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巴黎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张清华,男,1963年10月生于山东博兴,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张清华教授著作与文章总计逾200万字。2011年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文学评论家”奖。
  在遥远东方的屋檐下不难找到这样的牌匾:梦巴黎。一点也不夸张,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找到一家,甚至很多家以此为名字的发廊、时装店、咖啡馆……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海上繁华梦,到如今变得面目全非的乡间小镇,这块牌子被花花绿绿的霓虹灯管装裹着,闪烁在贫穷但又充满着富贵与浪漫之梦的东方之夜里。
  可见巴黎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梦,一种迷狂,一个神话。
  有太多的东西可供想象诗歌和玫瑰,骑士和爱情,杂色的人群,灯红酒绿的海洋,富有的黄金之都,流浪者与冒险家的乐园。甚至革命。暴风雨的呐喊,自由的旗帜,血雨腥风的空气,一切的一切,伟大的和渺小的,圣洁的和龌龊的,富丽辉煌和神秘传奇的,会聚在一起,它们变成了一个梦,一种充满了蛊惑意味的气息,弥漫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成为一种先验的诱人的东西。
  理解巴黎是从想象开始的,而这想象似乎很难和巴黎这座城市有直接的关系,巴黎是一种理念,一种永恒的关于时尚、艺术、精神和生活的先入之见,它就建筑在纸上,坐落在传说里。你听见哗哗作响的马车铃声,那是19世纪的巴黎,你听见美妙华丽的音乐,那是莫扎特的巴黎,你听见隆隆响过的炮声,那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巴黎。
  一个不可想象的存在,一个尤物。
  因此小偷和冒险家们来到这里,流浪汉和乞丐们来到这里,拉斯蒂涅、玛格丽特、卡西莫多和艾丝梅拉达们来到这里,没有他们就没有巴黎。就像塞纳河上曾经漂浮的垃圾、污秽甚至腐尸一样,这座城市必须要汇聚它所应有的一切——美丽和丑陋,卑俗与浪漫,肮脏与高洁,一切的传奇和艺术。
  因此卢梭也来到这里,孟德斯鸠来到这里,巴尔扎克和雨果来到这里,兰波和魏尔仑来到这里,马克思来到这里,周恩来和邓小平来到这里;就连希特勒也来到这里,他不可一世地站在艾菲尔铁塔下检阅他的占领了巴黎的军队时,那副得意神情,也好像是圆了一个乡下佬的梦。
  一条河给一个城市灌注和滋养了梦幻的色彩,塞纳河的波光使它成为了一个梦。
  一条我常想,如果不是它们互相遇见,一个城市就永远是平平常常的城市,一条河就永远是一条平平常常的河,它们谁也不会有如此的名声,更不会走进罗曼司和神话。可是它们遇见了,在一个文明的拐弯处,这一遇见,就几乎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一条巴黎,静静地躺在塞纳河的波光里。河上的一切光与影,都被它摇漾成金子和宝石,然后又折射到游人的梦里,开成绚烂的词语,无言的叹息。
  一座城市是被一条河养大的,在这个意义上,河是城市的母亲。但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和河流的关系,是如此地紧密到不可分的程度。她不但创造了他,还使他具有了灵魂,灵气:而他,则反过来把她打扮得如此华贵富丽,使她如此精致妖娆、名声显赫。这是不可思议的一种互相创造的关系,因为这样的创造和激发,使他们彼此拥有了如此充沛的激情和不衰的活力,拥有了无所不在的自由意志。
  自由,是的,塞纳河是它的标志。很少有哪一座城市能像巴黎这样,经历过如此多令人不解的血与火的岁月,经历过如此多的专制和自由的肉搏,鲜血,红色的塞纳河,是人们关于巴黎之梦中最壮丽和最血腥的一部分。这不但是梦,还是谜。在那样的时候,自由和专制不但是敌人,而且也雌雄同体。雅各宾主义者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们用暴力缔造了平等和自由之梦,也因为这而把自由的鲜血和尸首抛进了塞纳河。
  老旧的房屋和年轻的精神,这也是巴黎能够成为一个梦的原因。没有年轻就不会有梦的躯体,没有老旧就没有梦的温床和氛围。某种意义上,是外省的青年们给巴黎带来了不竭的欲望和生命力。就像赛纳河水从远方流来,再向远方流去,是他们创造了巴黎,使它不断地老去,又再一次焕发生机。关于巴黎的叙事,差不多都是如此。巴黎把世界很武断也很笼统地变成了“外省”,根本不容置疑,因为它天生就具有这样的自信和魄力。它让那个年轻人飞黄腾达,或者让他头破血流,但这都是它的魅力的一部分,年轻人前仆后继。刷新着城市的每一天。
  每y 座房子都有不止一个的故事,在这座善于偷情的城市里,爱情的罗曼史、娼妓的皮肉生意,曾在那层层的帷幕里和烛光中,上演了多少欢乐和哀情的戏剧。仿佛那哀歌的旋律还在河上回荡,脚下的每一粒尘埃还留有玫瑰的残香。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它这样,用蜜语甜言和欢宴歌舞演绎着每一寸日常的生活,把每一分肉欲和滥情都渲染得如此绚烂迷离。巴黎,每一扇窗户都是一本书,每一小块窗帘和帷幕之后,都是一个激情四溢难以想象的谜。
  值得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它。就像于连和拉斯蒂涅,站在巴黎入口处的塞纳河旁,对着它说,嘿,巴黎,你好吗?我来了。这样的故事在每天都要发生许多,他们失败了,但也像竞技场上的英雄,虽败犹荣,因为这是巴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也早已成为巴黎的一部分。
  从埃菲尔铁塔上看巴黎,那些站在远郊的高楼,就像是一些刚从外省赶来,排着队想挤进巴黎但又不得的粗俗汉子,显得那么莽撞和没有教养。它们像暴发户——一帮来自乡下的资产阶级,穿着高档挺括、但又永远不会得体的衣服,带着铜臭和僵硬的外地口音,高大但很自卑,它们在优雅和贵族的巴黎面前没有任何的优势——要知道,这种优势在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着无可争议的权威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可这是巴黎,在巴黎的高傲和不可思议的风姿面前,它们是一些猥琐的求婚者,或是一些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嫖客,无法不显得寒怆和局促。这就是巴黎。
  巴黎给了世界以多大的影响?没人能知道,更无法计算出来。但我知道人们关于现代城市的生活与文化的想象,差不多都是来源于它的蓝本。伦敦、柏林、罗马,甚至纽约,都没有能够像它那样,成为一个“梦”。显然巴黎是有它特殊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说不清。反正,它一定有一种东西和人性中最普遍和基本的东西相合拍。
  在蒙蒙的雨雾中,我试图寻找这种东西。也许是和这季节有关系,冬日的巴黎在我的眼里是灰暗的——甚至于可以说是陈旧,灰蒙蒙的天气,说不上宽敞的街道,难得见到的绿意,颇有些千篇一律的中世纪的楼群……根本不存在那种近乎夸张的想象中的花天酒地和纸醉金迷。巴黎一点也没有“出格”的炫目烂漫的东西,倒是不时见到的中国人,在这里衣冠楚楚地出入穿行。我一直迷惑着,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得巴黎让世界对它如此充满了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编辑 孙腾飞)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的老家屋后,有一大片楠竹林,每到春天,竹笋就“噌”地冒出了头,粗而壮的身子,身披层层毛绒绒的外衣,就那么挺直地倔强地立着,一点也不害怕别人一锄头就挖了去,做了餐桌上的美食。  竹笋多得吃不完,母亲却从不拿去换钱。任凭熟识或不认识的人,在竹林里转悠,然后扛着麻袋满载而归,我小时候比较贪吃,对竹笋甚为喜爱,于是忍不住对母亲说,是咱们家的竹林,干嘛让他们采了去,多留点给自己嘛!母亲却笑呵呵地说,竹笋是
朱小辉,24岁,从学校踏入社会,才两年的时间。2010年3月22日,朱小辉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一家私人宾馆内自杀身亡。与他同时离开这个世界的,还有另外一人——刘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今年也是24岁。此前两天,刘黎从数千里之外的云南曲靖赶到浙江缙云,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死去。  朱小辉自杀的背后,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平台——网络自杀群体。这个圈子里的人,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渴望死亡。朱小辉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三语掾”  “将无同”这三个字,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学术思想最活跃的魏晋时期,约为公元220年至420年。当时流行的学术思潮是玄学。学者们围绕“名教”和“自然”的主题,展开激烈的论辩。看法虽然不同,但双方的风度很好。他们不轻视对手,只论理,而不在意对手地位的尊卑。  “竹林七贤”是当时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群体,诗人阮籍和音乐家嵇康是“七贤”的领袖。他们的立场倾向于与“名教”对立的“自然”方面,狂简任达
人常言:名师出高徒。名师亦有细分:春风化雨之师,一丝不苟之师,循循善诱之师,戏谑无拘之师。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位名师在其学生之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的。金书中名师甚多,足以构成一个庞大的授业体系,其不同之教学方法很有些是可以取鉴的。这些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有一部分原因是栽培出了高徒,当然他们各自还有着各自的特点。  自出狱中无敌手,唯念新师洗鸿沟  狄云当然不是“自出狱中无敌手”,不过狱中,废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