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背景,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 机电一体化教学 应用背景 实施策略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需要的是既有丰富的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够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创新的人才,学校教育要积极地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够不断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发展。目前,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也要积极实现改革发展,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积极实现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于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背景
  机电一体化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这种学科融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主的多种学科知识,具有相当强的技术难度。机电一体化学科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科,涵盖了多种专业技能,知识繁多,专业性实践性极强,这种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必须能力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点效果,而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就能满足这种需求。
  现在,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第一,机电一体化课程内容的庞杂,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内容和技术,学习难度挺大,学习的兴趣普遍不是很大。第二,机电一体化所涉及的内容对实践性的要求很高,而学生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而传统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实践活动大多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对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大多成为说教课,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学生也感受不到本专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动力不足。
  针对机电一体课程担自身特点,以及现在的教学现状,要积极地实现改革,推行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简单地重复知识的状况。在教学中,使用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可以有效引进本学科的科研成果,能够利用科研过程中的设备创新的经验自主研发教学实验性平台,能够有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论学习,并进行系统化的实践操作,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积极地作用。
  二、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1、认真研究项目所包含的技术要素对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支撑作用
  机电一体化课程知识点广泛而且相对独立,如果单独从学科理论体系发展角度进行内容讲授,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项目研究的角度充分,认真研究项目所包含的技术要素对课程内容和目标的支持作用,使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能够在通过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使项目技术要求能够完整覆盖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二,要保证技术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课程理论的系统性;第三,项目技术帝复杂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项目的内容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项目内容进行重新设置,进行细化,使之能够更为合理简化,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能力。
  2、在理论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项目系统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要得到成功应用,在理论教学阶段,就要坚决避免课程本位倾向,不能片面追求本课程理论的完整性,而应该把充分考虑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去讲解知识点,打破学科间的限制,打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能够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这对于促进机电一化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机电一体化课程中,尤其要突出机电融合的特点。在理论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机电两种技术有机结合的可以产生新的思想方法,可以产生新的技术手段。当系统的某一功能单靠某一种技术手段无法实现时,就必须进行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某一技术的成功。另外,当系统某一功能的实现有多种可行的技术方案时,也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观点,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综合设计与评价,能够保证其他功能单元连接与匹配的条件下,选择最优的技术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技术的成功。
  3、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活动
  机电一体化实践性很强,开展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在实验教学法,就要不断完善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设备平台,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实验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实验主题,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机械机构的创意组合,传感器原件、PLC、交直流伺服单元、变频器等传感、驱动、控制装置的综合应用工作。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多层面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以此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总之,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活动,要利用项目驱动型系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创新,认真设计项目任务,使之能够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士岩,吴洪兵.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J]. 科技信息,2009(34).
  [2]张洪涛.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编者按rn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
“疾雨下在河上更是壮观.每一个雨点都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圆圆的深窝,好像一个水做的小杯,遽然升起来,重新又落下去……”这是《金蔷薇》中对暴雨的描写.
1983年秋天,他从佛罗里达乡下来到纽约道尔顿中学读初中。有一天,校长带领学生们去博物馆参观。在经过街道时,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路边,身前放着一个敞口的杯子。他
期刊
现阶段,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模板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最近几年,各种新型的建筑形式不断出现,这种建筑工程对建筑结构稳定性也有更高的要求,模板的支撑
河海大学赵永乐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工进城对就业影响研究”(批准号 05BRK002)日前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的日新月异,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对学习英语知识和进行英语教育本身而言,强调语言运用是不变的初衷。尤其是高中阶段,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知识拓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都是最终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地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快速地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成为了广大英语教师和高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和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在次,将从事英语教学
期刊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关系着电力资源的输送安全,影响着用电用户的用电安全,其是电气设备可以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主要的影响因素,对加强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对于电力系统输电环节至关重要.最初,输电线路依靠人工巡检排查线路故障,这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