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洞庭湖区生态可持续时空演化研究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mao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科学评估洞庭湖区生态可持续状态,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对探究其生态可持续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降低生态赤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碳足迹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填补了化石能源无法核算生态承载力的问题,同时调整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参数因子.在对洞庭湖区25个区县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分析中,计算了 2000-2019年生态赤字、足迹广度与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洞庭湖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增长速度远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致使人均生态赤字在时间维度上不断增大,空间维度上呈湖滨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2)洞庭湖区除林地之外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存在自然资本存量的消耗,且表现为高生态赤字;(3)三次产业结构的分配、土地利用的变化、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等均会对洞庭湖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4)改进后的化石能源账户相较于传统账户的计算方法更能反映真实的碳排量与碳吸收量.研究以期为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