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蒎烯模拟丁基橡胶与氢化钠的反应机理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小分子模型化合物α-蒎烯来代替丁基橡胶(IIR),以推断Na H与IIR可能的反应机理,并考察了以苯乙烯和马来酸酐(MAH)作碳负离子接受体时Na H与α-蒎烯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Na H不仅能与α-蒎烯发生烯丙基氢的取代反应,同时还发生了双键的加成反应,但取代反应的程度大于加成反应。随着反应时间、Na H用量及碳负离子接受体的不同,反应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Na H用量的增加,发生取代反应的程度大于碳碳双键加成反应的程度;生成的碳负离子更容易与MAH发生碳氧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
其他文献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干酪素(CA)接枝共聚形成PMMACA乳液,并以乳液共混的方法用其改性天然胶乳(NRL)。结果表明,PMMA-CA乳液粒子呈核-壳结构,粒径分布较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制得八苯基双氢多面体聚倍半硅氧烷(DHPO);以石墨为原料,制得石墨烯(GE)。将DHPO和GE分散到硅橡胶(SiR)中,制得DHPO—GE—SiR复合材料,并对其热氧稳定性进行了
以有机磷酸酯钕(简称Nd)为主催化剂、二异丁基氢化铝(简称Al)和氯化二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进行1,3-丁二烯(Bd)的聚合,制备了超高顺式含量的聚丁二烯橡胶,考察了Bd聚合影响因素,并采
以氢化钠(Na H)为活性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用4-溴代巴豆酸甲酯(MBC)改性丁基橡胶(IIR)制得产物MBCIIR,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产物,并考察了MBC用量、反应
通过室内模拟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老化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下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回收沥青的基本性能,建立了橡胶沥青及回收沥青性能关系模型,并对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