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脑膜旁横纹肌肉瘤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parameningeal rhabdomyosarcoma,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自2004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1例明确诊断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综合治疗模式和预后情况.结果 21例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脑神经受累11例,颅底骨受累14例,脑脊液细胞学阳性18例;病理分型腺泡型6例,胚胎型15例;TNM分期3期16例,4期5例;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分组Ⅲ组3例,Ⅳ组18例;活检1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手术5例;仅予以化疗10例,联合放化疗11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随访17~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5个月,1例患儿因病情进展放弃治疗后失访,有效随访20例.治疗过程中无复发/进展者7例,其中完全缓解6例,局部复发5例,疾病进展8例;死亡11例,存活9例.20例患儿的生存时间为(62.68±13.14)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38.3%.联合放化疗患儿生存时间为(88.94±15.68)个月,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独化疗患儿(57.1%:0,χ2=9.954,P=0.002).治疗后无复发/进展患儿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复发/进展患儿(100%:20.0%:16.7%,χ2=8.477,P=0.014).结论 儿童PM-RMS中枢侵犯组总体预后差,化疗联合放疗能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实施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期恢复过程中实施模块化教育模式护理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病例搜集开始时间为2018年10月,研究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选取此时间段内所在科室收治的实施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患者对研究目的知情的前提下进行平均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的临床术后护理,研究组39例则辅助给予模块化教育模式,将SAS、SDS评分、QLQ-C30生存质量评分作为评价护理效果的判断标准.结果 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养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每位护士成长的必备过程.本文以笔者带教耳鼻咽喉科实习护士的经历与广大护理同仁分享.
耳鼻咽喉科主要看耳鼻咽喉以及头颈部相关部位的各种疾病情况,常见的包括各种类型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慢性的咽喉炎、扁桃体炎,耳廓、外耳道及中耳的各种急慢性炎症性疾病,鼻腔、鼻窦以及鼻咽部的炎症性疾病.同时,对于耳鼻咽喉以及头颈部各种出现的异常增生物,还有耳部听力异常的状况,耳源性的眩晕症状等,都是需要在耳鼻咽喉科就诊进行检查和治疗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进化,在日常生活当中已经逐渐被普及,而医院耳鼻喉科也加入了信息化的建设当中,在实际运用当中发现,不但能够增强医院的信息化系统,还能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为患者
额叶致痫灶切除术是难治性额叶癫痫的根治方法.对术后认知功能的预测是术前神经心理评估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评估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额叶致痫灶切除术对总体的认知功能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且术后记忆力、执行功能等并无明显下降.目前,大脑的可塑机制尚未明确,癫痫手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儿童额叶致痫灶切除术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患儿术后认知功能的关注与重视.
银屑病是蒙医药的优势病种,蒙医古籍文献中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独特认识.近年来,蒙医药临床人员遵循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核心理念,将银屑病分为巴达干赫依型、协日乌苏型、齐素希拉型和粘虫型等4种,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创新的理论依据.在传统内服外用药的基础上,采用拔罐、药浴等多种特色疗法治疗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从银屑病的病名来源、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辨证施治四个方面,对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系统治疗银屑病的传统药物如甲氨蝶呤、维A酸、环孢素等均存在起效慢、疗效有限及不良反应多等缺点.近年来伴随着生物制剂的问世,银屑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进入2019年,随着白介素-17抑制剂和白介素-23抑制剂相继在我国应用于银屑病的临床治疗,以其优异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为银屑病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本文对目前在国内上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银屑病的主要生物制剂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云母状白色鳞屑.组织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疾病.目前尚无满意的疗法,多数只能达到临床缓解,但无法避免复发.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而促使对该病的治疗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文献报道用于银屑病治疗的新老药物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包括糖皮质激素、维A酸、维生素D3衍生物、复方制剂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目前正
现代癫痫病学实践证明,局灶性癫痫发作症状学分析可为致痫区定位诊断提供关键线索.立体定向脑电图学派遵循的“解剖-电-临床关联”原则将立体定向脑电图工作原理建立在“网络动态学”理念基础之上.大脑皮质纤维联系和信息处理遵循由皮质构筑属性决定的等级架构原则,这一原则同样可应用到“解剖-电-临床关联”的工作原理中,指导不同皮质起源癫痫发作的定位诊断.
目的 探讨共情理念指导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葡萄糖转运体1缺陷综合征(glucose transporter 1 deficiency syndrome,GLUT1-DS)患儿生酮饮食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遗传学检查确诊的16例GLUT1-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例)和试验组(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生酮饮食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共情理念指导下的延续性护理,随访4~12个月,比较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喉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对比分析1990—2019年我国和全球喉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伤残损失寿命年及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APC),并进一步分析我国不同年龄、性别及喉癌归因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 2019年中国喉癌发病例数、死亡例数和DALYs分别为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