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在哪里》(统编本二上)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guang9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时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
  是什么,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趣。激发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字族识字,导入新课
  1.趣味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谜底:雾)
  2.识记生字:“雾”字怎么记?雾的一些朋友,你们认识吗?(出示熟字:雷、霜、雪、露、霞)这些字
  为什么都用雨字头?(都和水、天气有关。)
  3.唤醒经验:你在生活中看
  见过雾吗?有雾的天气给你什么
  感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一个跟“雾”有关的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1.雾在哪里呢?請大家打开课本,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
  几遍。
  2.指导识字学词。
  (1)借助图片,学习“海岸、街道、桥梁”。
  ①小老师领读词语。(指导要点:岸,注意读准前鼻音;梁,注意后鼻音;街,注意复韵母ie。)
  ②(出示海岸图片)谁来把“海岸、街道、桥梁”的词卡贴到相应的图上来?
  ③对,海边的陆地就是“海
  岸”,河边的陆地就是——河岸,江边的陆地就是——江岸。现在,你记住“岸”了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街”?
  (可联系熟字“行、土”识记)
  “梁”字怎么记?(引导学生借助字理识记“梁”:出示“梁”的古文字,描述“左边表示一条河,右边表示许多木头连起来,合起来表示用许多木头连接起来,在河上架起一座桥。)
  (2)联系课文语句,学习“于是、甚至”。
  (出示句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请学生读一读,读好句中停顿,发现两句话的共同特点,引导尝试用“于是”说句子。)
  (出示句子)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狗,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①读一读,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指导读好句中
  停顿)
  ②想一想,比一比:固定不动的房屋、街道、树木、桥梁和走动的行人、小黑狗,哪个不容易藏起来?(交流中意会“甚至”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③凸显“甚至”,再读句子,加深体会。
  (3)联系熟字识记“淘气、躲
  在、变暗、一切、消失 ”。
  ①读准词语。(开火车读,相机指导正音,齐读。)
  ②理解词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伴互助。其中,“淘
  气”可找近义词理解。淘气,就是
  调皮。)
  ③交流识字方法。(联系熟字“萄、躺、音、七、铁”等字,通过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快捷识记生字“淘、躲、暗、切、失”。)
  (4)集中认读生字。
  课件中把要求会认的生字去掉拼音后呈现在五彩气球上,学生在“开火车打气球”的游戏中,积极巩固认读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
  4.整体感知:想一想雾来到了哪些地方?画一画相关内容。
  指导要点:用一句话说清楚,提示用上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先……接着……最后……”。(雾先飞到海上,接着来到岸边,最后躲在城市的上空。)
  三、再读课文,角色体验,感情朗读
  1.自读课文,画出雾说的话。
  交流出示雾说的话: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请大家都来当淘气的雾孩
  子,想想看,该怎么说这些话?
  指导要点:
  (1)朗读前三句时,语调稍上扬,重读所要藏的事物“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读出雾孩子的淘气。
  (2)后两句为自问自答句。读问句时,“现在”后面可略微停顿或者语音拖长,疑问词“呢”亦可适当延长声音,体现雾孩子正在思考;读答句时,读出突然得到答案后的高兴语气。
  (3)提醒注意表情,可适当加上肢体动作。
  四、巩固识字,分类指导,学习写字
  1.整体观察,把握特点。
  (1)出示生字:论、切、散、屋,复习认读。
  (2)观察结构,发现特点。(前三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论、切”左窄右宽,“散”左右等宽。“屋”是半包围结构,被包围的部分写得半藏半露。)
  2.分解指导,书写生字。
  (1)论: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言字旁”折要稳当,“仑”的撇、捺收笔写在横中线上罩住“匕”,“匕”的两笔相接但不相交。
  (2)切:左高右低,错落有致,穿插避让呈现和谐美。“刀”字起笔对准左边的横画,一撇穿插到左边“竖提”之下。
  (3)散:左边略长,“月”字首笔撇改成竖,“攵”首笔的撇尖收于田字格中心,捺脚与撇尖持平。
  (4)屋:整个字横向笔画较多,注意间隔与长短。   3.反馈评议,调整提升。
  展示学生书写的典型字例,师生积极评议,学生再调整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把本课的所有生字新词放入卡通的迷雾形象上,学生认读正确,迷雾方可散去,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认读,正确率高的为胜。
  2.回顾课文内容:雾先飞到
  ,接着来到
其他文献
在这个以“快”为美的时代,很多朋友不理解我对戏曲的热爱,觉得这门古老的艺术太“慢”。其实戏曲于我而言,更像一株空谷幽兰,它不孤寂,不高傲,不张扬,不自矜,只静静地等待着相隔百年的知音,踏着晨露而来,欣喜地因它的美丽而流下热泪……  缘起《牡丹亭》  十岁那年,父母第一次带我走进剧院,看的是昆曲《牡丹亭》。台上扮演柳梦梅的,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老师。那一晚,岳老师婉转悠扬的水磨腔,潇洒倜傥的身
初到杭州,夜幕降临,天下着毛毛细雨。刚刚参加完全国“七彩语文杯”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颇感疲惫的我拖着一只行李箱,揣着满满当当的期待,从记忆中的上塘路上人行天桥,进永宁巷,开始行走在茫茫人海中……  公交车上的温暖  杭州历史悠久,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日杭州,是一个公共交通尤为发达的城市。我住在拱北公交总站附近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激情导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具有南国风光的海滨小城。(板书课题:海滨小城。生齐读课题。)  2.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生自由发言,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
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语文学习要素中明确提出了习作要求: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统编本教材中,在第一学段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三年级上册和下册第一单元对如何观察开展了进一步的训练,学生对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有了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
教堂目标:  1.借助古诗词,明确景物描写的不同顺序,体会景物描写的动态变化。  2.学习古诗词的写法,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景,运用景物描写的顺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围绕是否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  变化的要求,通过小组交流、互评等方式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前指导  板块一:画中之景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聊聊自然美景。  2.出示一组景物诗配图,如贺知章《咏柳》、苏轼《
缘聚:贾老师教育艺术之魅  2002年,我正值而立之年,在教研员岗位上为全市10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服务了5年,我干得很幸福。熟料天赐良机,年轻的心不能不波动,是考公务员,做编辑记者,还是远赴浦东?犹豫不多时,我就选择跟贾老师“学教语文”。犹记那个春日,到处“招兵买马”的贾校长神采奕奕、风度翩翩、高贵儒雅,见我“自投羅网”,没有多余的客套,也没有过多的谦让,就伸出那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我的手,“
文本解读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让学生跟“夏天”来了个全方位的接触,从古诗中感受夏天的朦胧之美,从《荷叶圆圆》感受夏日的幻想之趣,从《要下雨了》获得气象常识的启蒙。本课是一首语言生动优美、格调活泼轻快的童话散文诗,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夏天的荷叶世界,真切地呈现了儿童眼中所见,极富幻想色彩的耳中所“听”,还原了一幅专属于儿童的别有生趣的“夏天”景象。  无论是引领认识大自然还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 b、p、m、f,引导正确的发音方法,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ɑ、o、i、u 组成的音节;借助图画,练习拼读,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图片拼读识字,认识生字“爸、妈”,正确认读词语“爸爸、妈妈”,并说话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一起阅读绘本《克里克塔》: 今天老师带给你们的课前故事是《克里克塔》。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游
选文缘由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训练学生用“预测与猜想”的方法读书。其中《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有一道练习是: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题目中有本绘本《团圆》。仅猜想,显然是不够过瘾的,于是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番阅读验证。绘本到手,边猜边读,不到10分钟,学生就大声嚷嚷读完了。《团圆》是一本内涵丰富的绘本,主要讲除夕夜,长期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了,毛毛和
教学目标:  1.通過填写学习单,学习在制订一日游行程单时,要依据游客的需求,同时考虑是否顺路、游览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景点。  2.借助例文,建构“时间 事项”“一看就明白”的文体知识,制订一日游行程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激发兴趣  1.(依次出示四幅图片)同学们请看,这是今年五一期间,重庆市区旅游的火爆场面。震撼吧!咱们大重庆为什么这么火?  2.视频播放重庆《行千里,致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