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熔体过滤器的切换优化

来源 :合成纤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f0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生产过程中,由于第三单体的加入,熔体的特性与常规的聚酯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突出一点表现在熔体过滤器的使用周期要短很多(一般来说在9d左右),切换频率相对较高,所以它的切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优等率.但是在切换过程中,按照常规品种的熔体过滤器的切换方法操作,后道纺丝在过滤器的切换过程和切换完成后会持续发生一定程度的飘丝、断头现象,给生产的稳定性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基于这样的情况,对熔体过滤器的切换方法进行不断优化,使得纺丝时飘丝和断头现象得到了很好的遏制.
其他文献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如果土地规划缺乏合理性,不仅不利于开展公共管理工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如发生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所以为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条件目标实现速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管理,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规划,这样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从而推动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风格日益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不忘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创造出既具有古典美,又具有现代美的建筑风格.新中式设计风格便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期刊
色彩美学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表达建筑的一种方式.例如,可通过建筑外部立面中材料的色彩变化或者通过不同色彩的装饰与建筑形体结合在一起,突出建筑立面的多样化.再如,色彩化在不同的场景文化中,也会反映到建筑的外部形态上,即将文化地域的色彩因素融入到建筑的空间以及形态中,传达地域文化的特色以及传统的建筑色彩美学.
期刊
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及其纤维是聚酯改性的第一大品种.重点介绍了三种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的化学结构设计思路,化学结构与热性能、结晶性能及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合成过程中异物的形成与控制.
通过调整卷绕速度、环吹风风压和底部加热器温度等工艺条件,以改善熔体直纺85 dtex/72f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预取向丝(CDP-POY)的内在质量.试验表明,当卷绕速度为2500 m/min、环吹风风压为18 Pa、底部加热器温度为306℃时,CDP-POY的强伸性能和热应力大小在适当范围内.此条件下的纤维在后道加工中的满卷率和降等率分别为92.11%和0.51%,相对其他条件下有明显提升.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Lyocell纤维溶剂浓缩液进行脱色处理,利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脱色条件进行工艺优化,选择最优组合.以浓缩液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为LX-T19,试验结果表明的最优组合为:树脂质量浓度15g/L,吸附温度50℃,浓缩液pH值11.0,此时浓缩液脱色率达81.05%.进一步进行动态吸附流速优化,选择的最佳流速为2 BV/h.
研究了精对苯二甲酸(PTA)中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基苯甲酸(PT酸)对聚酯(PET)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PTA中4-CBA主要对黏度、终缩聚真空度以及PET色值造成影响;PT酸会对PET装置的终缩聚真空度、PET分子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依据各项数据对比进行分析,提出减少4-CBA和PT酸对PET影响的措施,确保生产装置能够在稳定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生产,提高效益.
研究了3种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经不同高温处理不同时间后力学性能的变化.纤维表面颜色与结构的变化,以及强度保持率、伸长保持率、质量损失率等重要指标能反映出不同品种的PBO纤维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 表明:温度是影响PBO纤维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热处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纤维颜色、表面结构、力学性能变化越明显;经高温处理的PBO-HM纤维的力学性能较稳定,可以优先考虑作为密封感压膜片的耐高温增强材料.
选取聚酰亚胺(PI)纤维和芳纶1414与玄武岩纤维(BF)进行耐高温性能对比研究,分析3种纤维经过高温处理后的表面形貌、颜色、强度及韧性的变化.结果 发现,经250℃以上的高温处理后,BF的颜色及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PI纤维在350℃条件下颜色稍微加深,而芳纶1414在250℃处理时就有明显的颜色变化,且纤维表面有融滴;250℃以上高温处理后的芳纶1414有明显的热重损失;350℃高温处理后,BF的强度保持情况较好;250℃以上温度环境,PI纤维的伸长损失较小.
传统的真空喷射泵在二级半喷射器设计时都会将其连接至对应的预缩聚刮板冷凝器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该段管道过长且拐角较多引起堵塞,导致真空能力下降,检修时需要将大部分的管道割开进行分段清理,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提出了一种新的管道设计思路,将管道长度缩短,减少了堵塞的发生概率,并且利用新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同样的真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