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脲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ay1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考察除虫脲(DFB)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为合理开发DFB口服制剂提供试验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将DFB与空白人工胃液(pH为1.3,不含酶)、空白人工肠液(pH为6.8,不含酶)、人工胃液(pH为1.3,含胃蛋白酶)、人工肠液(pH为6.8,含胰蛋白酶)、SD大鼠(雄性)肠道菌群或生物样品分别共孵育不同时间后,检测DFB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DFB在空白人工胃液和人工胃液中孵育0~2 h剩余百分比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剩余百分比略有下降,但
其他文献
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塑料大棚春秋黄瓜生产模式主要利用大型冷棚,春秋两季种植黄瓜。早春茬三膜覆盖抢早栽培,秋茬黄瓜补充淡季供应,效益较好。本文介绍了该生产模式下,春秋黄瓜播期、肥水、温度等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概要介绍了天津市宝坻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包括种养模式、规模及分布,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宣传等对策措施。
研究360 g·L-1异噁草松微囊悬浮剂对夏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40 d杂草合计株防效为82.62%~94.79%,鲜质量防效为83.61%~95.28%,试验剂量下对夏大豆安全。360 g·L-1异噁草松微囊悬浮剂推荐剂量为378~540 g.a.i.·hm-2
本文对基层农作物病害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阐述了显微镜在基层病害诊断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显微镜进行检视观察以及应用实践,并对今后的基层病害诊断工作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生物富硒强化技术是提升小麦功能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研究富硒植物营养素对冬小麦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18-2019年在陕西关中灌区,选用小麦新品种‘西农511’在开花期叶面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分析籽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使籽粒硒含量显著提高0.15~1.44 mg·kg-1。籽粒硒含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喷施次数以1次为最佳。喷硒处理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对品质影响主要表现为稳定时间的增加,增幅为14.5%~351.46%。土壤硒
为优化滨海型盐碱地池塘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效益,促进渔民增收,2021年8 月17日,天津市淡水养殖产业 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缴建华硏究员带领天津市水产所淡水鱼养殖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深入西青区试验站、市水产所淡水试验站、天津超林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养殖技支术服务.
期刊
旨在明确8 h遮光处理对不同小豆品种花芽分化进程的差异性。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和中晚熟品种‘冀红9218’为材料,设置8 h光/16 h暗短日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7 d(SD 7)、14 d(SD 14)和21 d(SD 21),研究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品种的生长特性、花芽分化进程及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遮光明显降低小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地上部干质量且与遮光时间呈负相关,‘冀红9218’较‘白红2号’降低幅度较大;遮光使小豆开花提前的时间增多,开花促进率增大,且与遮光时间呈正相关,‘冀红921
为加快小站稻智能高效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的推广,推动小站稻无人机高效植保和肥料撒施技术应用,2021年8月26日,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农机装备技术岗位专家团队在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组织召开“小站稻智能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技术培训会”,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机部负责同志、农机装备技术岗位专家团队和各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等70余人参加活动。
试验明确不同剂量的2.5%井冈霉素·100亿/mL芽孢杆菌B-916水剂对寒地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和发病初期后15~20d分别喷施2.5%井冈霉素·100亿/mL芽孢杆菌B-916水剂6L/hm2,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由于在油菜播种期间受到前茬作物或极端天气等原因的影响,推迟播种是油菜生产中经常面临的栽培调控手段。为探讨推迟播种对油菜产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甘杂1号’与‘秦优33’为材料,设定3个播期,分别为9月25(正常播期)、10月5日、10月15日。结果表明,与正常播期相比,晚播显著降低油菜产量(-21.3%)、根长(-56.8%)、根表面积(-47.3%)、根体积(-44.2%),根干质量(-41.2%)与地上部干物质量(-13.6%)也随之下降。根系电容(EC)与根系形态(R2=0.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