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领,育人压舱,学术扬帆”--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一个基地、两大平台、三类课堂”,打造一门以“思政引领,育人压舱,学术扬帆”为特色、兼具人文关怀和民族精神的“思政味”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润物细无声”地巧妙渗透思政教育,“教学思政科研”全方位育人,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通过改革,强化了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专业发展及个性品质中的作用,提高了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的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在推进更高质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过程中,江苏也存在制约科技创新的“能力短板”。基于“演化—量化—质化”三维视角,在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江苏科技创新发展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江苏科技创新能力跃迁及未来发展进行动态画像和路径规划。具体地,运用能力成熟度模型,将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在明确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过程域/关键过程子域的目标实现程度的基础上,研判目前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所处等级及其采用的科技创新范式。最后
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一直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参与度和课程教学成效的一大痛点。笔者立足学生学情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借助“轻游戏”教学理念,以“三视图”教学为例,基于Flash研究开发了一套“机械制图”互动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并用于教学实践。试验结果表明:该信息化教学软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参与度有效果,为其他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在茶叶生产加工中,常会有一些杂质残留在其中,造成茶叶不纯的质量问题。为此,本研究应用了一种高压静电除杂装置,设计了一种静电除杂试验,以解决茶叶的质量问题。该装置通过高压静电发生器产生静电,使静电辊筒周围产生静电场,从而使杂质发生极化反应被吸附除去。对此装置中辊筒底部与底板的距离、电压的大小、给料振频、风机风量等参数,以及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作为杂质吸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辊筒底部与底板的距离为40 mm,电压的大小为27 kV,给料振频为42 Hz,风机风量为3200 m3<
摘 要:为加速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我国除港澳台外其余31省份的数据,对我国不同省份数字政府建设路径进行组态分析,探究了不同地区数字政府建设模式与组合路径。研究发现,目前的数字政府建设主要存在3种模式,即多管齊下引领型、核心要素主导型、优势组合推进型,对应了5种不同的组合路径。通过研究得出的不同模式和不同的组合路径,有助于各省政府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针
钢包顶渣的改质是防止钢水二次氧化、钢液深度脱氧、优化钢液和夹杂物去除的重要工艺方法。120 t转炉+LF+板材生产线生产低碳铝镇静钢SPHC和330CL时,LF精炼采用碳铝改质剂(/%:≥35Al2O3,15~30C,5~15A1,≤5SiO2,6~12CaF2)较无碳改质剂(/%:40~60Al2O3,≥20Al,2-10CaO,≤10SiO2)钢水增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题组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金相分析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充分挖掘“金相分析基础”课程中的显性和隐性思政元素。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资源和多年参加金相大赛的经验及成果,发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融合的优势,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探索“金相分析基础”教学改革,使理论、实践、思政、竞赛四大环节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相互促进、相互检验,拟定出“3+1”的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构建出“理—实—竞—思”的全过
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既要讲好专业知识,也要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思政素材,在教学中灵活有效应用思政元素,从而体现课程思政在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引领作用。课题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例中,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将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结合讲授课程,进而达到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有机融合。
为加快推进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日,江西印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补短板”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本融入、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为吸收借鉴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发展经验,提高我军航空运输投送能力水平,通过分析美国空军从1950-2019年的军用运输机机型、数量等发展历史及现状,总结出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发展基本规律和发展动因,提出为加强我军军用运输机队伍建设,应当充分结合国情军情、吸收借鉴强国军用运输机发展经验、持续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研究有助于为我军军用运输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围岩承载拱理论可很好地解释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是承载主体,特别是挤压性围岩隧道支护抗力远小于初始地应力,围岩承载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围岩强度应力比是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分级的主要判别指标。从围岩承载拱理论出发,推导了基于强度应力比的挤压性围岩隧道承载拱理论解,建立了围岩承载拱范围与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分级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性围岩隧道围岩承载拱厚度随围岩强度应力比减小而增大,随隧道洞径增大而增大,随围岩强度减小而增大,随初始地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支护抗力的减小而增大;通过地层注浆加固改善围岩强度及通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