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舞影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黑龙江一所高校任职,除本职工作外,我也负责为学院留存声像档案资料,负责学院及各系处的摄影工作,相机是我工作的重要“伙伴”。我拍了35年照片,对各表演专业的特点和性质比较了解,舞蹈专业是我着重注意的专业。从学生入学的舞蹈基础训练,到舞台实训的综合演出,再到从事专业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训练过程,有一个梦想在支撑他们。我要拍的就是有梦想、肯吃苦的这一群舞蹈学生。照片里这些学生的年龄在15-16岁,他们很小就离开父母住在学校,每天除了辛苦练功还要学习文化知识,同龄人还在被父母的呵护的时候,他们就要逐渐自理自立,为了心中的梦想独自奋斗,我非常敬佩他们,也希望通过我的图片来展示他们。
  黑白摄影是一种更抽象的表现形式,能单纯地表现主题内容,也给观者带来一些遐想空间,虽然黑白摄影有种距离感,但距离产生美。黑、白、灰三色中,我对灰也有自己的理解:少年时代学习舞蹈,是带着一种色彩斑斓的、为实现舞蹈家的梦想与追求;入学后,每天面对单调枯燥旳基训课、民间舞课、武功课等等,学生这时会产生感觉到练到何时是尽头的想法,斑斓的色彩开始变成灰色,梦想变得遥遥无期;在老师的鼓励、认真的指导和学生们的努力坚持下,到毕业拿到文凭才算松一口气,可这才是其舞蹈人生刚刚走完的第一步,在实现色彩斑斓的舞蹈梦想之前,灰色的基调会一直伴随。
  这些照片是在学生上课时间拍摄的,按照舞蹈基训课正常的动作顺序拍摄上课的过程。每次拍摄完成后我都会拷贝一份留作纪念,让学生们青春瞬间永存记忆。学生们也很喜欢我拍的这些照片,她们都说比彩色的有味道,都到我这里来拷贝留存,并且感谢我为她们拍摄了这些照片,给她们的少年时代留下了美丽珍贵的画面。
其他文献
截稿日期:每月20日  主持:徐晓刚  为了丰富俱乐部会员活动,加快提高会员创作水平,2017年1-12月,《大众摄影》俱乐部将实施俱乐部联展制,全年题材暂定为综合,参加者限为俱乐部会员。并将对俱乐部实行星级认定,入选作品积分与作品水平、俱乐部星级挂钩。《大众摄影》杂志每月将开辟6个版面发表会员入选作品。请会员直接在各自俱乐部专区“发帖”投稿。俱乐部星级管理办法、会员激励办法、会员积分办法、俱乐部
胡宝生的唯一爱好是摄影。从2009年开始,节假日期间,熟悉胡宝生的人,经常看到他背着相机在乡间田头、或老屋农舍与村民促膝谈心,拍照摄影。201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胡宝生的纪实摄影,其作品风格朴素,影像中的人物表情彷徨、迷惑,眼神中流露出企盼和渴望。他们是乡村弱势群体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关怀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最近,笔者对胡宝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朱玉意,女,2004年出生,父亲因病
摄影记者专业化、职业化  需要摄影理念的更新,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对很多人来说不仅是赛场也是考场。  2001年7月13日,一夜无眠,我徒步十多公里来回穿行北京长安街,用佳能EOS 5胶片相机拍摄了10多个彩色胶卷,记录人们在街头欢庆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拍完后立刻送到一个昼夜营业的彩扩店冲洗,确保第二天上午北京晚报的顺利出报。  2002年底左右,我用上了佳能D2000相机,有200万像
江西三山指的是三清山、武功山与庐山,这三座名山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摄影人创作的天堂。刘张华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也是江西著名的摄影家之一。多年来,他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多次登山三座名山,拍摄了大量的三山风光作品。在他的镜头中,三清山的清奇多变、武功山的瑰崎壮丽、庐山的雄险奇秀让观者尽收眼中。他的作品注重光影、强调意蕴,以扎实的摄影技术功力和执著的信念,讴歌了家乡山水的秀美与瑰丽。  远景取其势  
黑白摄影中的反差控制与主题以及摄影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密切相关,以蒋勇的黑白作品为例,他的作品主题多为山村风景,拍摄时所选择的气候也多为阴天或多云,因为画面并没有强烈的反差,而是以丰富的灰色变化为基础,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非常丰富的层次与细节。  黑白影像的反差  反差可能是一張好的黑白摄影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了。如果一幅图像反差不够,就会显得平淡无奇。但如果反差太大,就会损失高光和暗部细节。既然反差对图
背景虚化得到的大光斑是深受摄影人喜爱的一种画面效果,也是手机不容易拍出来的。但不容易并不意味着做不到,下面介绍的几点技巧就能帮你拍出背景大光斑。  一张照片中,被摄主体无论是人还是物体,如果后面是漂亮的虚化大光斑,一般都能为照片增色不少。但是由于手机的传感器面积较小,镜头也是广角镜头,正常的拍摄很难拍出这种效果。好在你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获得这种背景虚化的效果。  微距拍摄  首先就是进行近距离拍摄
机身设计别具匠心  适马DP系列最新一代产品在命名上以Quattro结尾。与之前的Merrill系列相比,Quattro系列在机身设计上有非常大的改变。一改此前中规中矩的外形风格,DP Quattro系列采用了全新的工业设计,具有扁平狭长的机身、突出的镜头组以及巨大的握持手柄。别具一格的设计让适马DP Quattro系列荣获2014年度日本GOOD DESIGN (好设计)大奖和欧洲TIPA最佳设
延续基于胶片的创作习惯  我从1991年开始拍照片,持续拍摄到今天已经有26个年头了。90年代主要使用135画幅的胶片相机,2005年到现在,我用120中画幅胶片相机拍摄。实际上我是一名国企职工,一直以来,除去企业宣传拍摄的需要,我基本上只对特定选题保持一种常年持续的关注与拍摄,所以我并不是一个特别高产的摄影师,胶片的消耗量也不是特别大,平均每一年的拍摄量在100卷胶片左右,目前总量保守估计有26
风光摄影题材中,除了相机、镜头、三脚架和快门线等必不可少,其实还有很多附件也是必须配备的。比如偏振镜、减光镜、渐变镜等,我们在前段时间讲过了减光镜在风光里的应用,这次我们来谈谈偏振镜。偏振镜在风光摄影中能让画面变得更通透、更清澈,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消除或减弱画面里的非金属物质的反光,尤其在拍摄水面时可以有效地去除反光,也可以让水面上的物体倒影更加清晰,还可以加强蓝天和白云之间的层次感,增加画面对比
我很不喜欢跟风。摄影界不知什么时候刮起一股轻视风光摄影的狂风,把不少人吹得晕头转向。我却不以为然,依旧执拗地在追寻优美光影的风光摄影之路上奋力前行。因为我坚信,魅力无限的风光摄影决然是多数摄影人的主流追求,那些没有多少人看懂的所谓观念摄影绝不可能取代一切。  于云天先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拍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做到极致,你就会成功。”虽然我算不上极致与成功,但在追求优美光影的路上总结了些许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