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作文品位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有文化底蕴,也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反映出来。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只要我们写作时能将其发酵处理,不仅会使句子变得生动灵气富有诗意,而且也会给作文增添文气,增添几许厚重,让读者爱不释手,令阅卷老师称快叫好,这样的作文能不得高分?
  
  一、妙用诗文名句
  
  所谓厚重的文化就是要展示阅读的广度和知识面。通常做法就是采用引用、排比等方式,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巧妙地展示出来,以显示广博的阅读面、宽广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比较常见、实用的方法就是借用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巧妙镶嵌古诗名句,以展示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样有书卷气有诗意的文章,顿时会身价倍增。请看: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有了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这5段话出自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拣尽空白终见风景》,文章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了五道各具特色的风景。原来,作者笔下奇丽的“风景”,便是浩瀚悠久的中华文化。恰当的引用使文章更有书卷气,更有诗意。其实,更巧妙的引用是将诗文灵活化用,将古代诗词名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语言中。 请看下面2005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忘记和铭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管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但我却说为了忘记的铭记,为了铭记的忘记。
  本段精美的排比句、比喻句化用了古典诗词,犹如一束束芳香艳丽的花朵,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突出了忘记与铭记的辩证关系,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绚丽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
  相信你不会看不出这四句中引用了谁的诗句,当然,你也会发现这种引用比前面更巧妙更上了一个台阶。对此,读者会惊叹作者阅读面之宽广,同时,引用自然贴切,不露斧痕,又增加了文采。其实,平常我们也没少玩这类文字游戏,如将课文名或电影名或歌曲名大连串,组成一段优美的文字,如果能根据文章内容或中心思想的
  需要,将其稍加改变引进我们的作文,不就挺有韵味吗?
  
  二、融入自我思考
  
  有些考生不仅有宽广的阅读面,而且对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和文学文化现象颇有研究,也同样能展示文化底蕴。如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仅凭作者对西汉大臣苏武的熟悉程度就令人叹为观止。请看: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听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枯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舞,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名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历史文化名人的人生选择、生命历程具有典范性,可以作为后人生活的范本。他们举世瞩目的生命历程,自然成为许多话题的经典论据。点击历史文化名人,就如同给作文注入了新的活水,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上文以苏武牧羊的历史史实为基础,演绎并回答了一个该怎样对待人生、该怎样忘记、该怎样铭记的问题,构思新奇,主旨深刻。文中对苏武做了非常到位的分析、评价,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俗才情。没有对苏武透彻了解,没有对苏武深度研究,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的。考场作文,考生因为有了文化底蕴、深刻思想或新颖独到的认识而引人注目。这些满分作文,无不给我们启示:读书要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读书,除博览外,不妨对你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对你喜爱的文化、文学现象多一点研究,考试时,你就能
  游刃有余。
  
  三、再现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即使是其中的一点,就够我们研究一辈子。就是传统节日、地方风俗人情,也无不显示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看某考生满分作文《坚守》是如何以“节日”为话题写作的: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已沉淀了为世人所惊叹的无数瑰宝——文字、礼仪、节日等,它们如同天山上奔腾的清流,如同森林间孕育的珍宝,灿烂夺目,博大精深。
  仅看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品不尽的香茗。新春佳节,寄意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继往开来。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欢度传统佳节,即是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只觉古代贤德佳人在耳边吟唱;享受民族风俗,即是置身于大海,浴心于波涛,顿感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简言之,佳节既是感受瑰丽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径,又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结。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共度传统节日,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让精神永久传承。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勇于奋起,光耀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震动;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人感怀。所以,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将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
  文章历数中华节日之内容,高歌中华节日之魅力,并陈述其国际影响,寄托在字里行间的自豪情怀就这样从作者的心海里流出来,感染着读者。还要说明的是,不少同学对中国古代服饰、中国古代音乐、中国文字……非常爱好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在考场作文里,若能根据文章内容或主题的需要,适当展示,也同样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高考前夕,你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静下心来,读读自己喜爱的文章,走进久违的经典名著,好好品味文化散文,涉足鲜活时文,重温名句名段。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让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才情在书里面再一次发酵。要知道,在考场上,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浓浓的书卷气,哪怕是文章中一两处巧妙的引用,都将会为文章增光添彩,也会让你的文章悄然增值。
  [作者通联:河北隆尧一中]
其他文献
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一直都是见仁见智。由于学科自身属性不明,在具体执教过程中,秉持不同性质观的人往往各执一端,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世纪末大讨论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说,两性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精心描绘的一幅湘西人物风情画。历来的评论者大多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小说的人物塑造和风土人情描绘上,而忽视了作为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学价值。通过细读小说文本,我们发现《边城》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它的叙事艺术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从根本意义上说,“小说的叙事是人类对自我经验的一种“书写”,而作家创作出的小说就是这一书写的痕迹”。①由于个体经验和感受的
“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不肯。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  一位同学读完这个片段,我提出问题:“这是假洋鬼子的演讲,因为被阿Q拦腰打断,所以还只是半段演讲。但就是这样半段演讲,却存在着两处硬伤——最基本的常识错误。不知道谁能指出这两处硬伤?”  
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版)七年级选了鲁迅的散文诗《风筝》,该诗最早发表于1925年2月《语丝》周刊第12期,后来收入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同样的风筝不同的情愫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喜欢风筝。我曾经问过很多中学生朋友喜欢风筝的原因,答案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风筝漂亮,飞在空中的姿态很轻松,飞得自由……是的,风筝漂亮的外形的确很让人愉悦;
近几年,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人们对语文学科课程资源、课堂环境、师生关系、教学及学习方式的原有观念,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元素,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在整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困惑与尴尬。当前,大家认识到,进一步推进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型正式亮相,一如往年,毁誉纷至、褒贬不一——高考母语作文系首场考试、分值且高,各地的命题意图见仁见智、写作之难易程度参差不齐,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学者教师的高度关注乃至争议,当属情理之中。考虑到新课程深化阶段刚刚开启,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大学招生考试SAT为代表的教育竞争无可回避,因此,横向比照国际流行的Essay批判性写作所呈现的思想高度,反思和评议2012年大陆高
《与陈伯之书》这封战前策反的招降书的高妙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般而论。自在文采。文采当然在必学之列,但以为《与陈伯之书》的力量仅在于文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一封书信,如缺乏内在玄机的话,纵然文采斐然,也不可能招劲敌来降。何况文采对于真正的文学经典而言,不过就是一个入门的标准。说的诙谐一点,所谓文采就是一种“文字美色。被赞许为有文采,意味着该作者的文字眉眼,长得格外玲珑俊俏,类似语言里的西施潘安
新课程实验已经走过了三年,在各种形式的培训下,老师们已普遍形成共识:不论哪一堂课,也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我们都应该“用教材教”而不应该“教教材”。但遗憾的是,要将这样的意识落实为自觉的教学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的第一单元是戏剧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依次为《窦娥冤》(楔子、一、二、三折)、《雷雨》(第二幕第三场)、《哈姆雷特》(最后一幕)。在走访并听了不少老师所上的课,
于漪先生发表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克服浮泛,精心探究》一文,提出了语文课的关键在于“扣住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与情感”,要求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层层开掘,精心推敲,闪现内在的光辉”。于先生举例《最后的常春藤叶》对贝尔曼形象的把握来说明这一观点。她提出三个问题来层层开掘,“探索到文章的真谛”、理解“他创作时构思的巧妙”:  1.老贝尔曼对琼珊的关爱到以死相许、奉献生命的程度,原因何在?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相关经历,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披文入情:反复诵读,勾画并理解关键词,分层次提炼作者情感;   3.缘文探理:联系生活,学习苏轼用精神的豁达化解悲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分层次提炼作者的情感,探究其用精神的豁达化解悲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拎词法”:反复诵读,勾画并理解关键词,分层次提炼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