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儿童195例实验室检查分析

来源 :山西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k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探讨EB病毒感染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和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5例EB病毒感染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0~12个月组、13~24个月组、25~36个月组、37~48个月组以及>48个月组5个组别。分别对各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体征、外周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肝功能、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以及EBV-DNA拷贝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EB病毒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31.3%、血小板减少症25.6%、淋巴结炎9.7%、呼吸道感染9.2%等。(2)就诊患儿男女比例为1.5∶1,主要集中在13~24个月组与>48个月组。(3)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者157例(80.5%)、血小板计数<50×10~9/L者56例(28.7%)、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者68例(34.9%)、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增高者74例(37.9%)、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者23例(11.8%)、CRP>10~者79例(40.5%)、出现异型淋巴细胞93例(47.7%)。(4)ALT、AST、ALP、GGT与EBV-DNA具有较高的相关性。(5)按性别分组和年龄段分组比较分析各组EBV-DNA的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邯郸地区EB病毒感染的患儿性别比例总体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为13~24个月,以及>48个月2个年龄段,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实验室检查ALT、AST、ALP、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肝功能的受损程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患精神障碍的高校学生人数日趋增加,双向情感障碍作为精神障碍的一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本文通过总结此类案例说
目的检测Prox-1和PCNA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5例胶质瘤和13例正常脑组织中的Prox-1及PCNA的表达,对实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