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出台,高校思政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应该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努力营造完美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教学改革 改革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面简称为“思政课”)是各个高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和培养的重要渠道,然而当前,如何吸引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关注是每个思政老师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1.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完善。这表现在:第一,思政课各门具体课程的内容多有重复的地方,给学生的感觉是繁复和枯燥,大大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第二,思想课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科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整体,且缺乏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模式化和单一性,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讲授理论,用“填鸭式”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教学中,教师累,学生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课程评价方式有待优化。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评价仍多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查内容侧重教材上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忽视学生对于社会实际问题和现实状况的关注,而且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并不能公正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途径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指明方向,提出总的要求。[1]
  1.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关键和核心在于教师。首先,高校思政教师必须时刻坚定自己的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对各个知识面的涉猎,改进教学方法,综合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深度及广度;再次,要有热情的事业心。思政课教师只有始终热爱自己的职业和授课的课程,才能在教学中倾注自身的情感,实现师生互动和共鸣。
  2.加强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和学生思想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现实社会,深入学生生活,既要将书本外生动、丰富的生活引入课堂,又要引导学生主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其次,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书本,要反映思政课发展的最新科研成果,把最新的信息传导给学生,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再次,要与时俱进,注意研究和分析社会的热点问题,不断调整和丰富思想课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用新的观念和新的角度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这在思政课的改革中显得尤为突出和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影音资料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资源,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情感化和艺术化,以此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和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其次要提倡参与式、研究式及启发式教学的运用,通过这些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营造良好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2]
  3.加强社会实践
  教学应切实走近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思政课理论教育是苍白空洞的,因此,思政课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进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促进其发展。
  4.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考评制度,尽快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准入制度,让教师在竞争中前进;其次,单一的书面考试并不能客观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丰富考试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的能力,灵活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3]
  总之,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社会学课程,要始终紧贴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思政课的氛围从死板转为活跃,学生情绪从被动消极转为主动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延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07-11(2).
  [2]方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传承,2009(10).
  [3]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60年回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提出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即听力改革的指导作用、长篇阅读的指导作用、翻译改革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考试改革 听力改革 长篇阅读改革 翻译改革 指导作用  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试卷中出现了单词及词组听写、长篇阅读、段落翻译三种新题型。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要求考生找出与每
近几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总体难度在降低,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建模能力、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规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更有针对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做好物理一轮复习谈谈看法。  一、加强研究考试说明,有的放矢  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的范围及难度,对于一些特定的考试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说明,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研究考试说明,对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生骨法(骨复生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血清NO含量的影响,为补肾活血生骨法(骨复生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寻找出科学的理论依据,更好指导临床应用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从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要能够对信息加以判断、归纳、综合。英语阅读表达题不仅是对考生语言知识层面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对其语言运用层面的考查。  二、题型特点  1.语篇特点。语篇包含明确信息,条理清晰,便于归纳总结,一般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如优缺点对比,正反面对比,或者有条理地阐述原因、道理或方法等。  
目的:通过建立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研究扶正抗癌方对肝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及其侵袭转移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扶正抗癌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摘 要: 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学科专业性、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反思,综合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背后所隐藏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外语专业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世纪末扩招以来开始逐步大众化,而外语专业在大幅度发展之后渐渐陷入困境,在毕业生就业难的表象下潜藏的本质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