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二级结论 防止思维惯性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物理中有很多“二级结论”——即经过原始公式推导出来的结论,这些二级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说是又好又快,很受学生和老师的喜欢,甚至有些教师和学生把它们当成解决问题的法宝,久而久之,学生在解题时甚至忘记应用这些结论的前提和条件,盲目使用导致出错.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物理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实验科学,其知识量大,涉及面宽,能力要求强.初中物理学科体现五多:概念多、规律多、实验多、公式多、应用多.如果物理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不善于分析理解,只会死记硬背或靠大量做题,常导致“一听就会,一做就错”, 这将很难取得理想成绩.要想学好物理知识关键靠理解性学习.  《辞海》中对理解的【释义】是:“懂;了解”.“理解”、“了解”虽都有知道、明白的意思,但“理解”一般用于抽象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静电场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高考对电场知识的考查频率很高,涉及电场线、等势面的特点,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等概念的理解以及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重点考查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规律的内涵与外延、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考查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出活题,考能力”的指导思想.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题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