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一诗创作及书写时间考疑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 ,在该诗 1 978年 9月 9日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前后 ,从高层到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者中 ,均有人提出疑问。由于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不能确定 ,以致国内外出版的许多毛泽东诗词评注、赏析、鉴赏等著作中 ,对这首诗的内容出现了许多自相矛盾、令人费解的阐释 ,成为毛泽东诗词及书法研究中的一个疑案和悬案。从该诗的内容、手迹风格、毛泽东创作追怀诗的有关情况等方面来分析 ,这首诗不应当写于 1 96 3年 1 2月 ,而应定为 1 972年 1 1月罗荣桓 70寿辰或 1 973年 1 2月罗荣桓逝世 1 0周年时为宜。 The writing and writing time of Mao Zedong’s poem “Comrade Luo Ronghuan with Seven Laws and Dragons” was questioned in the poem about the poetry of Mao Tse-tung from the highest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People’s Daily” on September 9, 1978. . Due to the uncertain time of writing and writing of poems, many of Mao Zedong’s poetry commentary,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published in China and abroad make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puzzl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tents of this poem. A question and a pending case in the study of calligraphy. From the poem content, handwriting style, Mao Zedong’s poe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ursuit of memory to analyze, this poem should not be written in January 96 3 February, but should be set to January 1972 Luo Ronghuan 70 birthday or In January 1973 Luo Ronghuan 10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appropriate.
其他文献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并进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并确定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的方向.邓小平还反复强调农业科技人才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突破性和非突破性两种形式,突破性是主要的发展形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某些观点的“突破”,这不是否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战略思想的深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这个宗旨 ,在党的七大上得以最终确立。党执政以后 ,坚持党的宗旨成为三代领导核心倾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
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基本揭示了该理论形成的“源”和“流”,阐释了该理论的内涵、基本内容、伟大意义和历史地
葛洪以"玄"代"道"改造发展了老、庄道家的"道一美"思想的,同时理论化地提出了"神仙"美学人格理想,并从文艺社会作用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文艺美学思想观点.这三点,对我们全面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基础,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其中如何使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宗教、民族风俗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中共争取外援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论述了中国争取外援的必要性,阐述了中国争取外援的可能性,争取外援的途径和方法,还论述了中国争取外援应当遵
技术转让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中美之间牵涉到政治、军事和经济各方面的敏感问题.邓小平在考虑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整个历程中,一直都十分关注中国如何从美国取得更有利的技术转让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首先需要把握改革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问题认识所取得的崭新成果,同时亟须排除在坚持基本经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