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翼型表面压强精细化重构方法

来源 :实验流体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ingy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风洞试验模型表面布置测压孔是获得表面压力分布的重要手段,但受限于空间位置和试验成本,通常难以在复杂模型表面布置足量的测压孔获得完整的表面压力分布信息,直接积分获得的升力和力矩精度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稀疏的风洞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CFD)数据的方法,通过较少的风洞测压试验数据获得高精度的压力分布。首先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技术提取数值计算数据的压力分布低维特征(POD基函数),然后利用稀疏的试验测压数据,通过压缩感知算法获得基函数的坐标,最后将坐标转化到物理空间重构出压力分布。利用定常固定翼型变状态以及变几何变来流状态算例验证该方法的精度,重构结果均能精确匹配试验结果。该重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间受限稀疏观测条件下的分布载荷精细化重构难题。
其他文献
对气动性能、总体结构、各部件及系统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够实现对新型航空发动机性能、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测试则是贯穿发动机试验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只有通过测试才能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发动机的状态和性能。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是集流体力学、热力学、计算机、电子学、控制学、材料学、结构力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无论在研制过程中,还是在批产、使用过程中,发动机试验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期刊
目的 探讨PIV示踪粒子添加方式对管道流场的影响,寻找最合适的添加方式。方法 对比单管、多管、L型管加注示踪粒子的方式,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L管加注示踪粒子在各流量下对流场的影响均较小,但粒子在管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几乎全部集中于管道中部。多管加注示踪粒子对流场的扰动与其他方式相差不大。结论 L管示踪粒子集中在管道中部,不利于PIV全管道截面流态测量,多管加注的示踪
学位
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是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龙飞船作为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代表,不仅实现了重复使用,极大的降低了发射成本,而且采用了垂直回收方式,从而可以实现定点着陆回收。我国面临着发展新一代载人飞船以满足长期大量人员物资的天地往返需求。研究龙飞船的相关气动性能对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载人龙飞船为例,对钝头体类
基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分析了0°~90°风向角范围内宽厚比为1∶4矩形柱的气动特性,得到了其风压系数、气动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均阻力系数随着风向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升力系数的绝对值随着风向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平均扭矩系数分别在α为55°和85°时取得极小值和极大值。脉动气动力系数在α≤25°时整体较α>25°时大。斯托罗哈数在α为15°~35°和85°~9
为直观展示风洞尾旋试验结果,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基于OpenSceneGraph 3维渲染引擎设计一款软件。以模型数模与位置、姿态角、舵偏角等数据为输入,将尾旋试验过程3维复现,并可自由调整观察视角、控制渲染速度、导出尾旋动画。结果表明:该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气动中心Φ5m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有效提升试验效率和数据分析体验。
学位
非定常气动力建模涉及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控制等多个领域,是完善飞机大迎角气动数据库的关键。传统的气动数据库模型为动导数模型,由静态气动力、旋转天平、动导数等数据构成,无法精细表征过失速机动状态下的非定常效应。循环神经网络(RNN)结构是一种处理和预测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结构,在人工智能领域运用广泛,与非定常气动力一样都具有时间序列依赖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循环神经网络在非定常气动力建模中的应用,利
为建立FL-17风洞螺旋桨带动力试验能力,特研制一套螺旋桨带动力控制系统,该系统用于螺旋桨带动力风洞试验时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本文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原理,并给出风洞试验考核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转速控制精度≤±1 r/min,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