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系统转向的困境及复合趋势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的系统转向面临着整合困境,在概念形成和实际操作中呈现出精英化的特点,存在公众协商与精英决策之间相互脱节的正当性缺陷。延续协商民主理论中“双轨”民主的理论逻辑,协商系统理论的发展表现出复合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协商系统的复合效能,需要运用话语代表、修辞、媒体等来优化各个协商场域之间的联系,将“交流自由”转化为“交流权利”。相对来看,寻求将不同的公众群体、将公众与精英联系起来,是以系统方式实现协商民主理想,提升民主正当性的有效方案。
其他文献
《天津社会科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创刊四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密切关注现实,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活跃于理论前沿,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
期刊
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密切,基于观念的概念构建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增长的重要环节,二者在哲学领域的关系变动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概念的局限性.古希腊哲学把理念视为事物的本原性存在,而概念作为事物的命名形式,是发现而不是构建的,用以把握理念的本原存在.近代西方哲学转向认识论层面,出现经验论与唯理论两种观念类型:培根—洛克开创经验论传统,强调经验世界中作为自我意识之结果的具体观念;笛卡尔—斯宾诺莎开创唯理论传统,主张抽象、直观的天赋观念.这两种观念类型都使概念对观念的自主表达与构建成为可能,并反映在方法论层面上.其
王莽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在这一历史浪潮的推动之下,天水人隗嚣乘时而起,以“复汉”为旗号,先后略有凉州全境与陇右之地,对当时的皇权政治产生了极其浣的历史影响,然而,最后竟以失败而告终。
Faktizit?t从词源上可追溯到拉丁词factum,包含"人为"和"自然"两种事实.其演进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前者对后者的胜出.从最初费希特对Faktizit?t的使用到海德格尔对它的阐发,该词逐渐演化出一种"生命(活)事实"的意义.海德格尔首先就在作为实际生活的意义上使用Faktizit?t.但该词在他那里的演进也是明显的,从实际生活到此在的存在状态,不仅在内涵上有变化,而且产生了一些矛盾.如何统一这种矛盾事关对该词在时间性意义上的确切理解.对该词的合理理解才使得对Faktizit?t的
历史编纂知识所面临的挑战激发了我们对下述认识论问题的关注,如历史事件的不可观察性;如何建立一个充分有效的推理连结,把证据和历史编纂断言联系起来,使得真信念转变为知识.而这些议题遗漏了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即历史编纂断言缺乏明显的成真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揭示了实在并不迎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充当历史实体和事件的成真项.因此研究的首要目的在于阐明这些根本性挑战,进而阐述其各种表现形式,包括抽象对象本体论的膨胀以及"块状"时间理论等.面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在此将以本体论的集约化方案,对传统真之理论进行
货币拜物教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货币交易自发作用负效应的幻象反映,在当今思想文化领域广泛存在,为害不浅。马克思对其做过多次的深入批判,其中一个重要路向是从价值论的视角,深刻剖析了货币拜物教对价值本体的虚置、对价值关系的错构、对价值逻辑的扭曲,为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货币的功能、地位、意义提供了思想指南。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积极发展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和悉心领悟马克思的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澄明是非,坚守价值底线,增强思想定力,克服错误倾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价值虚无主义的问题,它是轴心时代所确立之最高价值“天道”的陨落,引发的意义世界的萎缩与价值秩序的颠覆。只是其独特性在于,它并不源自理性化的神性祛魅,而是“内在超越”的文化形态与被动急促的现代化路径导致伦理传统的断裂,新旧社会整合与价值构建的交替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真空地带”,现代性病症的提前预支与前现代之弊端残留引发了强烈的“共振效应”。因此,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成为扬弃价值虚无主义的必然性路径,它必将以社会结构、制度架构、伦理规范的现代性推进,实现社会主体的理性构建与伦理
中国的实践哲学研究已发展到了需要对自身进行学科定位的阶段,而澄清一些基本学术事实则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这些事实包括:“哲学”“实践”“实践哲学”和“实践学”等术语及其关系;亚里士多德对实践学术的原初定位,以及实践学术在古代的哲学化过程;实践哲学在近代法、德、英等国的相关定位,以及在现当代分科体系中的地位变迁;实践哲学的西方传统、中国传统和其他传统的关系。
作为早期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提出建立“实业体系”以应对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重建问题。在圣西门的学说中,社会科学与社会主义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社会科学的诞生不仅要为后革命时代的社会秩序重新立法,也要解释社会组织自我运转的科学依据。在社会秩序重建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组织的自身原则重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关系,其目标服务于建构一个美好社会,从而开启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在社会科学与社会主义相互嵌套的意义上,圣西门的学说既开创了现代社会学的道路,更影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
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对政府公共安全治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数字治理模式呈现的管理技术优势与信息传播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公共治理模式在面临公共卫生危机时的局限与不足。但当前数字治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传统制度架构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冲突,管理风险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冲突,公共利益维护与个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冲突,以及多元协同治理中信息安全保障的问题。只有推进数字治理法治化,才能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