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5—6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现:公园的摩天轮、旋转木马、旋转飞机、高空脚踏车等图片。
你能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这些物体都是在做“旋转”运动。在二年级时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旋转现象,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物体“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思路】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感知旋转现象,建立旋转的表象。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示旋转现象,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利于新知的理解。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研究线段的旋转
公园的游玩项目中很多是能旋转起来的物体。这是一条线段,它有两个端点A、B(出示课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让这条线段也在你的头脑中旋转起来。(学生闭眼想象)
拿出练习纸,找到印有线段的长方形图,先想象把这条线段旋转90°,再把旋转后的线段画下来。
让两个不同画法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旋转90°后的线段,并说出线段是怎么旋转的。
引导学生得出旋转的三要素:
(1)绕哪个点旋转? 板书:中心
(2)向什么方向? 板书: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3)旋转多少度? 板书:度数
提问:旋转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引导学生得出,旋转后线段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小结:通过刚才的想象与操作,我们找到了一个物体旋转时围绕的中心、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从这三个方面就能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得既具体又准确了。
课件播放:例3,钟面指针从12转到1。
谁来说一说,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旋转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根据旋转的三要素有序回答。
如果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指针会指向几?
(学生回答,媒体演示指针旋转相应角度后的位置)。
请学生完成教材例3中填空,反馈讲评。
提问:如果指针从12绕点O逆时针旋转90°,指针会指向几?顺时针旋转180°呢?逆时针旋转180°呢?
【设计意图】把线段的旋转作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通过想象、观察、画一画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旋转三要素的关注。以“画出线段AB旋转90°后的线段”作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从学生不同的画法中引出旋转的特征,突出教学重点。
2.研究三角形的旋转
课件出示:风车旋转动画,定格风车,从中抽出一个三角形ABC(如右图)。
风车是由三角形ABC旋转而成的,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ABC的旋转特征。
课件演示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图中出现两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说三角形是怎样旋转的。
师:三角形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90°,请大家看看练习纸上的这两个三角形,借助小三角形学具转一转,用量角器或三角板,比一比、量一量,来验证一下你们的判断。
三角形的A点不变,C和B这两个顶点分别旋转到了哪个位置?
请学生指一指,课件演示,在旋转后的三角形中标上B’和C ’。
请大家在练习纸上标出B’和C’,观察并想一想:三角形旋转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呢?
小结:三角形旋转后,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有变;中心点A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也就是说旋转后,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A逆时针旋转了90°。(课件闪烁对应的线段、点)。图形的旋转也可以看成是图形中相对应线段、点的旋转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测量、验证等活动,引导学生把图形的旋转归结为对应边的旋转和对应点的旋转,体验和感悟旋转的数学本质,也为突破画旋转后的图形这一教学难点作前期的铺垫。
3.画旋转图形
在练习纸中把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的三角形画下来。
学生独立尝试画后交流,反馈讲评。
(课件出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的过程及画旋转后图形的过程及方法)
如果继续顺时针旋转90°,这个点B将朝什么方向?(媒体演示三角形旋转过程)
再顺时针旋转90°呢?你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风车)(媒体演示三角形旋转过程,形成一个美丽的风车)
如果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呢?请你想象一下三角形现在的位置,指给你同桌看一看。
如果继续旋转第二次、第三次,将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图形?(课件演示三角形旋转过程,最后形成一个正方形)
多么奇妙啊!同样一个三角形,旋转后不但能形成一个美丽的风车,还能形成一个正方形。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旋转时绕的点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想、指、说、画活动,让学生理清思路,能准确画出旋转后的图形。通过展示三角形绕不同点旋转后形成不同的图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旋转的特征及性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欣赏创作知识拓展
1. 欣赏:课件演示三角形、椭圆等旋转后形成的图案。
说一说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练习:做一做第1小题。
2.创作:用旋转的方式画出一个美丽的图案。
练习:做一做第2小题。
【设计意图】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的美,激发学生利用所学旋转知识创造美的热情。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请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江西省贵溪市泗沥小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现:公园的摩天轮、旋转木马、旋转飞机、高空脚踏车等图片。
你能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这些物体都是在做“旋转”运动。在二年级时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旋转现象,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物体“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思路】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感知旋转现象,建立旋转的表象。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示旋转现象,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利于新知的理解。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研究线段的旋转
公园的游玩项目中很多是能旋转起来的物体。这是一条线段,它有两个端点A、B(出示课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让这条线段也在你的头脑中旋转起来。(学生闭眼想象)
拿出练习纸,找到印有线段的长方形图,先想象把这条线段旋转90°,再把旋转后的线段画下来。
让两个不同画法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旋转90°后的线段,并说出线段是怎么旋转的。
引导学生得出旋转的三要素:
(1)绕哪个点旋转? 板书:中心
(2)向什么方向? 板书: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3)旋转多少度? 板书:度数
提问:旋转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引导学生得出,旋转后线段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小结:通过刚才的想象与操作,我们找到了一个物体旋转时围绕的中心、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从这三个方面就能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得既具体又准确了。
课件播放:例3,钟面指针从12转到1。
谁来说一说,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旋转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根据旋转的三要素有序回答。
如果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指针会指向几?
(学生回答,媒体演示指针旋转相应角度后的位置)。
请学生完成教材例3中填空,反馈讲评。
提问:如果指针从12绕点O逆时针旋转90°,指针会指向几?顺时针旋转180°呢?逆时针旋转180°呢?
【设计意图】把线段的旋转作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通过想象、观察、画一画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旋转三要素的关注。以“画出线段AB旋转90°后的线段”作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从学生不同的画法中引出旋转的特征,突出教学重点。
2.研究三角形的旋转
课件出示:风车旋转动画,定格风车,从中抽出一个三角形ABC(如右图)。
风车是由三角形ABC旋转而成的,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ABC的旋转特征。
课件演示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图中出现两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说三角形是怎样旋转的。
师:三角形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90°,请大家看看练习纸上的这两个三角形,借助小三角形学具转一转,用量角器或三角板,比一比、量一量,来验证一下你们的判断。
三角形的A点不变,C和B这两个顶点分别旋转到了哪个位置?
请学生指一指,课件演示,在旋转后的三角形中标上B’和C ’。
请大家在练习纸上标出B’和C’,观察并想一想:三角形旋转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呢?
小结:三角形旋转后,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有变;中心点A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也就是说旋转后,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A逆时针旋转了90°。(课件闪烁对应的线段、点)。图形的旋转也可以看成是图形中相对应线段、点的旋转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测量、验证等活动,引导学生把图形的旋转归结为对应边的旋转和对应点的旋转,体验和感悟旋转的数学本质,也为突破画旋转后的图形这一教学难点作前期的铺垫。
3.画旋转图形
在练习纸中把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的三角形画下来。
学生独立尝试画后交流,反馈讲评。
(课件出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的过程及画旋转后图形的过程及方法)
如果继续顺时针旋转90°,这个点B将朝什么方向?(媒体演示三角形旋转过程)
再顺时针旋转90°呢?你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风车)(媒体演示三角形旋转过程,形成一个美丽的风车)
如果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呢?请你想象一下三角形现在的位置,指给你同桌看一看。
如果继续旋转第二次、第三次,将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图形?(课件演示三角形旋转过程,最后形成一个正方形)
多么奇妙啊!同样一个三角形,旋转后不但能形成一个美丽的风车,还能形成一个正方形。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旋转时绕的点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想、指、说、画活动,让学生理清思路,能准确画出旋转后的图形。通过展示三角形绕不同点旋转后形成不同的图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旋转的特征及性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欣赏创作知识拓展
1. 欣赏:课件演示三角形、椭圆等旋转后形成的图案。
说一说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练习:做一做第1小题。
2.创作:用旋转的方式画出一个美丽的图案。
练习:做一做第2小题。
【设计意图】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的美,激发学生利用所学旋转知识创造美的热情。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请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江西省贵溪市泗沥小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