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血流显像对不同大小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ktime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显像(SMI)对不同大小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肾实性占位的患者142例,共146个病灶。病灶最大径为0.8~7.3 cm,以3.0 cm为界将患者分为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64个病灶)和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82个病灶)。比较SMI和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测大小不同的肾肿瘤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方面的差异。

结果

最大径≤3.0 cm组的64个病灶中,50个恶性,14个良性。最大径>3.0 cm组的82个病灶中,62个恶性,20个良性。使用灰阶超声,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位置、边界、回声、均匀度、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瘤体回声、均匀度及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SMI和CDFI检测良性肿瘤,二者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应用SMI检出血流Adler分级为2~3级的病灶43个,高于CDFI(32个,P<0.05);检出血管形态为树枝状及不规则的病灶38个,高于CDFI(7个,P<0.05);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40个,高于CDFI(18个,P<0.05)。但在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中,仅周边血流特征一项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MI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38个,CDFI检出22个。SMI和CDFI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64.3%)和0.627(灵敏度为54.0%,特异度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0.0%)和0.852(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

结论

SMI能有效检出肾肿瘤内低速血流及细小血管,显著提高恶性肿瘤周边环形血流显示率。当肿瘤最大径≤3.0 cm时,其诊断效能更优。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异常的发生率,分析影响因素,并探索血钾异常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全国39家医院纳入3 190例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通过基线调查获得患者的一般人口学指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通过主动监测获得患者截至2017年12月发生终末期肾脏病、心血管疾病事件和死亡的情况。根据基线血清钾离子浓度将患者分为低钾(<3.5 mmol/L)、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就诊的DKD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符合标准的DKD患者1 721例,其中男1 117例(64.9%),年龄(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易发非治愈性切除的内镜下特征,并尝试以此构建一项非治愈性切除危险度的评估工具以量化非治愈性切除风险。方法2006年8月—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病理为早期胃癌的378处病变纳入病例对照研究。其中78处(20.6%)为非治愈性切除纳入观察组,剩余300处治愈性切除病变中按操作年份相差±1年以1∶3的比例匹配纳入对照组(共23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