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以及治理措施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优秀水文化可以促进人水关系的协调。在现代的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中也应当倡导水文化,现代水文化创立的基本原则是满足现代人们对水文化的基本需求,反映现代人与水的关系、体现现代科技进步。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日益减少的同时,因水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水质性和功能性缺水现象亦日益突出,已成为突出的、全球性的共同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初,欧美有些国家就关注水环境的污染,并且开始研究与防治。近几十年来,各国为控制水环境污染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耗巨资对有些主要湖泊和城市河道进行了大范围治理。
  关键词: 水污染;生态修复;控制污染源
  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现状
  大量研究表明,对水域的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 ,只有外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作为末端治理技术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才能见效,不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徒劳。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已明确水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典型的生态问题,因此,在对污染水域进行治理时,用生态学方法使生态问题得到最终解决。近年,强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甚至更加强调生态修复的作用。
  1、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在水域污染治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这是因为底泥是水生态系统中物质交换和能流循环的中枢,也是水域营养物质的储积库和特殊的缓冲载体,在水环境发生变化时,底泥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会通过泥-水界面向上覆水体扩散,尤其是城市湖泊和河道,长期以来累积于沉积物中的氮磷和污染物的量往往很大,在外来污染源存在时,这些物质只是在某个季节或时期内会对水环境发挥作用,然而在其外来源全部切断后,则逐渐释放出来对水环境发生作用,包括增加上覆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和因表层底泥中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及厌氧消化产生的还原物质消耗水体溶解氧等,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对水环境的影响。因此,一般而言,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起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作用。
  底泥疏浚技术据原理属物理法分类技术。外移内源污染物,这是底泥疏浚技术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内容。就疏浚技术现状来看,主要包括工程疏浚技术、环保疏浚技术和生态疏浚技术等。就技术的成熟度和采用率而言,其中的工程疏浚技术居首,环保疏浚技术是近年开发并且已进入大规模采用阶段的成熟技术,生态疏浚技术则是最近提出并且在局部实施的新技术。
  就实施疏浚技术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来看,由于工程疏浚技术以往主要是用在为了疏通航道、增加库容等目的而进行的疏浚,长期的实践证明其效果欠人意;环保疏浚是以清除水域中的污染底泥、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为目的的技术,其效果因此明显优于工程疏浚技术,而有较高的施工精度,能相对合理的控制疏浚深度,能较大幅度地减少疏浚过程中的污染是环保疏浚技术的特点;生态疏浚是以生态位修复为目的的技术,以工程、环境、生态相结合来解决河湖可持续发展,其特点是以较小的工程量最大限度地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同时为后续生物技术的介入创造生态条件。
  然而,据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就特定的水体而言,是否需要对其底泥进行彻底的疏浚,或者疏浚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行细致周密的研究论证,并且应做到视区域的污染程度、性质和疏浚目的而定,不宜一概采用,因为大规模的底泥疏浚不但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而且被清除的污染底泥的最终处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生态调水
  生态调水是在敏感水域普遍采用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生态调水的目的和方法是通过水利设施(闸门、泵站等)的调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冲刷稀释污染水域,以改善其水环境质量。
  生态调水的实际作用主要体现在:
  将大量污染物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到下游,减少了原区域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总量,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调水时改善了水动力的条件,使水体的复氧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使死水区和非主流区的污染水得到置换。
  生态调水技术据原理属物理法分类技术。通过稀释作用降低营养盐和污染浓度,改善水质,这是生态调水技术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内容。然而,生态调水技术的物理方法是把污染物转移而非降解,会对流域的下游造成污染,所以,在实施前应进行理论计算预测,确保调水效果和承纳污染的流域下游水体有足够大的环境容量。
  3、人工增氧
  人工增氧是在治理污染河道中较多采用的措施之一。这是因为污染严重的河道水体由于耗氧量远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普遍较低,甚至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此时河道的水质严重恶化,水体自净能力低下,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工增氧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水体中溶氧含量。
  人工增氧的结果:
  能加快水体中溶解氧与臭污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能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这些作用对消除水体臭污具有较好的效果。
  人工增氧一般适宜于在以下二种情况下应用:
  为加快对污染河道治理的进程;
  作为已经过治理河道中的应急措施。
  人工增氧技术据原理属物理法分类技术。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这是人工增氧技术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内容。
  4、植物净化
  植物净化技术据原理属生物/生态法分类技术。污染物迁移转化后外移,这是植物净化技术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内容。相对于物理法和化学法而言,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提出较晚,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发展仅仅是近十多年前才开始的,尤其是其中的植物净化技术是近年来才开始得到重视。植物净化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继而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有机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因此,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与此同时,植物的存在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某些植物的根系能分泌出克藻物质,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庞大的枝叶和根系成为自然的过滤层,能截获大量的悬浮物质等,对水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特性亦能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包含种类及数量恰当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体地说包括水生植物和鱼、螺、虾、贝类、大型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以及种类和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其中,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不仅是水体食物网的重要成员,同时在水体溶氧供应、营养循环中其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水体结构角色,还为其它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和产卵栖息地。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接受治疗的8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接受甲硝唑治疗的对照
教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重要产业的21世纪更是如此。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而要提高教育水平,除了在宏观层面要重视教育的发展和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之外,在微观方面,我们还必须从教育的各个要素入手,特别是要注意到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教师素质
摘 要: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最后一位小说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在十八、十九世纪,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只有通过婚姻依赖男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奥斯丁挑战社会权威,开始创作关于女性意识的小说。《爱玛》,作为她的一部成熟作品,较好地体现了女性意识。  关键词: 爱玛;女性意识;女性主义  1. 引言  简·奥斯丁在1775年12月16日出生于汉堡郡斯蒂文镇。简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
摘 要: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细腻、精致、绮丽和唯美,仿佛是人们惊诧的目光里绽开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不如说它更像一篇诗化的传奇,一首唯美的乐章。①李少红这位由第五代电影转入电视剧制作的导演,承袭了第五代艺术电影制作的风格,注重美感的追求。她的电视剧作品在构建美,在追求“唯美主义”中,直接切入的是人生的本真意义,挖掘人性的深层内蕴。跟时下那些热闹而仍未脱粗糙、粗俗的电视剧制
在CPU热管理中,轴流风扇的应用极为广泛,计算机使用寿命和散热性能直接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小型轴流CPU风扇的CFD开展研究,并提出一种小型轴流CPU风扇与散热片的协同
摘 要: 小学教学生活化是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小学数学生活化既是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生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主动构建、让生活化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新课标;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
摘 要: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形式单一、用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等诸多问题。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外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逐渐取代传统单一的评价形式,这也是世界教学评价的一大趋势。本文特别就日语的评价体系的变化发展形式来阐述外语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关键词: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多元化  对于教学与测试的关系,语言测试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表述,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考试与
摘 要: 本文试图在进步主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寻出进步主义教育成败背后的原因,以期从这些原因背后找出改革进步主义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进步主义教育;原因;改革建议  一、进步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历了“南北战争”和“南部重建”[1],逐步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结果,美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改善,但社会的其他问题伴
摘 要: 日语中的“陈述副词”用法看似简单,但能够做到正确无误地使用、翻译就不那么容易。学习掌握“陈述副词”的使用方法,一定要根据句子的前后情况以及及语气、语感,并需要注意“陈述副词”同后面谓语的陈述方式的对应关系。现将有关“陈述副词”的几种解释或论述大致列举如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日语的陈述副词;前后呼应;语法作用  1、なぜ、どうして、いかに、どのように、なんと、いったい、はたして、な
目的 根据小儿全身麻醉苏醒后躁动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最新医疗学术成果,探讨导致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因素,为儿童术后躁动防治提供可行方式,增强小儿全麻手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