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的日子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的工作从1918年10月开始,至次年3月,因母亲病重而离职归湘。在北大图书馆的近半年时光,他读了很多书刊,接触了很多人和事,这个过程和印象,一直深植于他的记忆之中,成为他一生中极为珍贵的一段经历。
  进入北大图书馆
  到了北京后,毛泽东忙碌着奔波着,几经联系,才落实好勤工俭学事宜。杨先生(杨昌济)希望毛泽东最好能在北大继续读书,可毛泽东却没有报考北大预科,其间不乏经济的原因,亦不排除与他一向推崇自学的主张相关。这里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那就是当时教育部规定,中等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先工作几年后才能报考大学。据萧子升回忆,由于“蔡(元培)校长帮忙的缘故”,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安排毛泽东干打扫图书馆、整理图书等轻便工作”。他说:“毛泽东对蔡孑民校长一直非常感激,写给他的每封信都以‘蔡夫子大人’开头。他认为自己是蔡校长的学生,永远对蔡校长表示尊敬。”
  因工作关系,毛泽东阅读各种新出版的书刊,结识名流学者和有志青年。他的顶头上司李大钊对他的影响最为直接。
  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时说: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师当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的主任。这个人就是李大钊,他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
  和邵飘萍交往
  毛泽东在北大时,和邵飘萍、梁漱溟都有过一段交往。他听过邵飘萍、梁漱溟的课,交往的时间颇长;在谈起北大往事时,他曾深情地说过,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的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918年,邵飘萍在北京创办《京报》和新闻编译社,并在北大讲授新闻学。当时,北大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毛泽东是会员之一,邵飘萍常到学会讲课,传授办报的业务知识。毛泽东除了课堂上听邵先生讲课外,还常去邵先生家讨教。邵飘萍夫人回忆:“那时,毛主席是北大职员,平易近人,到我家里来,很有礼貌,叫飘萍为先生,叫俺邵师娘。”
  后来,毛泽东回长沙创办《湘江评论》,邵飘萍所传授的知识,给了他不少的帮助。毛泽东也因《湘江评论》而声名鹊起,登上中国革命的舞台。毛泽东对邵飘萍的半年授课之恩,一直怀念在心。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军阀张作霖父子杀害。毛泽东知道后,十分惋惜。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文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他对这段短暂的师生关系极为珍惜,就是到了晚年,他仍称“我是邵飘萍的学生”。
  “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零距离接触陈独秀,当然是在北大。他说:“我第一次同他见面是在北京。当时我在国立北京大学,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1920年6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到上海,他特意又拜访陈独秀,他说:“我第二次到上海去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们后来道不同,但是毛泽东就个人情感上,一直没有忘记陈独秀。
  1942年3月30日,也就是陈独秀逝世前两个月,他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三年后,毛泽东再论陈独秀,他说陈独秀虽然“有些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
  “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除了向北大老师们讨教,毛泽东还总想利用工作关系,多结交几个大学生。可事与愿违。毛泽东对斯诺说:“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
  这件事当然使毛泽东刻骨铭心,他所说的“不把我当人看待”当有言过其实之处,不过有一点却是事实,那就是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也免不了有轻视劳动者的毛病,这些“天之骄子”怎能俯身与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助理员,一个月只有八块大洋的普通劳动者“交谈政治和文化”呢?况且,对方所讲的又是难以听懂的“南方土话”。毛泽东离开北京之后,急景流年,北大学生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讲“南方土话”的图书馆助理员,二十多年后,竟会在西北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乃至在1949年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5年7月1日,抗战胜利在即,傅斯年作为六名国民参政员之一乘飞机访问延安。随后,毛泽东单独安排时间,与傅斯年彻夜长谈。同当年北大相比,时间和场景都有了转换,可毛泽东依然不失他乡遇故知的情怀和礼贤学人的雅量。谈话中,自然谈到北大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谈到傅斯年等“五四”运动风云人物。听到谈及自己,傅斯年谦逊地说:“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谈话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5日,毛澤东给傅斯年写了封信,上写道:“遵嘱写了数字,不像样子,聊作纪念。今日闻陈胜、吴广之说,未免过谦,故述唐人诗以广之。”这便是章碣的《焚书坑》,毛泽东以条幅形式书写(其中原诗中的“冷”字写成“烬”字),赠予傅斯年。毛书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毛泽东为什么给傅斯年书写《焚书坑》,时下有着很多种解读。笔者以为毛泽东之所以书写这首唐诗,是针对傅斯年所说“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而抒发,毛泽东以“刘项原来不读书”回应,其间含有自谦自况之意,即与傅相比,自己不是读书太多的知识分子。不过,抑或有别的什么寓意,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摘自《名人传记》)
其他文献
1989年4月1日,“海军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海军礼堂举行,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宣读了萧劲光写就的《致纪念人民海军诞生40周年大会的贺词》。而就在两天前,3月29日,曾担任海军司令员30年的萧劲光去世了。  毛泽东:我就看上你这个“旱鸭子”  1949年10月中旬,衡宝战役的炮声刚刚停息,时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在长沙突然接到毛主席召见的电报。他只带着一位秘书,急忙启程进京。一见面,毛主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也是历代不易的道理,随着岁月的流逝,文治在与武功此消彼长的竞争中渐渐占据优势。马上皇帝的阁臣们  建文四年(1402)六月,靖难之役终于分出胜负,朱棣夺权成功,荣登宝座。登基后的朱棣发现虽然从龙之臣众多,但多是龙精虎猛的武将。这存在两点难处,一是难以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二是难以实现收拾人心的工作,因而必须任用文官。起初朱棣是想用建文旧臣,但方孝孺这样的名流拒绝与
2017年,中国在吉布提正式建立了军事基地。对于从未在外国领土建立过基地的中国军队来说,这不仅是重要的“第一步”,而且还是中国在红海地区逐渐扩大军事存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的目标  中国在红海地区不断扩大的军事规模推进了三大目标:支持中国在特定国家实现更大经济利益和外交政策目标;通过打击海盗活动和监视美国的军事行动,确保对中国贸易至关重要地区的海岸线安全;获得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的实施远征地面和
任何理想和梦想都是建立在现实的不堪之上。创业就像结婚,首先要面对的是与恋爱时期不同的感情变化,那就是你结婚的对象有可能是一个不堪的男人或女人,而且你还要跟他(她)过一辈子。这时才是梦想的开始,所以不能忍受现实的不堪,就很难谈梦想和情怀。  现在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找我要投资,知道我喜欢谈情怀,上来就跟我谈情怀,说这件事多么有社会意义。我确实是喜欢谈情怀的人,创业者也可以跟我谈情怀,但想不通怎么挣钱就意
老婆带孩子回娘家小住,吴进一个人在家,正想出去找地方解决晚饭,曾磊打电话邀他参加饭局,吴进当即答应下来。吴进和曾磊是在市文联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认识的,会后联系过几次,聊的都是文学方面的话题。  吴进赶到时,包间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曾磊迎他进屋:“这是我文友,作家吴进。”吴进赶紧谦虚:“哪里哪里,顶多算个文学爱好者。”一个小老板模样的人向吴进介绍其他人:市交通局法规处汪处长,市一中教务处张主任,市粮油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李丹慧 主编 牛军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以个案分析的方式,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论点和结论。例如,作者突出了冷战对中国战略决策的深远影响,指出美苏冷战既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独特的外部条件,也是中共建国时不得不面对的主要外部环境。从冷战体系这个视角出发,在分析有关朝鲜战争、“炮击金门”、抗美援越、调整对美政策等战略决策中,
[美]伦纳德·蒙洛迪諾 著 龚瑞 译  中信出版社 2018年4月出版  作者从“求知欲”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部跨越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从古埃及文明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奇妙算法,从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从推理文化的诞生到物理学、化学、生物、现代量子物理等学科的形成,《思维简史》历数了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揭示了这一切背后的发展动力,那就是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本书
雷格有两个朋友,后来,一位经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几年下来,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另一位痴迷文学,整日里在文字里数墨论黄,但并无上乘之作,反而因为不善营生而日渐贫困。  有人问雷格:“你有这样两位贫富差距如此悬殊的朋友,可见你是富而不媚,贫而不傲,实属难得。”雷格淡然地说:“我从没有因为一位有钱而觉得他很富有,也就没有‘媚’的理由;也没有因为一位生活困顿而认为他很贫穷,当然就没有‘傲’的资本。朋友就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些舆论对厅局级干部病房、高干病房的提及,人们在议论纷纷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这种干部病房,是否还有必要?  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干部保健委员会”,干部病房都是缘此而生。干部保健委员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被党中央坚决撤销,在一个进入全面小康物质丰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里,它还有必要存在吗?  建立干部保健委员会及其专属医院,源于苏联。在斯大林时代,由于医院的过分拥挤和
素来以推特治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和他钟爱的社交媒体闹翻。勃然大怒的特朗普与推特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CEO杰克·多西开始了“口水仗”,一个称平台违法,一个力挺为争议信息打标签的做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朗普随后发布的竞选视频又被推特移除,多西继续无视总统发飙,解释称原因是素材涉及版权问题。  敢多次与总统叫板,多西可以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作为全球知名社交媒体的CEO,多西被公认为硅谷独具一格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