非手术治疗的文献进行分析,观察年发文量、发文国家、研究机构、相关学科及主题关键词,采用CiteSpace 5.7.R4和Excel 2017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和数据表格图。结果共筛选出文献822篇,其中英文文献548篇、中文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ATM)基因表达水平的小脑幕上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剂量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中87例小脑幕上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通过转录组测序检测ATM基因的表达量,按ATM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判
目的研究颈椎板复位术后颈半棘肌萎缩与颈椎前凸丢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颈椎椎管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0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12个月。根据术前与末次随访C2~7 Cobb角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前凸丢失组(差异>5°)和未丢失组(差异≤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颈半棘肌萎缩对C2~7椎体前凸
目的探讨TRIM52反义RNA1(TRIM52-AS1)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将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制备H/R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2组神经元TRIM52-AS1、微小RNA(miR)-28-5p的表达。(2)将皮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RIM52-AS1小干扰RNA(
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住院手术的289例≥60岁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289例患者肠梗阻的病因分别为肿瘤97例(33.6%)、腹外疝66例(22.8%)、粘连44例(15.2%)、扭转36例(12.5%)、腹内疝20例(6.9%)、套叠8例(2.8%)、其他病因18例(6.2%)。156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因分别为腹外疝51例(32.7%)、扭转3
目的探讨前足肌腱韧带的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20名健康志愿者(40侧足)、40例经手术/随访证实前足肌腱韧带损伤早期(损伤后1周内)患者(前足损伤患者)的前足MRI检查资料。20名健康志者中男性13名、女性7名,平均年龄36(22~58)岁;40例前足损伤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9(19~63
目的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的基因多态性(SNP)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间的联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50例无血缘关系的广西壮族CHD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血液标本,同时随机选取5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儿童做对照,提取外周血DNA,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检测技术,对50例对照组儿童与50例CHD患儿的基因MEF-2开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