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做好高中历史的情境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情境教学是指针对具体教学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观点,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历史教学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使学生通过视听器官的接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思维,完成知识的内在过程。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教学,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增加了学生的学史兴趣。情景教学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从而感悟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明确这种主体地位的学习责任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能力的环境。
  一、何谓情境教学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辞海》对情境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可见,无论什么情形、景象或境地,都必须是具体的。具体可感性就是情境的特质。
  心理学中的情境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情境”就是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教学材料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真实、生动、具体、形象、适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行为体验,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情境思维是当情境所提供的线索对学生而言较陌生,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不能完全理解或者解释,造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的一种思维)的客观环境。李吉林给的定义是: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
  1.史实性 历史是研究历史的,是以历史史料为基础进行研究与学习的学科,其本身是真实的。这就要求在历史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一定要尊重最基本的原则―――历史的真实性。在还原历史情境时,教师不可以信口开河,不可以將电视剧、电影的一些情节随意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必须要在有史料可循的基础上,给学生还原历史情境,这样才能保证历史的真实性。
  如,教师在讲到“新中国土地改革”时,为了能够恰当地还原历史的真相,可以到网上查找相关图片、准确的视频资料和相关原始资料。通过在课堂上展示这些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才能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了解到当年的历史。
  2.启示性 历史是有趣的,历史是丰富的,但是历史教学很多时候却是枯燥的。因此,很多学生就错误地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其实并非如此,当然历史需要记忆,如,具体的时间、具体的事件的发生及当事人等需要记忆。但很多时候,历史需要的是思维的延伸和拓展。这就需要借助情境教学来创造独特的环境以启示学生将历史思维的触角延伸得更广更深。
  如,在讲到“国民党政府灭亡”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探究其灭亡的原因,就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播放如“三大战役”“挺进大别山”等历史纪录片性质的电影。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影片中轻松学习,也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注意捕捉细节探究出国民党政府灭亡的原因,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样的情境教学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国民政府的灭亡,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当时的历史究竟是何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发言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兴趣是一种促使学生爆发求知欲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去主动学习。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去创设问题情境。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
  例如,在讲授《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时候,我这样来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然后向学生提问: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学生非常活跃,本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它是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课堂的关键。
  四、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思路能够被启发,而不再是以前简简单单的照搬教科书的“为什么”和“怎么办”了。在此,我们不妨再以“国共第三次合作”为例。
  在教师组织学生还原了历史情境后,可以马上创设问题情境。
  (1)如果国共没有此次和谈,那么在抗日胜利后,是不是马上就会爆发内战?
  (2)如果此次和谈失败,那么国共双方谁会先挑起战争?试从双方军事实力、现行政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总之,高中历史课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道德要求、法律和价值观念作了调整,符合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也对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创新的思维设计形式新颖、适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新艳. 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探究[D].鲁东大学,2013.
  (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中学 332500)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忽视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活动方式;转变;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课堂教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笔者在教学生涯中的两个教学案例,提出了我们教师应该把育人放在首要位置,用自己的心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教学观;育人;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9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体味出这句话的真正含義,能按照这句话
彭永清/编译    被熔解成糊状的金子呈现出浓浓的橙黄色。但是,当它又被倒入铸造模型时,金黄色则从冷却部分向周围扩散。最后,残留于中间部分的橙色也突然消失了。日本住友金属矿山部中里见彻部长说:“橙黄色消失的那一瞬间,金子发出令人窒息的美。”  金属的质感由亮度和色彩构成。看上去为金色的纸,其亮度来自银色的纸,而淡淡的黄色则是银色纸的表面的一层涂料或者印刷颜料产生的效果。17世纪西班牙绘画大师迭戈德
大家都说“动脉影”拍摄的文物照片有一股魔力,能让一个对博物馆缺乏概念的人爱上博物馆,并把走进博物馆列入旅游计划。  “动脉影”本在一家金融企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与摄影工作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偶然,让他的生活轨迹改变了方向。2012年,“动脉影”去西安旅游,一个景点接着一个景点打卡,他都没有特别上心之处。但当他走进了博物馆,看着那些华丽精美的金银器后,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好像突然领略到从未体会
2012年1月,法国博瓦尔动物园为了提升动物园的人气并获得巨额利润,不惜花重金从中國租借了两只大熊猫——欢欢和圆仔。所谓“重金”是多少?每年100万美元的租金。不仅如此,这对熊猫还享受到了元首般的待遇:国家首脑出面接洽,警车开道专机运输,狂热粉丝夹道欢迎,报纸电视铺天盖地报道……  “出场费”和地位都如此尊贵,这着实令人瞠目。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2013年4月,博瓦尔动物园宣布:将建造
一、案例主题  教师要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激发学习欲望;要将教材静态知识动态化: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要与自我对话,关注教学行为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创新性,追求高效教学。做到实施有策略,教学有创新,做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者。  二、背景材料  本课是根据浙江教育出版社的
前阵子,网上流传的一组照片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IT男徐佳改行卖水果后青春焕发,眼镜摘了,皮肤白了,精神好了,人也帅了。无独有偶,一名本硕博连读生的三个阶段证件照的对比,更是显示出了悲催的曲线:只见这位小哥本科时一头秀发乌黑浓密,读硕士时已经日渐稀疏,随着学历的提升,该男生头发越来越少,博士生时代基本已聪明“绝顶”。更有好事者随后贴出了“论发型与学位的关系之女博士版”的照片,真是让一众立志考研的妹子
“谁说的:一条柳枝穿上一串金鱼,却怎么并不是倒垂,而是直竖?倒不如说,一群金鱼窜进了水藻,这形象岂不是更生动而又佳妙?”早些时候,读起郭沫若先生这首诗,还有些茫然不解,柳枝怎么就穿上了一串金鱼呢?金鱼又怎么成了花朵呢?  世上万物,如果不是今日一闻,竟不知还有这样一株植物,其名字似鱼,实际为花,更不知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诗描写的正是柳穿鱼。  人有其名,含美好之意,花也有名,正如所生。柳穿鱼,如字面所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口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最便捷、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手段之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2)可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在交际活动中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唐]白居易  綠丝文布素轻褣,珍重京华手自封。  贫友远劳君寄附,病妻亲为我裁缝。  袴花白似秋云薄,衫色青于春草浓。  欲着却休知不称,折腰无复旧形容。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唐]元稹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腰带定知今瘦小,衣衫难作远裁缝。  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