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人首次就诊后系统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护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首次就诊后系统延迟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2019年1月—12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861例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乳腺癌病人就诊期间系统延迟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病人出现系统延迟的中位时间为9 d,有12.66%的乳腺癌病人就诊期间出现系统延迟;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有子女、病人首诊症状类型、肿块直径和首诊检查异常结果分类5个因素对乳腺癌病人系统延迟情况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人首诊症状类型、首诊检查异常结果分类和是否有子女是乳腺癌病人出现系统延迟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就诊期间出现系统延迟的现象不可忽视,医务人员应关注就诊后或者体检报告结果异常的疑似乳腺癌病人,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改善病人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六一散联合可视性鼻贴在普外科病人鼻部管道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省某医院普外科住院并留置鼻部管道的病人209例,随机分为3组,A组(69例)采用3M敷贴制成的“工”字形鼻贴固定,B组(70例)采用3M敷贴制成的可视性鼻贴固定,C组(70例)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六一散固定,比较3组病人鼻贴更换时间、鼻部皮肤不良反应(痒、红、破损)以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3组鼻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鼻贴更换时间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目的:探讨弹力带运动联合认知训练对社区认知衰弱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75岁及以上认知衰弱老年人66人,按其所在居委会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人.观察组进行弹力带运动联合认知训练,每周2次,每次60 min,共3个月.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方式.采用衰弱表型(FP)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老年人的衰弱水平和认知功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步速[(0.93±0.14)m/s]、MMSE评分[(27.32±2.52)分]、FA
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概念、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ACP的必要性、ICU的ACP应用现状、我国ICU实施ACP的影响因素及建议等方面对ICU的ACP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实施ACP的策略,包括加强对公众ACP的知识普及、加强对医护人员ACP的培训、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ACP沟通模式,以期为国内ICU开展ACP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目的:比较跪式和站式两种心肺复苏姿势对胸外按压和球囊通气质量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心肺复苏按压姿势.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2名护士,采用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指南标准实施双人心肺复苏操作,分别进行跪式和站式两种按压和通气姿势测试,中间间隔30 min,通过PalmCPR反馈装置和QCPR自带电子显示器采集胸外按压的多项客观数据,比较两种姿势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心脏按压指数(CCF)、按压分数、按压合格率和通气合格率,并进行按压疲劳自评.结果:两组姿势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合格率、通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患儿联合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CPT患儿82例,将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4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按照预手术时间安排禁食、禁水时间,术后给予渐进式饮食管理、多功能镇痛、早期循序功能锻炼等加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饮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患儿家庭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前禁水、禁食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进食时
从自身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活动受限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人制定综合干预方案,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城乡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农村社区452人和城市社区居民46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农村社区居民eHEALS得分为32(24,40)分,城市社区居民eHEALS得分28(21,34)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9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农村社区居民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配偶在陪伴濒死期病人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7月—2021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9例在病房住院的濒死期病人的配偶和2例丧偶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配偶在陪伴濒死期病人时产生复杂的感受,可归纳为5个主题:照顾之悲欣交集、变化之措手不及、诀别之锥心刺骨、未来之生活计划、成长之照护互惠.结论:医护人员在护理濒死期病人的同时应关注病人的主要照护者(配偶),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哀伤
目的:总结报道中国第2例DeSanto-Shinawi脑病(DESSH)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致病的n WAC基因突变谱。n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例先后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就诊和定期随访的DESSH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和生长发育评估,分析所有n WAC突变所致DESSH的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谱关系。n 结果:患儿,女,定期随访至1岁3个月,生长发育、智能发育迟缓,四肢肌张力减低,面容特殊,头小。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一种新发n WA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病人衰弱影响因素,为指导外科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广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脊柱转移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脊柱转移瘤衰弱指数(MSTFI)、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Barthel指数进行测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衰弱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脊柱转移瘤病人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脊柱转移瘤病人衰弱发生率为69%;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