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0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土壤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各种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土壤进行监测越来越重要。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之一,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为工业、农业生产和社会环境的保护提出一些有效的参考,发挥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环境;监测;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工业、农业获得迅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工农业的发展,各种污染物随着降雨、大气沉降等各种方式进入到土壤中,这就使得土壤污染问题不断的加深。而且随着一些重金属进入土壤中,重金属比较容易积累、毒性强、并难以察觉和难以降解等问题,所以这就使得优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刻不容缓,所以本文就主要是针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一)火焰法分析
  我们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检测技术,使用的范围比较普遍。而且在土壤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由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较容易受到控制,并能够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作业,相关设备的成本低,操作简单,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干扰。虽然火焰法具备较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耐高温V、B以及Ta等元素,火焰法不能将其彻底离解。
  (二)石墨炉法分析
  我们所说的石墨炉法其实与火焰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一些相对检测限和浓度检测限中,石墨炉法比火焰法吸收的数量级减少了1到2个,并且对于绝对检测限来说,至少要减少3个数量级。但是与火焰法相比,石墨炉法的检测速度比较慢,并且仅仅是适合检测一些单个的元素,所以石墨炉法不可以应用在大范围检测的过程中。
  (三)氢化物法分析
  我们对土壤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对各种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氢化物法。而且我们在检测的过程中使用氢化物法能够容易实现自动化作业,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例如是一些As、Bi、Se等灵敏度比较低的元素,不能使用火焰法进行检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氢化物法来进行检测。
  二、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一)优势分析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土壤监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分析的范围广泛,我们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不仅能够在检测的过程中检出一些主量元素和低含量元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监测中有机物和非金属元素。二是其选择性强,我们所使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谱线间的重叠,减少各种因素对土壤环境监测的影响。三是检测的灵敏度高,例如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可以准确的检测出10-9数量级浓度范围内元素。
  (二)应用分析
  土壤是人类生存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资料,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區的土壤都受到了污染。其中在土壤污染中,工业废渣、废气中的重金属、含重金属的农药以及磷肥的使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笔者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以学者梁琼等人采集甘肃 27 个县市的土壤样本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r 检测采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d、Pb 检测采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得出 Cr、Cd、Pb 值数均超过甘肃土壤背景值,这就使得我国甘肃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危害,除此之外,其他各个地区也出现土壤污染的情况,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情况我们需要重视起来。我们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的时候,主要的步骤如下所示:
  首先需要选择一些适量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酸化处理。其次是需要使用HNO3-HF-HClO4混酸体系对土壤进行消解,并且还需要将空气乙炔火焰喷入。最后是需要不全赶酸样本和完全赶酸样本,并从其中选择10分标准的土壤样本,每份土壤样本的重量大约为0.5克,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其放置在聚四氟乙烯中消解,我们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倒入氢氟酸 2 mL、硝酸 5 mL 做同步空白试验。我们监测的相关结果主要是如下表1表2所示:
  综上所述,在检测的过程中,在不完全赶酸铅测定中,由于其干扰性比较强,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整体检测的数值,因此在使用火焰吸收光谱法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的时候应该使用完全赶酸模式,这样才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陆泗进,何立环.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3).
  [2]温圣平.微型液相萃取—原子光谱联用技术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4(12).
其他文献
2015224 Early evaluations of BISAP plus C-reactive protein in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ZHENG Jimin(郑吉敏),et al.Dept Gastroenterol,Hebei G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我国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保护林业的生态发展更加平衡,而且还能够针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但是在当前我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必须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林业植物检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对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单纯行肝切除的患者87例,按入院先后分为(2∶1):精准组(58例)、对照组(29例).精准组采用精准肝脏外科技术行肝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规则性肝切除术.把腹腔渗液作细菌培养及检测腹腔渗液内毒素、D-乳酸水平来反映肠通透性变化.结果 精准组术后住院时间、体温、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 ≥7.36,P<0.01),腹内渗液
目的 探讨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AP)患者112例,按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66)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46),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并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Ⅱ(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25例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子宫、瘤体缩小程度.结果: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单用胰岛素、体质量指数(BMI) ≥24 kg/m2、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抽签法分成两组:联合组(胰岛素+西格列汀)40例,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100 mg/d口服,根据血糖水平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组40例,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
汝阳县地处豫西偏南,伏牛山麓,外方山区,位于北纬33°49′~34°21′,东经112°8′~112°38′,海拔220~1600m,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全县耕地面积2.6 Ruyang County is located in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