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的移植哲学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挪死。
  当然不一定。事实上,很多树从乡下挪到城里,或者从偏僻之地挪到了道路的两旁,却活了下来。一棵树能挪而不死,关键在移植方法。
  一棵树,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就像一个要背井离乡的人,彻底地告别它的故土。它能不能活下来,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它带走了多少故乡的泥土。
  一棵树,尤其是一棵有了年头的大树,它的根须早已深深地扎根在故乡,它们在泥土之下,盘根错节,构筑了自己的根基,在故乡站稳了脚跟。我们在移植它的时候,能将它的根须带走得越多,它成活的概率就越大,可惜,我们不可能将它所有的根须都挖走,便只能挥泪斩马谡,将它多余的根须砍掉,斩断。它一定为此痛不欲生,伤口上的树汁,就是它的眼泪。除了为它包扎、处理好伤口,我们无法帮到它,但我们至少可以允许它在新的地方暗自疗伤,这需要一点时间,还需要一点耐心,如果我们在它移植后的第一个春天没有看到它发芽,不要着急,不要气馁,它的新根须也许已经萌生,并触碰到了周围的新泥土,只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地下,我们没有看见。
  为一棵移植的树,提前挖好一个大坑,也是必需的。这个坑,就是它的新家了。你要舍得下力气,为它挖一个足够大、足够宽敞的坑。不是随便一个坑,就可以安顿一棵大树的,你要知道,它的新根须很脆弱,很娇嫩,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伸展,探索,扎根下去。我看见有的人挖的树坑,很小,很浅,很敷衍,他忘了一棵树不同于一棵草,它的一半的世界是在泥土之下的,一棵只有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上的树,才能活下去,也才能站成一棵不倒的风景。
  自带的土球,是一棵树能不能活下去的关键,但也不要忘了,唯有与移植之地的新土融为一体,一棵樹才算真正挪活了。所以,为它培土,也非常重要。这些新土,最好是松软的,有营养的,不带病菌的,不排斥一棵新来的大树的。所有的泥土,都甘于为植物们奉献,哪怕它是外来的,不请自来的;所有的大树,也总是乐于将它们的根,钻进泥土的深处,就像一个孩子,总喜欢一头扎进母亲的怀抱里。但它们终究还是生疏的,你需要用脚将它踩实,让新泥土和自带的泥土融合,让新泥土像怀抱一样,将土球和树根,紧紧地揽入怀中。
  接下来的事情,可能有点残酷:为了确保一棵树挪活,你得下点狠心,将它的叶子剪掉,将它的虬枝旁干锯掉。曾经枝繁叶茂的树冠,忽然成了一副光秃秃的模样,确实让人看着心疼,但这是真正为了它好,是为了不但让它今天活下来,而且明天能够更加枝叶繁盛。一棵挪活的树,可能几年之内,难现昔日的辉煌,不过,假以时日,它一定能像往日一样,撑起一把巨大的绿伞,再次为我们遮阳挡雨。
  此外,让一棵树挪而能活,为它浇水,施肥,晒太阳,除病虫害,也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以为,对一棵新移植的树,一定要勤浇水,多施肥,才能保其活命。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事实上,你的泛滥的好心和溺爱,可能非但无益,反而害了它。多余的水分,反而烂了其根;油腻的肥分,反而淹了其志;过度的阳光,反而暴毙了它的嫩芽。你要知道,一棵真正的大树,从来都不是娇生惯养的,即使它被移植,即使它背井离乡,即使它饱受苦难。
  人挪活,大约也是这个道理吧。
其他文献
设计合成结构新颖、反应独特及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并应用于有机合成和烯烃聚合是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长期研究目标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设计新型稀土催
本论文将分子模拟技术结合实验技术应用于抗盐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驱油剂分子行为和性能的研究,以期为建立高抗盐驱油剂的构效关系和利用高盐条件调控驱油剂性能提供依据。采
半导体光催化剂由于其在环境清洁及太阳能转换领域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传统的CdS光催化剂存在着量子效率低且易发生光腐蚀现象,改性CdS或开发固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数据极具增加,这标志着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所面临的发展形势也更加严峻,创新和改革报道形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类比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供给装置,在未来可以取代传统的能量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发电器材。催化剂做为燃料电池的主要构件之一,对燃料电池的成本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燃料电池中,铂及其合金催化剂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但由于铂金属高昂的价格以及在酸性电解质中催化剂的性能不太稳定,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廉价、来源广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成为一条很好的解决办法。本
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导电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显著特点,已成为一种在可持续能量储存和转化器件中大有作为的可再生电极材料。由于在现有的能量储存和转化
使用电化学恒电位沉积的方法制备聚吡咯薄膜热电材料,优化了制备聚吡咯薄膜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与Sb2Te3无机颗粒进行物理共混沉积,得到无机-有机Sb2Te3/PPy复合材料。室温下,复合薄膜材料的Seebeck系数(35.6368 μV/K)得到明显的提高,约为纯聚吡咯薄膜(8.4568 μV/K)的4倍。测试了复合薄膜在不同温度下(300K-400K)的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实验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