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艰苦卓绝的长征胜利结束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甘肃的中部,有一个小小的县城会宁,素以“苦甲天下”闻名。但80年前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却使这个小县城苦尽甜来,名震天下。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历尽艰辛,一路风尘来到会宁,在此地胜利会师。风雨飘摇的中国革命,自此開始走向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6月中旬,我们沿黄河古道一路驱车来到这里。进入会宁,只见纵横起伏的山梁上,长着稀稀疏疏的青草,空气里散发太阳晒焦的呛人的味道。眼前的景物,让人幻化出这样一幅场景:黄土高坡上,大人笑,娃娃跳,锣鼓响,鞭炮鸣,老百姓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欢迎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穷人自己的队伍。
  为了让亲人们吃好住好,6万会宁人民节衣缩食,保证了近7万红军将士日常所需。会宁历来水贵如油,当地群众宁肯自己用祖厉河的咸水,也要让红军使用珍贵的雨窖水。为了解决红军西渡黄河造船的材料,有的老百姓甚至把棺木板都捐了出来。有诗人曾写道:“会宁是条鱼,驮着红军过黄河。”
  进入会宁县城,远远望去,就是高大雄伟的会师纪念塔。从纪念馆高大雄伟的仿古大门进去,迎面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抬头望去,蓝天白云下,会师纪念塔就像三位巨人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傲视苍穹。
  占地17000平方米的红军会师纪念馆坐落在县城西隅、祖厉河畔。纪念馆负责人介绍,会师纪念塔是1986年为纪念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50周年而兴建的。全塔呈血红色,塔高28.78米,共11层,下9层三塔环抱,10层合为一塔,11层收顶。“三塔环抱”,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三军会师,一个伟大的历史节点,为什么选择了会宁?在修葺一新的会师纪念塔下,县史专家讲述了红军会师前后的那些往事。
  1936年9月,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与周恩来等商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周恩来建议放在会宁,因为那里是陇中重镇和交通枢纽,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必须经过会宁。红军会师会宁,既占领了枢纽地带,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边掐灭烟头边说:“好,三军会师,就放在会宁。”末了,又补充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恩来,这个地名很有含义,仿佛远古先人就是为我们今天红军三支主力部队在此会师起的呐。”
  历史性的时刻,在1936年10月10日这一天来到。就这样,会宁悄然跃上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大舞台。
  站在会师纪念塔这座历史丰碑下,80多年前金戈铁马的喧嚣重新在耳边震响,千万里革命征程的烟尘又重新在眼前升腾——会宁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聚歼红军图谋的彻底破产。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壮举虽已过去,但会师塔所记录的长征精神,永远是会宁人奋进的不竭动力。
  离开会宁时,灿烂的晚霞映红了天空,肃穆的会师塔在霞光里显得更加雄伟,它仿佛在静静地向人们述说并憧憬着这里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急诊支架置入治疗气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因恶性肿瘤(气管或支气管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致气管狭窄的患者,在X线下经纤支镜放置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结
回到老家木镇,看到老屋的墙上还挂着一把像锈蚀月牙的镰刀,逝者如斯,缄默无声。  父亲不在后,镰刀也失去了生意,只木把上的油汗还在,铭记着主人当年的恩遇。像是看到久违的人或者亲戚,在老屋里,看到胡乱堆放着的那些农具,心中涌动着的是一种被遗弃的感觉。铁锨、锄、扬场锨、桑叉、簸箕……这些曾经和父亲交集的农具,与父亲耳鬓厮磨的农具,也是父亲生命里的一部分。父亲故去了,他们还寂寞地留存,但也是老态怆然。没有
目的了解广西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和艾滋病/性病感染情况,为广西MSM人群艾滋病预防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每隔6个月开展1次横断面调查,共
目的探讨改良冻硬胃管插入法在急性中毒意识模糊患者洗胃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40例口服农药或药物中毒导致意识模糊且需急诊洗胃患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移植后恶性血液病的复发降低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目前Allo-HSCT后复发的治疗包括停用免疫抑制剂、供
她小小年纪成为名角,从《红灯记》里勇敢的小铁梅,到《石榴裙下》里悲情的卢雯慧,再到《一个明星的遭遇》里风姿绰约的周璇。嗓音甜润、情深味浓,她被誉为“沪剧女皇”;从演员到院长,她为振兴传统艺术奔走忙碌……她就是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不服输的劲儿让我走上沪剧表演之路  我从12岁开始学习沪剧。那一年,上海沪剧团第一次单独办学馆培养沪剧演员。当时我对沪剧没概念,以为就是唱歌、跳舞。我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