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s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建设的基准.认证标准要求一切教育活动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毕业要求为导向展开,这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撑.本文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初步探讨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及目标,重点探讨如何结合工程实际“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及非技术因素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C4氧化生产MMA原料预分馏工段工艺流程进行模拟,并利用Aspen Plus中Sensitivity模块对T1001塔进行优化.根据物系性质选择NRTL热力学方程,采用RadFrac模块建立模拟流程并进行计算;考察了操作参数对T1001塔塔顶产品中异丁烯及正丁烷回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操作参数:理论塔板数97、回流比3.2、塔顶压力5.43 bar、萃取剂进料位置第11块板、萃取剂进料温度45℃,此时塔顶产品中异丁烯的回收率达99.6%,正丁烷的回收率为0.8%.
混合式教学是实现教师对不同知识层次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化工分离工程》为例探讨了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实施.根据《化工分离工程》的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层次水平,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弥补并改善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将HPS与课程思政理念相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针对高中化学课程内容零散、 知识体系繁杂等特点,提出了基于HPS的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此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操、社会责任感以及诚信友善的公民德行,为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野菊花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获得的最佳闪式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体积分数61%乙醇,在料液比为34 mL·g-1条件下,闪式提取147 s.此时,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4.72%±0.06%,与预测值4.698%非常接近,且优于传统的回流提取.优选的野菊花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时间短、效率高,实验结果可为野菊花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的主要任务已从被动的基础教育知识灌输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于是高中化学课堂需要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与应用中学习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态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山地成品油管道的管内压力随地形起伏变化大且控制困难,同时封堵焊接作业产生的高温会导致成品油管道强度降低,管道压力一旦控制不当就容易引发穿孔泄露.因此,合理控制封堵焊接压力对作业安全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封堵焊接压力控制理论,重点从停输焊接和不停输焊接两个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了成品油管道封堵焊接压力控制的问题,同时对下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面对物理化学难教难学、 课时有限、 学生数多等问题,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理念、 微课辅助手段、 智慧教学工具,提出一种“理论-应用”双路径教学模式.该模式利用双课件强化提升知识的传授,采用阶梯式测验辅助理论和应用教学,根据教评反馈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在螺旋上升中实现“教-学-用”之集成.文章以电化学教学为示例,展示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为类似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围绕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以“离心泵”为例,介绍了《化工原理》与《化工单元操作与仿真》混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将化工实验大赛的内容融入到化工原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以竞赛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获得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就感.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物理化学是武汉大学生物、 环境、 药学和动力机械等非化学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教材不统一,课时不足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融合各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细分,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积极的教学思考和有益的探索,让学生与物理化学产生了共鸣,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生化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以生物工程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该课程的特点,运用工程观念分别从理论教学重点内容的发掘和优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为该课程在专注于培养生物工程类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高校的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