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东方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现代化城市的典范。
2010年世界博览會,曾让这里成为全球瞩目的地方。
时光荏苒,辉煌依旧。2012年5月,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再次齐聚上海,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此次大會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首次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也是中国第一次承办该项盛事。在人类面临着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劳动力市场以及和平等诸多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會成员汇聚一堂,共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计,谋划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崭新图景。
世界盛會
2012年5月14日,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會议中心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为會议主席,并通过临时议事规则、临时议程和加注议程,组建了大會总报告起草小组。
本次大會是在全球经济社會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快速增长,青年人失业率居高不下,技术变革周期不断缩短,资源、环境和气候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背景下召开的。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期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在减轻贫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會和谐和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刻认识到,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提升劳动者技能、缩小贫富差距、改变弱势群体地位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但是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技术创新、支持绿色经济和可持续的经济社會发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巨大挑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致辞中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以其在促进就业、繁荣经济、消除贫困、保障公平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會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本届大會的召开,有利于我们从经济和社會发展全局的视角,来把握职业教育的新变化、新特点,探讨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和使命,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促进社會和谐、增进人民福祉。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會必将对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与合作产生深刻影响。
共有来自117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参加大會,中国、美国、芬兰、泰国、老挝、阿曼、印度、南非、尼日尔、毛里求斯、加纳、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十多个国家的教育或就业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参會。
为了青年
本次大會的主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体现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应对当前包括青年人失业以及社會隔阂在内的诸多问题,谋求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向更深层次转型的主旨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全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经济社會领域的大幅变化。社會需要创造新的机會,来摆脱贫困、克服经济的脆弱性和社會不平等。当前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年人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获得更好的技能以有效参与到国家经济社會发展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策略。因此,适应世界经济社會形势发展,必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需要发展高质量、终身化、创新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提供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并帮助个体实现其理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必须超越仅仅培养人们特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的范畴,实现为青年和成年人提供工作和生活都必需的知识、工具和态度。
會上分发的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为题的大會工作文件,对此次大會的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文件对当前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的背景、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文件指出,在长期存在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况下,青年人本身要求有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机會,要求改善教育培训与工作领域的相关性。结合经济、公平、改革三个视角,文件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为青年人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要从传统的“学會求知”和“学會做事”拓展到进一步涵盖“学會生存”和“学會共同生活”。
共谋转型
围绕主题,大會组织了5次全体會议,分别围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包容、可持续的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为改善工作、生活和终身学习服务,弥合青年人的技能与工作世界的差距,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资历的承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地区间的对话与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与研讨。
第一次全体會议上,中国、泰国、尼日尔三国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两个国际组织的有关负责人,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的相关专家研讨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家和国际政策议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政策聚焦的核心,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推动不同种类、不同层面发展更平稳的转型,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二是如何改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工作之间以及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关联。
第二次全体會议上,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基础学习和技能培养处的官员、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兼丹麦技术协會资深政策分析员两位代表,在发言中回顾了1999年在首尔举行的第二次国际职教大會以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出现的一些重大政策进展。他们认为,现在看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须从主要满足某些群体的眼前需求转而应对所有青年、成人面向未来的长期技能需求。当前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能单纯从扩大规模的角度来进行,而是必须在概念、管理、投入和组织方面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生深刻变革,使个人和社會为未来做好准备。
第三次全体會议上,阿曼苏丹国人力部部长、印度国家技能开发委员會总理顾问、澳大利亚全国职业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总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代表、欧盟委员會负责教育的副总干事等5位发言人的发言都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必须以一种创新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全球青年失业危机,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和政策方面深入思考,如何将其与工作领域相衔接,如何应对青年人在获得体面工作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且改善青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长期处境。而将学校、行业组织、雇主等联合起来共同开发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课程,制订统一的行业标准,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行业需求相一致被认为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大會议程中还专门设计了中国专题圆桌會议环节。在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中国:发展与挑战”为主题的专题會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三一重工有限公司副总裁何真临分别就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政府主管部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等进行了介绍。
以會议材料形式散发的中国《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报告》,通过丰富而翔实的数据对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正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正在探索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这些都引起了各国代表的高度关注。
与大會同期举办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展成为代表们直观感受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展览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演示及现场互动等多种方式介绍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正在快速迈向现代化、并举办着最大规模职业教育的国家职教改革发展的主要历程、伟大成就和未来图景。中国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會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得到包括博科娃总干事在内的与會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上海市有关部门还为参會代表安排了多个当地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参观考察项目,从应用型本科到中高职院校再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让全体参會代表更真切、更深入地了解了正在发展变化的中国职业教育第一线情况。
以“青春放歌”为主题,一台由职业院校师生们编演的文艺晚會,让中国职校学子的良好精神风采得到充分展示。
感谢中国
继1987年和1999年在德国柏林和韩国首尔召开过两届后,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全球性职教盛會,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此次来到中国。对于为何将會议地点放在中国上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这次會议在中国召开是很合适的,中国正在对职业教育进行宏伟的改革,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和成人的技能和就业机會,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大會希望能借此次机會,将中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经验与其他国家分享。
这一设计显然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在多种角度、多样形式地深入了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后,多位参會外国代表都在會上表示,当前,世界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另外,整个大會期间,记者听到的较多的话语就是“感谢中国”。唐虔助理总干事与代表们分享了2年前与中国郝平副部长在24小时内敲定在中国举办此次大會的细节,并对中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对此次大會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筹备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这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在大會留言簿上,法国、孟加拉、南非、德国……各国代表用不同的文字传递着同样的感谢。
2010年世界博览會,曾让这里成为全球瞩目的地方。
时光荏苒,辉煌依旧。2012年5月,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再次齐聚上海,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此次大會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首次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也是中国第一次承办该项盛事。在人类面临着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劳动力市场以及和平等诸多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會成员汇聚一堂,共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计,谋划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崭新图景。
世界盛會
2012年5月14日,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會议中心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为會议主席,并通过临时议事规则、临时议程和加注议程,组建了大會总报告起草小组。
本次大會是在全球经济社會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快速增长,青年人失业率居高不下,技术变革周期不断缩短,资源、环境和气候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背景下召开的。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期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在减轻贫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會和谐和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刻认识到,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提升劳动者技能、缩小贫富差距、改变弱势群体地位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但是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技术创新、支持绿色经济和可持续的经济社會发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巨大挑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致辞中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以其在促进就业、繁荣经济、消除贫困、保障公平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會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本届大會的召开,有利于我们从经济和社會发展全局的视角,来把握职业教育的新变化、新特点,探讨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和使命,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促进社會和谐、增进人民福祉。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會必将对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与合作产生深刻影响。
共有来自117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参加大會,中国、美国、芬兰、泰国、老挝、阿曼、印度、南非、尼日尔、毛里求斯、加纳、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十多个国家的教育或就业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参會。
为了青年
本次大會的主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体现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应对当前包括青年人失业以及社會隔阂在内的诸多问题,谋求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向更深层次转型的主旨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全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经济社會领域的大幅变化。社會需要创造新的机會,来摆脱贫困、克服经济的脆弱性和社會不平等。当前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年人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获得更好的技能以有效参与到国家经济社會发展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策略。因此,适应世界经济社會形势发展,必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需要发展高质量、终身化、创新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提供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并帮助个体实现其理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必须超越仅仅培养人们特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的范畴,实现为青年和成年人提供工作和生活都必需的知识、工具和态度。
會上分发的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为题的大會工作文件,对此次大會的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文件对当前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的背景、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文件指出,在长期存在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况下,青年人本身要求有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机會,要求改善教育培训与工作领域的相关性。结合经济、公平、改革三个视角,文件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转型,为青年人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要从传统的“学會求知”和“学會做事”拓展到进一步涵盖“学會生存”和“学會共同生活”。
共谋转型
围绕主题,大會组织了5次全体會议,分别围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包容、可持续的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为改善工作、生活和终身学习服务,弥合青年人的技能与工作世界的差距,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资历的承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地区间的对话与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与研讨。
第一次全体會议上,中国、泰国、尼日尔三国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两个国际组织的有关负责人,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的相关专家研讨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家和国际政策议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政策聚焦的核心,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推动不同种类、不同层面发展更平稳的转型,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二是如何改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工作之间以及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关联。
第二次全体會议上,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基础学习和技能培养处的官员、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兼丹麦技术协會资深政策分析员两位代表,在发言中回顾了1999年在首尔举行的第二次国际职教大會以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出现的一些重大政策进展。他们认为,现在看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须从主要满足某些群体的眼前需求转而应对所有青年、成人面向未来的长期技能需求。当前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能单纯从扩大规模的角度来进行,而是必须在概念、管理、投入和组织方面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生深刻变革,使个人和社會为未来做好准备。
第三次全体會议上,阿曼苏丹国人力部部长、印度国家技能开发委员會总理顾问、澳大利亚全国职业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总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代表、欧盟委员會负责教育的副总干事等5位发言人的发言都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必须以一种创新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全球青年失业危机,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和政策方面深入思考,如何将其与工作领域相衔接,如何应对青年人在获得体面工作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且改善青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长期处境。而将学校、行业组织、雇主等联合起来共同开发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课程,制订统一的行业标准,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行业需求相一致被认为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大會议程中还专门设计了中国专题圆桌會议环节。在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中国:发展与挑战”为主题的专题會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三一重工有限公司副总裁何真临分别就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政府主管部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等进行了介绍。
以會议材料形式散发的中国《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报告》,通过丰富而翔实的数据对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正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正在探索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这些都引起了各国代表的高度关注。
与大會同期举办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展成为代表们直观感受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展览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演示及现场互动等多种方式介绍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正在快速迈向现代化、并举办着最大规模职业教育的国家职教改革发展的主要历程、伟大成就和未来图景。中国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會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得到包括博科娃总干事在内的与會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上海市有关部门还为参會代表安排了多个当地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参观考察项目,从应用型本科到中高职院校再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让全体参會代表更真切、更深入地了解了正在发展变化的中国职业教育第一线情况。
以“青春放歌”为主题,一台由职业院校师生们编演的文艺晚會,让中国职校学子的良好精神风采得到充分展示。
感谢中国
继1987年和1999年在德国柏林和韩国首尔召开过两届后,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全球性职教盛會,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會此次来到中国。对于为何将會议地点放在中国上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这次會议在中国召开是很合适的,中国正在对职业教育进行宏伟的改革,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和成人的技能和就业机會,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大會希望能借此次机會,将中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经验与其他国家分享。
这一设计显然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在多种角度、多样形式地深入了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后,多位参會外国代表都在會上表示,当前,世界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另外,整个大會期间,记者听到的较多的话语就是“感谢中国”。唐虔助理总干事与代表们分享了2年前与中国郝平副部长在24小时内敲定在中国举办此次大會的细节,并对中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对此次大會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筹备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这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在大會留言簿上,法国、孟加拉、南非、德国……各国代表用不同的文字传递着同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