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学科,因此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当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并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72
初中是学生思维方式开始渐渐定型的阶段,期间教师对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至关重要。而数学这门学科,无疑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训练,对学生思考方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作为一个工具,是日后从事许多行业工作都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对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改进。本文笔者就自己观点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常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课,学生被动的听讲。这种教师主讲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教师形成了很大的依赖,难以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思维的能力,且不易于照顾学习反应很快和很慢的学生,只能顾及中等水平的学生。所以,教师应当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讨论,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讲授,这样学生先自学过一遍教材内容,不仅可以让反应慢的学生有一个提前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不至于落后进度,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可忽视与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教师可以多使用启发性的讲授方式,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生活问题,然后让学生现场探讨并回答。这样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教师在加以引导,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且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生动趣味的课堂气氛
教师单方面在课堂进行知识的讲授时,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课堂教学时的讲解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启发性之外,教师还需多注重讲解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以清晰、生动、简练的语言进行讲解,做到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数学教学所应当必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讲课的情感性的注入和渲染,用抑扬顿挫、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可以使学生不感乏味,注意力集中。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要运用具体的事物和学生进行演示也十分必要。部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无法展开想象来理解知识点,因此教师可运用画图、多媒体或是教具等等,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而具体的表现出来,变得直观易懂。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演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变化。这样将数学具体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多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来讲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时,可以引入操场上旗杆的例子:操场上的旗杆,上午时太阳光和旗杆呈六十度角,旗杆的影子有十二米,求问旗杆有多高。这样结合实际生活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并且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能把学生所熟悉的题材运用到数学中,使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三、适量经典题型的训练
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明白自己知识的漏洞,在应试方面也是十分重要。很多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只有大量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应试技巧。但是,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自己日后的生存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技能。使用题海战术,巨大的作业量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少了学习的自由,还会让学生对数学烦不胜烦,这对学生日后数学的学习是不利的。
适量的布置课后作业,题型的典型性就十分关键了。教师让学生训练在考试中反复出现的典型例题,可以抵做很多道不痛不痒的题。例如平面几何的证明题,选取最典型的、所需运用知识点较多的题型让学生进行训练。一道典型例题,必定囊括很多知识点,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多布置经典的例题,减少一些不痛不痒的题型的量。
四、多进行师生间的交流
数学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也是非常的重要。只有教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收集,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对学生欠缺的知识进行及时地查漏补缺。所以,教师可以定期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询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注意每次进行交流的学生要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可以了解得更加全面。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方面,也可以是生活方面。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帮助,对学生不懂的方面进行讲解,若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吃力,教师可以就数学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例如,如何训练理性的思维等等。而对于学生生活方面所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多进行帮助,学生心理上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开导。这样师生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有利于提升师生关系的融洽度。但是教师要注意,要在几次的交流中,和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交谈过,若是顾此失彼,很容易让没有得到相同待遇的学生产生教师偏心的心理,进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是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鼓励很多时候会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师要多注意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赞美及鼓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对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耐心培育,切莫因为学生自身对数学的领悟不够而轻易扼杀学生对数学的好感。以上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对数学教学一些浅薄的见解,但是对于数学的教学,并不是一个定型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经验不断的进行创造。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72
初中是学生思维方式开始渐渐定型的阶段,期间教师对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至关重要。而数学这门学科,无疑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训练,对学生思考方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作为一个工具,是日后从事许多行业工作都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对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改进。本文笔者就自己观点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常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课,学生被动的听讲。这种教师主讲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教师形成了很大的依赖,难以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思维的能力,且不易于照顾学习反应很快和很慢的学生,只能顾及中等水平的学生。所以,教师应当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讨论,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讲授,这样学生先自学过一遍教材内容,不仅可以让反应慢的学生有一个提前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不至于落后进度,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可忽视与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教师可以多使用启发性的讲授方式,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生活问题,然后让学生现场探讨并回答。这样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教师在加以引导,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且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生动趣味的课堂气氛
教师单方面在课堂进行知识的讲授时,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课堂教学时的讲解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启发性之外,教师还需多注重讲解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以清晰、生动、简练的语言进行讲解,做到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数学教学所应当必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讲课的情感性的注入和渲染,用抑扬顿挫、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可以使学生不感乏味,注意力集中。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要运用具体的事物和学生进行演示也十分必要。部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无法展开想象来理解知识点,因此教师可运用画图、多媒体或是教具等等,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而具体的表现出来,变得直观易懂。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演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变化。这样将数学具体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多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来讲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时,可以引入操场上旗杆的例子:操场上的旗杆,上午时太阳光和旗杆呈六十度角,旗杆的影子有十二米,求问旗杆有多高。这样结合实际生活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并且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能把学生所熟悉的题材运用到数学中,使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三、适量经典题型的训练
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明白自己知识的漏洞,在应试方面也是十分重要。很多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只有大量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应试技巧。但是,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自己日后的生存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技能。使用题海战术,巨大的作业量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少了学习的自由,还会让学生对数学烦不胜烦,这对学生日后数学的学习是不利的。
适量的布置课后作业,题型的典型性就十分关键了。教师让学生训练在考试中反复出现的典型例题,可以抵做很多道不痛不痒的题。例如平面几何的证明题,选取最典型的、所需运用知识点较多的题型让学生进行训练。一道典型例题,必定囊括很多知识点,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多布置经典的例题,减少一些不痛不痒的题型的量。
四、多进行师生间的交流
数学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也是非常的重要。只有教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收集,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对学生欠缺的知识进行及时地查漏补缺。所以,教师可以定期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询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注意每次进行交流的学生要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可以了解得更加全面。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方面,也可以是生活方面。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帮助,对学生不懂的方面进行讲解,若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吃力,教师可以就数学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例如,如何训练理性的思维等等。而对于学生生活方面所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多进行帮助,学生心理上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开导。这样师生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有利于提升师生关系的融洽度。但是教师要注意,要在几次的交流中,和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交谈过,若是顾此失彼,很容易让没有得到相同待遇的学生产生教师偏心的心理,进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是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鼓励很多时候会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师要多注意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赞美及鼓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对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耐心培育,切莫因为学生自身对数学的领悟不够而轻易扼杀学生对数学的好感。以上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对数学教学一些浅薄的见解,但是对于数学的教学,并不是一个定型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经验不断的进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