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此,要全面把握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关键词:群众;路线;公路;管理
作为公路养护管理单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陕西公路交通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公路等级快速提高,路网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与此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管养事业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是:全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同时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實际技术技能与公路管养事业发展需要尚存在较大差距;党员干部工作、思想作风明显转变,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明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关注民生民意和主动解决职工困难、单位问题的意识明显改观,同时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对新事物、新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质量进一步提高,路网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对公路养护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不够,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社会形象明显提高,同时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公路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单位主要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基本得到改善,同时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还存在不足;各养护单位经费运转良好,财务运行步入良性循环状态,同时经费与养路、经费与和谐的矛盾日趋突出。
本人在近年来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看到了单位取得的良好成绩,但同时也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实际,面对现实,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更加自觉地以群众路线为指导,认真研究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
一、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上来,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各级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为提高干部素质提供保证。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重从群众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寻求解决难题的思路、办法和对策。
(二)、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公仆意识,坚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用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做到廉洁勤政、艰苦奋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要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二、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就是以“十六字公路工作方针”为指导,认真履行公路养护管理职责,增强服务能力,切实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
(一)、加强公路职工、管理干部素质提升,以公路养护职工养护技术技能的更新提高、干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路政管理人员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增强为重点,缩短当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差距,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首先要强化干部职工培训教育的力度,注重学习的质量,以实际效果为依据,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杜绝学习培训过程中得过且过、混水摸鱼、不思进取的情况,使每一次培训都能达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使每一名参培人员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其次根据养护技术技能、业务管理、路政执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建立公路养护、业务管理、路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养护质量、管理效能、执法水平责任追究,以激发养护职工、技术、管理、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的自觉性,杜绝因技术技能、管理服务水平不强造成的养护、管理成本增加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不利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转变养护作业方式,掌握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增加养护作业科技含量,解决因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给现代公路管养事业发展带来的不适应。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公路交通运输为当前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和路网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公路养护专业化程度不高、公路养护技术掌握不够,始终制约着服务水平和整体功能的提高,因此掌握公路养护施工技术、改变以往陈旧的养护方式、增加养护作业的科技含量已成为当前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应以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解决养护技术等级与实际养护施工能力不符的问题,将公路职工的实际技术技能与工资挂起钩,督促起主动自觉地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缩短差距。二是切实开展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培训,在确保培训效果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积极转变养护作业方式,提高养护技术含量,降低劳动强度,缓解年龄结构矛盾。
(三)、要严格路政执法,转变作风、深化实践,要有依法治路的水平与强烈的法治意识。执法不违法,转变粗暴执法方式,要开展服务型执法、友情执法、艺术执法。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法治观念。
(四)、强化养管协调,紧紧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建立最佳养护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三个服务”。
三、深入贯彻群众路线,还要不断活跃公路职工文化生活,为公路管养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精神保障。
公路文化是促进行业和谐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公路事业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公路文化建设。要围绕增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职工道德建设。要围绕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要围绕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广泛开展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与参与、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职工在心情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中更好的进行公路养护生产工作,为公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群众;路线;公路;管理
作为公路养护管理单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陕西公路交通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公路等级快速提高,路网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与此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管养事业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是:全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同时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實际技术技能与公路管养事业发展需要尚存在较大差距;党员干部工作、思想作风明显转变,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明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关注民生民意和主动解决职工困难、单位问题的意识明显改观,同时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对新事物、新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质量进一步提高,路网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对公路养护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不够,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社会形象明显提高,同时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公路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单位主要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基本得到改善,同时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还存在不足;各养护单位经费运转良好,财务运行步入良性循环状态,同时经费与养路、经费与和谐的矛盾日趋突出。
本人在近年来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看到了单位取得的良好成绩,但同时也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实际,面对现实,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更加自觉地以群众路线为指导,认真研究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
一、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上来,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各级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为提高干部素质提供保证。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重从群众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寻求解决难题的思路、办法和对策。
(二)、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公仆意识,坚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用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做到廉洁勤政、艰苦奋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要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二、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就是以“十六字公路工作方针”为指导,认真履行公路养护管理职责,增强服务能力,切实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
(一)、加强公路职工、管理干部素质提升,以公路养护职工养护技术技能的更新提高、干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路政管理人员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增强为重点,缩短当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差距,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首先要强化干部职工培训教育的力度,注重学习的质量,以实际效果为依据,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杜绝学习培训过程中得过且过、混水摸鱼、不思进取的情况,使每一次培训都能达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使每一名参培人员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其次根据养护技术技能、业务管理、路政执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建立公路养护、业务管理、路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养护质量、管理效能、执法水平责任追究,以激发养护职工、技术、管理、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的自觉性,杜绝因技术技能、管理服务水平不强造成的养护、管理成本增加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不利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转变养护作业方式,掌握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增加养护作业科技含量,解决因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给现代公路管养事业发展带来的不适应。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公路交通运输为当前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和路网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公路养护专业化程度不高、公路养护技术掌握不够,始终制约着服务水平和整体功能的提高,因此掌握公路养护施工技术、改变以往陈旧的养护方式、增加养护作业的科技含量已成为当前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应以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解决养护技术等级与实际养护施工能力不符的问题,将公路职工的实际技术技能与工资挂起钩,督促起主动自觉地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缩短差距。二是切实开展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培训,在确保培训效果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积极转变养护作业方式,提高养护技术含量,降低劳动强度,缓解年龄结构矛盾。
(三)、要严格路政执法,转变作风、深化实践,要有依法治路的水平与强烈的法治意识。执法不违法,转变粗暴执法方式,要开展服务型执法、友情执法、艺术执法。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法治观念。
(四)、强化养管协调,紧紧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建立最佳养护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三个服务”。
三、深入贯彻群众路线,还要不断活跃公路职工文化生活,为公路管养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精神保障。
公路文化是促进行业和谐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公路事业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公路文化建设。要围绕增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职工道德建设。要围绕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要围绕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广泛开展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与参与、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职工在心情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中更好的进行公路养护生产工作,为公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